人民法院案例库|山东法院入库刑事参考性案例裁判要旨(一),山东法院发布民法典适用第131号——140号典型案例裁判要旨: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2023-03-1-404-003/刑事/受贿罪/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04.25/(2021)鲁08刑终49号/二审

在受贿案件中,利益请托人及赃款获得人为同一人的情况下,受贿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让第三方钱款支付人按照受贿行为人的指使、安排,向利益请托人支付特定款项,赃款虽非受贿行为人实际占有,但他人占有赃款亦是其指使、安排的直接结果,实质上属于钱权交易,构成受贿罪。

二、于某受贿案

2023-03-1-404-006/刑事/受贿罪/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08.06/(2021)鲁09刑初11号/一审

行为人收受他人尚未变更权属变更登记的房产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受贿数额应当按照行受贿双方达成的合意,结合涉案房产总体价值确定,当房产上有依法设立的抵押权时,抵押权人对房产的权利会影响受贿人所控制房产经济价值的份额和数额。故受贿人取得设有抵押的房产,抵押对应的未偿还贷款本金部分应认定为受贿未遂。

三、汤某某受贿案

2024-03-1-404-003/刑事/受贿罪/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2021.12.10/(2021)鲁0117刑初214号/一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行受贿双方形成长期的权钱交易关系,部分钱款系受贿人主动向行贿人提出给付要求,行贿人欣然同意,钱款给付未违背行贿人意愿,不宜认定为索贿。

四、沈某忠受贿案

2024-03-1-404-004/刑事/受贿罪/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12.28/(2022)鲁04刑初5号/一审

受国有单位委派到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中,对公共事务履行领导、管理等职责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上述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符合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以受贿罪论处。

五、李某山受贿案

2024-03-1-404-008/刑事/受贿罪/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12.21/(2020)鲁16刑终72号/二审

受贿人收受行贿人所送银行卡并获取取款密码,已实现对银行卡内钱款的控制,成立犯罪既遂。行贿人在受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挂失并取走卡内钱款,不影响受贿数额的认定。

六、刘某和受贿案

2024-03-1-404-009/刑事/受贿罪/阳信县人民法院/2023.04.28/(2022)鲁1622刑初183号/一审

判断是民事合伙购房还是受贿,主要看国家工作人员有无实质性出资及是否对出资行为承担风险。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出资或出资额与所得产权价值相差较大,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一方利用其职务便利为另一方谋取利益的,明显区别于正常的民事合伙购房,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

七、刘某锋受贿案

2024-03-1-404-010/刑事/受贿罪/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08.18/(2023)鲁16刑终81号/二审

对高价卖房型受贿,应当根据全案证据综合判定:一是审查国家工作人员确定房产价格的依据是否合理;二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足以让对方支付房产评估价格与交易价格差的对价,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出售房产期间对他人有无制约关系;三是审查房产评估报告是否具备客观真实性。经综合审查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人系假借出售房产获取贿赂的,则不应当认定为受贿。

八、蒋某受贿案

2024-03-1-404-011/刑事/受贿罪/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05.24/(2021)鲁02刑终207号/二审

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还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是界分受贿罪与其他犯罪的关键。职务便利是指职务所赋予的主管、管理、经手公共事务、财物的权力所形成的便利条件;而工作便利是指行为人与实际利用的权力并无职责上管理与支配的权限,仅仅是基于工作地点、机会的原因能够接触到他人的管理权而形成的便利条件,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偶然性。换言之,行为人对于所利用的便利是否具有职务上赋予的独立支配的权利是界分关键:行为人具有独立支配的权力的,则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相反,则属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

九、张某受贿案

2023-03-1-404-036/刑事/受贿罪/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04.15/(2021)鲁11刑初12号/一审

在低价购房类受贿案件中,应当以市场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为基础确定受贿数额。对于受贿犯罪过程中产生的税款,应当结合具体产生税款的环节、所产生税款的具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是否将该税款计入受贿数额。对作为掩饰形式的经济活动征税时,不应将税款计入受贿数额;对受贿人受贿的违法所得征税时,则应当将税款计入受贿数额。

十、杨某某受贿案

2024-03-1-404-012/刑事/受贿罪/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06.09/(2021)鲁02刑终208号/二审

对于代持股份型受贿,双方约定以行贿人代持股份的形式收受贿赂,受贿犯罪已经着手实施,但受贿人既无实际控制股份的行为,亦无实际控制股份的权力,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分犯罪中止与未遂:受贿人基于自己意志并出于真实意思表示放弃该代持股份,该代持股份亦解除代持状态,即为受贿人主动放弃受贿犯罪,应当评价为犯罪中止;截至案发,在行贿受贿双方已经约定由行贿方代持股份的情况下,受贿人并未真实表示放弃该股份,而是由于案发的原因导致受贿人无法获取该股份的权益,则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应当评价为犯罪未遂。

#深度好文计划#

十一、赵某甲等人挪用资金案

2024-05-1-227-001/刑事/挪用资金罪/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12.07/(2021)鲁刑终340号/二审

1.利用担任期货公司管理、运营基金产品的职务便利,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与其他基金公司联系发行私募基金作为基金产品的投资通道,由其本人实际控制基金资金,用于营利或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牟取非法利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

十二、武某职务侵占案

2023-05-1-226-005/刑事/职务侵占罪/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法院/2023.05.08/(2021)鲁0902刑初431号/一审

1.直播平台上,观众打赏与否并不影响其观看直播的内容,作为接受方的直播平台并未对此提供合理的对价,观众的打赏行为应认定为无偿赠与行为。

2.涉案赃款用于直播平台打赏能否追缴发还。不同于普通的民事赠与行为,用涉案赃款赠与并非自有合法财产,应当予以追缴,维护被害单位的合法权益。

十三、王某某职务侵占案

2023-05-1-226-007/刑事/职务侵占罪/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03.25/(2019)鲁刑终46号/二审

在实际股东仅有法定代表人一人、其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的情况下,主观上难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并未侵犯其他挂名股东的权益,故形成财产混同的相应数额不应计算在职务侵占的数额内,应从犯罪数额中扣除。

十四、施某某职务侵占案

2024-05-1-226-004/刑事/职务侵占罪/胶州市人民法院/2019.10.16/(2017)鲁0281刑初803号/一审

对于民事经济纠纷与刑事案件之间的区分要着重进行实质化审查,避免形式化入罪。以本案为例,股东对个人企业独立经营的经济收入具有支配权,不宜作为新设立合资公司的财产对待,故不存在职务侵占行为。

十五、王某甲、王某乙职务侵占案

2024-05-1-226-003/刑事/职务侵占罪/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09.27/(2017)鲁02刑终490号/二审

十六、翟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2024-05-1-017-001/刑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08.04/(2022)鲁02刑终425号/二审

判断“其他危险方法”能否构成以危险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关键在于实行行为必须是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行为。从高处用弹弓向人流量较大的公共道路漫无目的地连续性大量发射弹珠行为,危及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财产安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属于“其他危险方法”,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十七、李某妨害安全驾驶案

2024-06-1-056-001/刑事/妨害安全驾驶罪/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2021.11.19/(2021)鲁0203刑初966号/一审

对妨害安全驾驶罪中“危及公共安全”的判定,应结合行为人行为的客观表现、对车辆正常安全行驶的影响、现实后果等进行实质判断,不能将暴力行为简单等同于“危及公共安全”。

十八、于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2023-05-1-017-006/刑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06.10/(2021)鲁刑核80号/其他

1.兽用地塞米松在刑法学意义上不属于刑法规定的毒害性危险物质的范畴,不能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

2.公共安全受到危害的认定标准应当是不特定多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

3.行为人基于报复特定人员的目的实施危害不特定多人身心健康行为的定性问题,应综合其主观罪过与客观行为表现,其行为既构成故意伤害罪,也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一行为触犯两罪名的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确定罪名。

十九、王某佰、韩某、王某央故意伤害案

2023-04-1-179-034/刑事/故意伤害罪/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11.13/(2004)青刑一初字第76号/一审

共同犯罪中有共同实行犯罪、教唆犯罪、帮助犯罪等情形,每种情形的实行过限都有不同的判定原则。教唆犯罪和共同实行犯罪的实行过限判定如下:

(一)教唆犯中的实行过限认定

(二)实行犯中的实行过限认定

在共同实行犯罪的情形下,判定实行行为过限的基本原则是看其他实行犯对个别实行犯所谓的“过限行为”是否知情。如果共同实行犯罪人中有人实施了原来共同预谋以外的犯罪,其他共同实行犯根本不知情,则判定预谋外的犯罪行为系实行过限行为,由实行者本人对其过限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如果其他实行犯知情,除非其有明确、有效的制止行为,则一般认为实行犯之间在实施犯罪当场临时达成了犯意沟通,其他人对实行者的行为予以了默认或支持,个别犯罪人的行为不属于实行过限,其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由各实行犯共同承担责任。

二十、姜某起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2023-02-1-071-001/刑事/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04.19/(2021)鲁07刑终162号/二审

在《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从业禁止规定之前,我国已有2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对受过刑事处罚人员作出了从业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从业禁止规定,是考虑到在既有法律、行政法规之外,还有一些职业尚未规定从业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但又存在禁止在一定期限内从业的必要性。对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尚未规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领域、行业,由刑法作出规定,并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期限之内。因此,刑法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相对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言,发挥的是补充性作用。

01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致害责任的认定

高度危险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对于受害人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存放区域而受到损害的情形,如果管理人尽到了采取足够安全措施并且充分警示的义务,则管理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责任。免责事由的构成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必须在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或者高度危险物的存放区;二是高度危险活动人或者高度危险物占有人、所有人、管理人已经设置了明显标志和安全措施,尽到了充分的警示、保护义务;三是受害人未经许可故意进入该区域,造成损害。(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1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致害责任的认定——某甲、某乙、某丙与某照明公司、某市管理局、某市照明服务中心高度危险责任纠纷案)

02关于银行账户出借人民事责任的认定

03关于窨井等地下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责任的认定

窨井等地下设施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管理人应当对受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除非能够证明其尽到管理职责。地下设施复杂,输水、输气、输电、输油等设施分别属于不同单位管理。损害发生后,应当查明致损地下设施的具体管理人,结合受害人是否尽到对自身安全的注意义务、是否存在一定过错等因素,依法确定地下设施管理人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3关于窨井等地下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责任的认定——李某诉甲公司、乙公司、丙管委会地面施工、地下设施损害责任纠纷案)

04关于债务加入意思表示的正确认定

并存的债务承担需要第三人有债务加入的明确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可能是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双方协议,也可能是第三人向债权人单方承诺由第三人履行债务人的债务但同时不免除债务人履行债务,还可能是第三人与债权人、债务人达成三方协议。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不明时,应结合具体案情、当事人的处境和身份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无证据证明第三人具有明确的共同承担债务的意思表示,则不应当认定为债务加入。(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4关于债务加入意思表示的正确认定——田某诉赵某、杨某不当得利纠纷案)

05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实际抚养子女期间,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认定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在已有生效法律文书对抚养关系进行确定的情况下,未严格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履行抚养义务的行为,应予否定。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期间实际抚养子女,以子女和自己名义共同起诉要求另一方支付在此期间的抚养费,在未举证证明已经足额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且另一方拒不履行直接抚养义务的情况下,法院不应予以支持。(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5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实际抚养子女期间,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认定——原告赵某甲、赵某乙与被告张某某抚养纠纷一案)

06利用自媒体侵害公民名誉权民事责任的认定

07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为遗产继承的认定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经营管理权,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和身份属性,决定了其不具有可继承性,不属于遗产范围。若农户内的成员全部死亡,该农户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即归于消灭,该农户承包的土地应由发包方收回;若农户内的部分成员死亡,则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户内继续生存的家庭成员平等享有。(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7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为遗产继承的认定——李某、张某甲、张某乙诉某村委会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

08买卖合同纠纷中超出定金约定担保事项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认定

成约定金系当事人约定的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要件,其制度安排有别于其他定金类型,表现为其担保事项为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而非主合同内容的履行。对于当事人明确约定定金交付后合同即生效的情形,该约定的定金应为成约定金,在定金交付后即产生主合同生效的法律后果,与此同时该定金的担保功能也因合同的生效而完成。双方在履行合同中产生的纠纷,因未约定相应定金作为担保,故不应再适用定金罚则。(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8买卖合同纠纷中超出定金约定担保事项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认定——某加工公司诉某技术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09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与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中,患者应对医疗机构的过错以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因过错与因果关系的认定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如果仅仅提供患者本人的陈述、分析等来证明医疗机构的过错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证明效力较低。因此,患者应通过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方式,以鉴定意见作为证明医疗机构的过错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的依据,进而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否则依法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39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与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张某诉淄博市某医院健康权纠纷案)

10买卖合同纠纷中当事人未能举证证明实际损失情况下违约金的调整规则

买卖合同纠纷中,在双方当事人均未能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应结合考量合同约定及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预期利益、合同目的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可以参照受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四倍上限酌定违约金的金额,避免简单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进行裁判,防止机械司法可能造成的实质不公。(山东法院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140买卖合同纠纷中当事人未能举证证明实际损失情况下违约金的调整规则——某智能科技公司与某电子商务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THE END
1.汇法网全球领先的法律大数据信息服务法务平台:它拥有强大的司法案例检索系统、法规检索系统、合同检索系统、律师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上亿份司法案例、数百万法律法规(全部案例法规包日套餐50元、包周148、包月598。汇法网一贯秉承保障数据质量和优质服务的承诺,让您使用既方便https://www.lawxp.com/
2.优质试题央视《普法栏目剧》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法律案例央视《普法栏目剧》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法律案例进行情景再现,以主持人普及法律知识点的形式,很好地避免了部分观众“效仿”剧中人物犯罪的行为,这体现了法的 作用。 A.强制 B. 评价 C. 教育 D. 预测 【本试题属于优质解答,查看答案有本题目的解答分析】 温馨提示:做题需要 沉着、冷静、细致、认真! 正确答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5/41396901.html
3.法律案例大全法学案例合集.doc法律案例大全、法学案例合集 目 录一、 公 司 法 案 例 1 1、经理以公司名义为他人贷款担保――公司是否担责 1 2、股东私自抽取公司注册资金行为如何定性 1 3、由股东会决定的法人代表还是工商登记的法人代表具有公司诉讼代表权 2 4、股权转让纠纷如何解决? 3 二、 合 同 法 案 例 4 1、房价变动引发乌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16/161748122.shtm
4.案例法律(精选十篇)案例法律 篇1 陈某只有小学文化, 其顶替父亲进入某机械厂工作, 工作每月2000元, 工作满3年时, 机械厂设备更新为世界先进生产设备, 并对包括陈某在内的200名员工进行了3个月技术培训, 但由于新设备标识均为英文, 陈某无法适应, 造成多次操作失误, 因此机械厂即书面通知陈某解除劳动合同, 陈某不服。 引出的问题: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1cmrb7.html
5.干货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适用问答大全(20012014)(上)dfang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适用问答(2002年第2期) [法律适用] 问题1:授权委托书中仅授权代理人“代为签署有关文书”,而无代为起诉的授权,委托代理人代理在境外的原告签署民事起诉状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如委托代理人主张起诉状是由原告本人签署,但又不能提供证实原告真实签名的证据时,又应如何处理?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304252.html
6.中国法律法规案例文书大全收录了2000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部免费开放浏览!便捷的分类浏览操作,快速索引定位,全文搜索,书签收藏! 如果您发现有未及时更新的条款或者文本错误,请随时联系我们进行反馈,我们会保持更新,谢谢。 软件特色: 1. 法律法规详细分类,一键查找 2. 全文检索https://apps.apple.com/cn/app/id635194354?l=en&platform=ipad&see-all=developer-other-apps
7.刑法案件法律案例大全刑法律师典型成功案例华律网刑法案例栏目将为您提供该类法律纠纷案例,包括最高院公布典型案例以及律师成功案例,若有疑问也可在线咨询刑法律师。https://www.66law.cn/laws/xingfa/anli/
8.民事诉讼二审是终审吗比如有法院宣告这个被害人失踪的,或者被害人死亡的,还有一些选举权案例和一些特殊的非诉讼案例。如果是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并且是一审的案件,那么这个案件第七个这个审判的法院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的,并且在管辖范围内出现错误的。 第八个一审法院的审判组织不合格的,或者是在审判过程中应该要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https://mip.64365.com/zs/1011813.aspx
9.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内容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必须牢固树立禁毒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抵制毒品,增强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二、教学构思: 运用电教手段,展示毒品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宣传国家关于禁毒的有关法律条文,采取教学互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https://gq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7577
10.30个法律案例真实30个法律案例真实 为了更好地约束公民行为,同时推动依法治国的方针,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是据观察,大部分公民都对这些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很多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也是由此引发的。 鉴于此,我们整理了七个常见的法律小案例,例例都是有可能发生在每个公民身上的,不想一不小心就犯法的小伙伴们就看看吧!https://www.51zlaw.com/xingfa/8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