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检察院公诉一起“套路贷”涉黑案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首起涉黑案件,
15名被告人,16名辩护律师,
3天的庭审背后是400多册的案件卷宗,
150多万字的审查报告以及42页的起诉书,
长达一个月的庭前会议
...”
——自2018年11月提前介入以来,
由鼓楼区检察院检察长江伟担任组长
组成的6人检察官办案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路摸索,谱写出了公诉工作的新篇章。
▲
案件背景
2019年10月21日至23日,由鼓楼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黄某敏、刘某、杨某斌等15人涉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一案历经3天的法庭审理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案件将择期宣判。
该案属于“2·8”专案的一部分,全案共有60余名被告人,被害人多达数百人,涉案金额巨大,系福建省近年来破获的最大一起“套路贷”违法犯罪案件,案件复杂程度不言而喻,该案经由福州市检察院统筹分配给四个区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
鼓楼区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的便是其中的15名被告人,该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办理的首起涉黑案件,加之在该起“套路贷”违法犯罪案件中,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披着合法的外衣,取证、论证难度大,且几乎没有经验可供借鉴。
该案中,魏某俤、魏某斌等4人于2013年1月发起成立某房产公司后,招揽众多社会闲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先后成立了七家公司,并逐步发展做大,在2013年至2018年6年间,长期实施“套路贷”等一系列有组织的违法犯罪,犯罪事实达300余起,受害人超过200名,涉案金额超过7000万元。
来自检察官的心声
“社会影响大、涉案人员多、犯罪事实多,案情复杂。”检察长江伟回忆。
“啥叫套路贷、如何认定、看点人员如何认定、催收人员如何认定、风控人员、业务员如何认定、资金走账人员如何认定、犯罪金额如何认定等等,啥都不懂。”承办检察官吴俊敏坦言。
在办案初期,整个办案组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
“连法律规定都不懂,谈何阅卷?”怎么办?此时,办案组的办案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检察长带头办案,每个办案人员针对每起事实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思想的碰撞引起头脑风暴,几名承办检察官慢慢对法律规定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也慢慢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套路,案件的审理逐步进入了正轨。
“我要换一个爸爸,换一个不加班的爸爸,换一个天天陪我玩的爸爸。”承办检察官陈则钟刚满3周岁的孩子对他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让他倍感心酸,“有时候真的有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大家的牺牲与辛苦付出最终有了令人欣慰的收获:案件成功起诉。
案件背后的努力
为了更有效地指控犯罪,鼓楼区检察院早在庭审之前就商讨制定了详尽的出庭策略,围绕讯问、举证、质证、辩护观点预测及答辩等制作庭审预案。该院还充分运用庭前会议机制,历时一个多月的庭前会议,检法双方有针对性地对被告人有异议的事实、证据进行详细举证,对存疑和有异议证据进行甄别,最大限度地与辩方达成了辩诉共识。
庭审现场,6名检察官对阵15名被告人、16名辩护律师,这注定是一场激烈的“鏖战”。
此案的成功公诉
有力打击了黑恶犯罪势力的嚣张气焰,
充分展现鼓楼区检察院扫黑除恶决心与斗志。
“2·8”虽已暂告一段落,
但维护公平正义、打击黑恶犯罪,
鼓检人仍前进在路上。
完
本期责编|郑雯
摄影|许斯影
素材供稿|陈英吴俊敏
福州鼓楼检察原创出品
鼓
楼
检
察
崇法尚德
求实创新
公众号ID:
FZGLJC
原标题:《扫黑除恶|6名检察官+400多册案卷背后的故事——鼓楼区检察院公诉一起“套路贷”涉黑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