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阿姨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就诊,她说自己的肚子长歪了,右侧腰腹部比左边高了一块,而且总是感到腹部隐痛,还伴有腹胀,挤一挤咕隆咕隆响。
经过消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医生的问诊及检查,确诊王阿姨是出现了切口疝。王阿姨多年前曾有右肾手术史,切口皮肤长得很好,但是肌肉没长好,肠管通过肌肉的空隙向外鼓包,看起来就像肚子长歪了,通过微创手术做了疝修补,目前王阿姨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今天
肖医生就跟大家一起聊聊
切口疝这个话题
定义
切口疝是一种医源性腹外疝,发病率约1%-20%,指由于原手术后的腹壁切口筋膜和(或)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在腹腔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疝,腹部前壁切口疝最为多见。
病因
切口疝的病因复杂多样,既有患者本身的因素,也有医者手术操作的因素,1.患者自身的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吸烟等均与切口疝的发生有很大关系;2.医者操作因素包括:切口缝合关闭技术不当、缝线材料选择不当等;3.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等因素无疑更增加了切口疝发生的概率。
危害
切口疝是腹壁是腹壁的完整性和张力平衡性受到破坏的结果。小的切口疝对于机体影响不大,但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当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比率达到一定程度,会对多个机体系统构成威胁。如肠管或膀胱的疝出导致的腹胀腹痛、排便排尿困难,巨大的切口疝会引起膈肌下移,对于胸内压、肺活量、回心血量都会有影响,腹壁缺损巨大甚至会影响脊柱及肌肉的支架稳定性从而造成脊柱变形。
治疗
切口疝无法自愈,只会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因此积极治疗还是最明智的选择。对于机体条件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我们推荐采取腹带外固定限制切口疝的发展,对于大多数患者还是推荐积极手术治疗。
切口疝的手术方式
手术方法有多种,腹壁缺损小于4cm且有完整腹壁组织的切口疝单纯缝合是可行的,中大型的切口疝除了缝合关闭腹壁缺损,加个补片还是我们更为推荐的。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胃结直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诊疗组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切口疝的经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传统的肌前补片修补术(onlay)、肌后补片修补术(sublay)已很少应用,腹腔镜下腹内补片修补术(IPOM)、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S)、腹腔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腹腔镜内脏囊剥离术(TVS)等术式更多用于临床。
IPOM术式因为用到防粘连补片和钉枪,花费较高,我们更多采用TAS、TES、TVS等术式以及腹腔镜与开放术式相结合的杂交术式为患者服务,这几种术式只需要应用普通补片,也不需要钉枪,既能达到微创治疝的效果,又能为患者节省很多费用。
1.onlay术式,肌前放置补片:
2.sublay术式,肌后放置补片:
3.腹腔镜腹腔内放置补片(IPOM),补片和钉枪有点贵:
4.腹腔镜经腹腔补片修补术(TAS)治疗脐上复发性切口疝:
5.腹腔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治疗右侧腹切口疝:
6.腹腔镜全内脏囊分离术(TVS)治疗腰部切口疝:
肖鹏医生
总之,虽然并不是每个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都会发生切口疝,而出现了切口疝就应该积极外科治疗,早治疗的话少受罪,少花钱,治疗效果还更好,别把一个小疝拖成大负担,尽早让长歪的肚子恢复原貌,新区中心医院胃结直肠外科竭诚为您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