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精选5篇)

二、基于应试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建议

总结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该课程结合了会计学、经济法、法律法规、税收、审计等多学科的知识,涉及理论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普遍感觉难以掌握,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学习兴趣。老师也感觉比较难讲,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流于表面,学生应付考试,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因此寻求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是每一位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针对生源特点,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高职高专的生源,大多是中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年纪比较小,涉世尚浅,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自制力不强,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对读书普遍存在抵触心理,对会计知识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很难适应现行中职校的目标教学法。再加上生源入学的时候中考成绩悬殊较大,最高和最低要相差200-300分,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并且从没学习过会计法律法规,缺乏文化熏陶,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就不能够照搬原来的讲述式、单向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存的思路。

2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同行之间的教学交流

高职高专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老师,应选派既懂会计实务知识,又有法律法规、经济法、税收等财经基础的老师进行授课,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并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以,我们老师要想获得系统的会计实务、法律法规、经济法、税收等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渊博的学识,就必须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众所周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法律法规更新快、变化大。作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专业老师应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情况,积极参加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税收法律制度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学,让学生逐渐建立起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框架结构,并熟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内容,学生毕业后才能把最好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此外,为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质量及考证通过率,应加强各地之间教师的业务联系,进行教学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

3情景创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4善于归纳总结,浓缩重点知识

表1: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处分

刑事责任上述42、43、44、45、46条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还只是“授鱼”,只满足于学生学会,不求会学。也就是说,我们教学往往只注重于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认真通读教材,才能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因此,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中不需要老师大篇幅的讲,而应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读教材和书本后面附录中的法律条文。用“导学”的形式将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给出,让学生心中有明晰的轮廓。例如,学习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对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层次、制定、条文、地位等内容应该熟练精通,其他作为一般了解。每章节基本遵循这个程序。这样,便于学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结构,运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自学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过关率。

6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一、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现象客观存在及其原因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内容更新的滞后尤为突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骨干课,更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以我校会计专业目前使用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为例(注:该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2014年8月版,2015年3月印刷),它是根据财政部颁布的2014年4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编写的,对以往旧版本进行了“删”、“改”、“增”。比如,第一章第五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引入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13年8月27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内容;第一章第六节会计法律责任中的刑事责任,已经采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法条;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修改了商业银行向办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特约商户的收费标准等内容;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更新了营改增等内容。

二、新法与教材旧内容的碰撞,引发教师教学过程的困惑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从新抑或从旧?是任课教师授课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因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改革后,由题库随机出题,机上作答。但题库的更新迟缓,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题目。例如2013年上半年的题库,竟然出现下例中的题目:

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实行的是()级超额累进税率。

A、三B、五C、八D、九

众所周知,我国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的税率已由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但因为题库没有更新,考生只能按已经失效的2007年旧法的规定做出选择才被视为正确。

三、解决教材更新滞后的对策

如何把教材滞后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从如下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一)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会计证考试题库对教材更新起关键作用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推行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合格标准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和公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二)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是改善教材滞后的直接利器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源泉,教师通过阐释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照本宣科,书上怎么写,老师就怎么念,是不足取的。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写道:“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因此,教师应广泛地阅读、认真学习、虚心求教,掌握最新的政策法律动态,在新旧知识中自由切换,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所以说,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改善教材滞后的最直接利器。

(三)学校教学服务为减轻教材滞后创造有利条件

“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不仅担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使命,也是培养教师、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是教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更是服务者。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形式;教学实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于繁多的法律条文学起来将会味同嚼蜡,毫无趣味性可言。因此,要学好它有一定难度。如何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学,才能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摸索,主要方法如下:

一、思想重视

1.让学生认识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作为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使命就是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基础,做准备。但是进入财会职业的“门槛”是会计从业资格,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即使学生是会计类专业毕业也必须在两年之内考取这门科目,毫无选择余地。

2.这门课程实用性强,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第二章是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它与出纳的工作关系密切,第三章介绍会计人员在跟税务部门打交道时应遵循的法律规定。这些知识不仅在工作中十分有用,而且还包含在初级专业资格的教程内。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仅仅为了考证而考证,还要为工作,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着想,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通过思想动员,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对待这门课程,有一句话说得很到位: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摆正态度,学生才能学有所成。

二、教学形式

1.抓关键字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概念和法律条文很多,但现在的考证试题都是以客观题的“身份”出现,因此,指导学生没必要死记硬背,多读多看几遍脑中自然会形成印象,在看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概念、法律条文的关键字眼,是帮助理解记忆的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中讲到制定主体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这里注意“或”后面的有关部门是“拟定”,如果不留意,把它也看成“制定”就错了。因为有关部门都只能拟定,拟定是打草稿,草拟的意思,拟定完了还得提交国务院批准,没有问题,同意后才以国务院的名义。因此把有关部门的“拟定”看成“制定”,就不正确了,必须是“拟定”,然后国务院批准。另外,会计行政法规调整的关系,与会计法律一样,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会计关系,但它调整的是什么会计关系呢?是“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相较于会计法律而言,会计行政法规调整的会计关系没有那么全面。因此,在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中,要注意“调整会计关系”前面的定语是“某些方面”这四个字。通过关键字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的概念,降低记忆难度,大大避免在做题时掉入陷阱的危险。

2.善于总结归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点多,而有些知识点又涵盖数量众多的内容,如果使用传统的记忆方法,耗时费神不说,效果未必明显。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学生将会记得多记得牢。

3.灵活运用图表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而教材基本都是用文字表述,长长的一句话、一个段落冷生生硬梆梆,容易让人生厌。此时,可以结合知识点的区别,使用图表,不仅可以改变视觉效果,而且达到直观、清晰明了的目的。

例如,在会计档案销毁中的专人负责监销,因为不同的单位要销毁会计档案派出的监销人员各不相同,怎么区别呢?设计的图表如下:

再如,会计法律制度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需要把握的知识点:有哪三个层次,制定的主体是谁,分别有哪些内容?图表如下:

通过图表的高度简约和概括,缩减了文字记忆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

4.英语的使用

虽然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但是简单的英语词汇他们还是能够接受,而且在讲解某些知识点的时候,能够适当使用简单的英语词汇,也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上要有四个人的签章,哪四个人,他们是签名、盖章、签名或盖章还是签名并盖章?在签章问题上学生比较容易混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步到位把这个知识点记牢,可以把这四人的“签名并盖章”表述成为签名和盖章两者都需要,两者是and的关系。在课堂上使用简单英语词汇进行讲解,学生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印象深刻而且不易忘记,不会与相似的知识点相混淆。

基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要善于学习,多探究,寻求更多结合知识点本身、适合学生“多、快、好、省”的记忆方法。

三、及时鼓励

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在练习中,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问题、碰到挫折,难免会产生灰心、沮丧的情绪。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在一次滑铁卢的测验后,面对情绪低落的学生,笔者这样对学生说:其实成功很简单,它只需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对自己要有信心,也就是要有乐观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第二,要热爱――热爱你所做的事,热爱这门学科,有了热爱,你才会为之倾注热情,忘我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学好;光有信心和热情还不够,因此第三个因素是:努力奋斗。天下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了理想,确立了目标,就得付诸行动。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具备,意味着你们已经敲开了成功的大门。因此,现在遇到困难、碰到挫折并不可怕,正因为现在能够遇到、能够碰到它们,才预示着在关键时刻能够面带微笑轻松通过。

通过以上做法,最后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都有一颗乐观、积极、为着理想全力以赴的学习心态,自信心明显增强。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执教生涯中笔者将继续寻求、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力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中职教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情况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2.1采用模块教学法,教学手段因模块内容不同而灵活使用

2.2注意效果,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2.3注意前后联系,做好章节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逐个讲解单个知识点时,学生听得懂,但学到后面,前面的知识就几乎全部没有印象了,要克服这种现象,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前后知识点串起来,使得内容前后联系,以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好比散落在地上的珍珠,当人们用线穿起来才会体现出其更高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不然,学生学一点,忘一点,学习就没多大意义了。有些学生抱怨章节之间内容关联性不大,其实这是他们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的原因,仔细分析下来,我们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关联点的。

2.4善于搜集案例,借助生动的案例来剖析深刻的法律法规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是枯燥的,只有案例分析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是常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譬如,为了讲清票据记载事项的变造和更改二者不同的法律后果以及背书连续的重要性,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曾援引了一起发生在上海的真实的票据纠纷案例,从案件审理到一审二审法院判决结果,通过对案件进行分析使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法律问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要搜集到好的案例素材,需要任课老师经常积极向活跃在法律职业一线的法官、律师、法律顾问多多接触,从他们那里,我们更加容易得到一手案例资料,这对活跃课堂氛围,强化授课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2.5运用体验式教学,通过增强直观感知来帮助理解课本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要教好是不容易的。它需要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同时善于总结并勇于探索,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真正把这门专业基础课上得精彩,教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傅锡原.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宿中和,李林.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科技咨询导报,2007(4).

THE END
1.法考5轮背诵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帮助记忆和理解。 定期复习:法学知识繁杂,定期回顾巩固,才能记得牢。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记得,法学的世界既深邃又迷人,让我们一起在备考的路上,越走越远,越学越爱吧! #2025法律硕士考研[话题]# #法律硕士[话题]# #觉晓法硕[话题]# #法律硕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845305
2.法硕必背知识点之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知识点是: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与联系(2005年简答、2010年分析、2013年简答题)一起来学习吧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所起到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czMDg3Mg==&mid=2247525940&idx=4&sn=af7832dcadb7a060dff4889ee7653f7a&chksm=9b1a0163ac6d88754767946605b4ae82632d7437b86ac1fe956ec27f9a8097bab0b8c1468d18&scene=27
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4. 解决争议和纠纷:法律是解决争议和纠纷的重要工具,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和纠纷,保障了公正和公平。5.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法律规定了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则,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视频讲解 相关知识点:法和法律 您可以观看视频了解更多内容,由正保网校方源老师为您精讲 立即观看 所属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112151408.shtml
4.2020年咨询工程师考试知识点:项目评估复习资料咨询工程师2020年咨询工程师考试知识点:项目评估 【考试大纲要求】 ㈢项目评估的作用 ㈣不同类型项目评估的特点 【内容讲解】 项目评估是指工程咨询机构接受政府或企业的委托,对有关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书、资金申请报告等进行的评估论证,提出明确的评估结论和建议。https://www.jianshe99.com/zixun/ziliao/sh1904235219.shtml
5.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作用法律与制度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②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③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http://www.zhongkao.com/e/20230926/6512503d8f9bd.shtml
6.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7.2024法学硕士法理学考研知识点:法的作用法学硕士历来都是考研热门,受到不少考研学生的追捧。其中法理学是十分重要的考试科目,一定要好好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考点,从容备考,学姐整理出了2024法学硕士法理学考研知识点:法的作用,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法的作用 从大的层面而言,可以分为规范作用(重点)和社会作用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53341.html
8.下列属于法律的作用的是()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初中政治思品(道德与法治)组卷系统,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下列属于法律的作用的是( )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20598513.shtml
9.济宁市人民政府教学教研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面向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管理、教学、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保教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http://www.jining.gov.cn/art/2023/11/30/art_81890_2794562.html
10.大学生成长成才12篇(全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又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校园文化活动品位、层次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学术活动、知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fu4g4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