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认定案件过程的法理学分析│泉山区法院“学习市中院院长荐文”心得感悟(三)

泉山区法院审管办法官助理,青岛大学诉讼法学硕士,泉山区法院调研积极分子

一、法律标准的不确定性

在论证法律的不确定性方面,传统的“规则主义”或“法律形式主义”认为在判决过程中,只要有明确的法律事实就会有相应明确的法律规范与之相对应,有明确的法律事实和相应明确的法律规范就会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或裁判。法律规则本身固然地存在着漏洞,法官无法找到可适用于当前案件的完全确定的法律规则。从法律的形成过程看,只是法的运动过程中从个别到一般这个阶段的结果,即通过立法者的立法行为把重复着的社会各个体类似的行为抽象成一般的成文法律。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具体的社会现象,抽象出普遍性的内容,进而制定出成文法律,用于指导人们的普遍行为。然而,立法者虽然具有主观能动性并要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不可能穷尽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领域无法被法律所涵盖。

语言是法律的载体,法律借助于语言实现意思表达。从立法到司法,从法律制定到法律实施,语言均作为交流的中介。但是,由于语言本身在内涵上存在着不确定性,从而也使得法律出现不确定性。就法律现象而言,法律的内容涉及人类纷繁复杂的生活。为了应付无穷的法律现象,法律无法采用完全具有准确涵义的语言。通常法律不得不采用诸多不确定的概念,如合理、公平、善意、恶意等。

二、事实标准的不确定性

除法律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外,作为法律推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标准也具有不确定性。

(一)客观事实的不可知性

事实通常具有如下两种意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指外在于人的事物、事件及其过程。这是一种作为存在的事实。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事实是主体关于客观事物、事件及其过程的反映或把握。在诉讼活动中,案件事实的内容是客观的,并不依赖人们的主观认识而存在。但是作为某一具体的‘客观实际’或‘客观真实’必须是通过人的感觉或知觉后的反映,如果它并没有进入人的认识领域,并为认识主体所接受,也就谈不上‘客观真实’。因此,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人的认识要完全与实体相符合是不可能的,尽管人们力图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做判断,但实质上都免不了受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法律事实的不确定性

大量的案例事实需要证人以证言或当事人以陈述的形式加以印证。但在作证的过程中,当事人或证人会出于各自的目的,对事实情况做出虚假陈述。即使不故意做虚假陈述,证人在对事实的认知、保存以及检索并复述过程中,均不可避免信息失真,并导致证言偏离事实。因此法官认定的事实不一定完全是事实的真相,即法律事实不一定就是客观事实。并且,不同的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法律推理的不确定性

四、法律推理不确定性的克服

司法作为一项国家职能,在法治社会中,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对法律的适用,处理刑事、民事及行政案件,解决社会矛盾及各种纠纷,惩治各类违法犯罪现象。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及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要依靠公正且高效的司法活动。法官是司法活动的主体,一切审判活动均由具体处理案件的法官来实施,其行为决定着具体的案件能否得到公正的判决。为了法律推理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得以进行,以确保法律推理的相对确定性,法律推理主体至少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法律推理主体个体行为要具有稳定性;二是法律推理主体群体行为要具有统一性。

原标题:《法官认定案件过程的法理学分析│泉山区法院“学习市中院院长荐文”心得感悟(三)》

THE END
1.简述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问答题简述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参考答案:法律推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法律实践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法律实践活动应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基本原则,以这 种价值为基础的推理可被称为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延伸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试举例论述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影响。 http://www.ppkao.com/shiti/4748660/
2.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四、法律解释的方法 223 第二节 法律推理 225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 225 二、法律推理的原则 225 三、法律推理的方法 226 第三节 法律论证 228 一、法律论证的概念 228 二、法律论证的理由 229 三、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 231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理学的历史文化基础 233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3.规则道德衡量与法律推理64前引60,p.26. 65法律原则取代法律规则的具体的条件,参见陈景辉:《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133-137页。 66篇幅所限,“准形式主义”的法律推理理论无法详尽展开,当另撰文论之。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5845.html
4.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A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 ) A、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减少司法腐败B、法律原则可以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C、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的缺陷,强化法律调控功能D、法律原则可以合理地约束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28867575.html
5.第一章法学方法论的概念7.3 法律规范在法学方法中唯一有意义的分类: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因为,一个规范是原则还是规则,取决于它所处的推理层面,如果它处于涵摄的层面则为规则;它出于平衡的层面则是原则。 【总结】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法律人在法律推理或法律论证中所必需的遵循的方法。或者说,是法律人在证成一个法律判断或法律决定的过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94900786/
6.23法硕法理学主观题背诵(完结)·氢刻法律原则的种类(非重点)理解,不用背诵 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https://qingk.com/set/7kVUCR1frYI4v
7.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在狭义上,法的效力仅仅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律对其公布实施以前的的事件和行为有无追溯力的问题。法的对象效力,各国目前普遍采用是指以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效力原则。 5.在法的本质问题上,神意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8.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在确认国际商事惯例的过程中,既需要证人在事实层面的证明,又需要裁判者在规范层面进行识别和说理; 所以,须建立可靠的识别程序以及科学的法律推理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应以专家证人证言为切入点,在相关交易主体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指引下达到科学和准确适用国际商事惯例的目的。http://gjzlfzh.hbu.edu.cn/contents/69/1045.html
9.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2021法理学题库考试宝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 ;法律原则可以阻止和消弭法律规则之间的矛盾;法律原则可以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法律原则可以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法律原则可以合理约束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316713400.html
10.无讼阅读书评完结篇:《洞穴奇案》的法律推理及裁判详释(十五)[4]例如,即将出版的《洞穴奇案(2)》(1999年《哈佛法律评论》组织法官、学者编写的6篇判决与1篇导论)便是后来者追随、跟进之经典。 本系列《洞穴奇案》法律推理与裁判详释完结,但思考永无止境。期待您的第16个回复! 编排/吴瑜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f2e1ab35-97b9-47b5-ad5d-0588b76b35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