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杂志》2024年第1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1.黄文艺|论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发展

2.施伟东|新时代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历史、现实与未来

【网络暴力的法律治理专题】

3.田宏杰|网络暴力刑法治理中的“法不责众”困境及其化解

4.韩旭|法治化视阈下网络暴力与舆论监督的分野

【环境保护与可再生能源法专题】

5.陈红彦黄丽萍|可再生能源投资仲裁裁决的反执行行动及其破解

6.方俊|论我国法院对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

【数字法治专题】

7.关保英|行政法经验主义及其在数字时代的走向

8.周翔|司法人工智能对裁判说理的辅助价值和实现路径

【各科专论】

9.车丕照|《对外关系法》对我国涉外法治的统领

10.郭志京|三权分置框架下农地流转路径的二元化构造

11彭文华|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利弊、适用原则及其规范路径

1.论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发展

作者:黄文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依规治党;涉外法治

2.新时代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历史、现实与未来

作者:施伟东(上海市法学会)

内容提要:复兴中华法系是新时代法律人的文化使命,是在法治文化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华法系的复兴应当囊括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维度,通过厘清中华法系的“瓶”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酒”之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合形成新时代中华法系的内在意涵。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与新时代中华法系复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包括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和坚持守正创新三个方面。中华法系复兴必须立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中国式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两个维度开展复兴伟业。回溯法统转型的历史,应当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将中华法系复兴融入新时代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推动我国法学研究,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法系;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法治文化;法统转型

3.网络暴力刑法治理中的“法不责众”困境及其化解

作者:田宏杰(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网络暴力;刑法治理;法不责众;仇恨言论

4.法治化视阈下网络暴力与舆论监督的分野

作者:韩旭(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网络暴力;舆论监督;相似性;识别

5.可再生能源投资仲裁裁决的反执行行动及其破解

作者:陈红彦黄丽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国际投资仲裁;能源转型;反执行禁令;欧盟法;国际投资条约改革

6.论我国法院对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

作者:方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作为高度专业性的行政规则,环境标准对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具有规范效应。为防止环境法治的空心化,法院须对环境标准进行审查,但实践运作是复杂和困难的。基于对司法案例的分析,法院对环境标准的判决存在2种效力肯定情形和1种效力否定情形,且可被归为较浅审查和较深审查两类。较浅审查的机理有环境标准的专业性、环境标准未获挑战、法院制度能力论和环境标准法律属性论。较深审查的机理有环境标准遭受质疑、侵害行政相对人较大权益和案件审理无须环境标准。当前的实践存在审查义务规避、审查基准摇摆、审查论理不足等问题。从实用主义的视角出发,法院需转变审查观念、提升审查能力与重构审查流程,以强化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

关键词:环境标准;行政规则;分层审查;审查强度

7.行政法经验主义及其在数字时代的走向

作者:关保英(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内容提要:行政法经验主义是一种行政法哲学,其不仅凸显行政法的实在性,强调行政法的主体精神,而且是对行政法实效的证成。行政法经验主义在行政法哲学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这是由行政法作为社会现象、面向复杂情势、作为动态化的事物、理念多元构型等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历史、政治、文化、法治等诸多因素保证了行政法经验主义强大的历史惯性,使其在大数据时代仍然没有过时。行政法经验主义在大数据时代的走向,既体现为大数据对行政法经验主义在经验模式、经验元素、经验文化、经验方式等方法上的补充和超越,也体现为大数据与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程序、行政守法等重要行政法治领域的融合。

关键词:行政法治;实用理性;经验主义;大数据

8.司法人工智能对裁判说理的辅助价值和实现路径

作者:周翔(浙江大学)

关键词:司法人工智能;司法说理;法律文书;法律生成大模型

9.《对外关系法》对我国涉外法治的统领

作者:车丕照(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对外关系法;涉外法治;条约评估;条约适用

10.三权分置框架下农地流转路径的二元化构造

作者:郭志京(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

内容提要: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促进承包地的流转。三权分置权利架构意味着承包地要以特定方式流转,则必须分置出土地经营权,承包地的流转通过分置土地经营权的方式来实现。三权分置的真正意义在于土地经营权的分置,而非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三权分置语境下的农地流转仅指需要分置土地经营权的分置型流转,但在功能主义的立法思路下,立法也同时确立了分置后的土地经营权等其他形态的农地流转,由此形成分置型流转与非分置型流转并存的农地流转路径二元化之格局,其法律结构存在根本差异。三权分置语境下,流转一词有其特定法律含义,特指需要新权利分置的农地流转,但农地流转路径的二元化拓展了流转一词的法律含义,立法上的流转一词同时具有土地经营权分置和土地经营权流转之两重含义。实证法上出现的所谓流转土地经营权、用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经营权再流转等法律含义复杂而多样,需要在农地流转路径二元化和流转一词法律含义二重性的原理下整合和统一。

关键词:三权分置;农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分置;土地经营权流转

11.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利弊、适用原则及其规范路径

作者:彭文华(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内容提要:间接犯罪附随后果是指刑法之外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对有犯罪前科者的特殊关系人适用的,对特定的权利和资质的限制、禁止或者剥夺。我国目前的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与封建时期的“株连”制度有着本质不同。间接犯罪附随后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其独特的实用性,在适用时需要以权利保护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平衡性原则为指导。由于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适用于犯罪者之外的第三人,因而原则上应当禁止适用,只有在基于保护公共安全等重大法益时才可以考虑适用。对于政审制度所涉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应当限制关系人范畴及其犯罪类型并规定相应的适用条件和期限,对入学政审适用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应予禁止,对其他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适用应当加以差别化规制。对将要加入特殊组织或者取得特殊资质并因此获得特殊身份的群体,适用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有其正当性。

关键词:犯罪附随后果;间接犯罪附随后果;犯罪人;关系人;罪责自负

THE END
1.法律原则它实际上汇集了全部法律规范的精华,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②强制性。虽然法律一般不直接规定违反法律原则的法律后果,但并非法律原则可随意违反而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原则的强制性表现在它是通过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实现的。③稳定性。法律常变会失去尊严,法律不变化又跟不上时步伐,法律的具体内容是应该也可以不断变比的,http://www.110.com/info/baike/qita/68.html
2.论法律原则的性质及其适用———权衡说之批判与诠释说之辩护/王因此,本文将主要以阿列克西本人的论述为基础,并借鉴国内对阿列克西思想有系统研究的学者的理解,来呈现其原则适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学界通常认为,法律原则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如何认识法律原则的性质及其内容?如何处理不同法律原则之间的碰撞问题?如何处理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冲突问题?下面将通过梳理法律原则适用权衡说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7/1711.htm
3.200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理学新浪教育综合课由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三部分构成,主要包括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其评价目标是从理论法学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Ⅱ.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法理学 第一章法的特征 第一节法、法律的词义 https://edu.sina.com.cn/l/2001-09-24/16437.html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八、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 九、法律部门:是由一个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由法律规范构成的. 十、规范性法律文件: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②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比例原则适用中的不同审查密度:三层次理论的形成及其内容比例原则适用中的不同审查密度:三层次理论的形成及其内容 前已述及,联邦宪法法院在比例原则基准的适用中,对立法者基 于“立法当时”的事实而进行预测判断审查提出了不同强度的审查基准。法院在“劳工企业参决案”(Mitbest:immungsurteil)判决中综合先前判决,将这些审查基准归纳为“明显性审查”(Evidenzkontrolle)、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958
7.2020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政治考试大纲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展望未来共https://m.gaodun.com/kaoyan/1153344.html
8.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及完善[2]从无罪推定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作为封建社会有罪推定和刑讯逼供的对立产物,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在否定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及穿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法律原则。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刑法和刑事诉讼原则。 (二)无罪推定的具体内容 无罪推定的提出至今已经发展了200多年,根据贝卡里亚的思想和表述,结合现今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2/03/id/4763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