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医疗保障局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2.做好“三农”工作要坚决守住哪两条底线?

答:做好“三农”工作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3.过渡期严格落实的“四个不摘”要求是什么?

答: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是: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4.我省乡村振兴“三类县”指哪三类县?

答:进入“十四五”过渡期后,省委、省政府结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划分标准,综合考虑各地情况,将全省除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以外的86个县(市、区)分为36个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30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县和20个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类。

5.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包括几类

答: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下简称“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以下简称“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

6.监测对象与农村低收入人口是什么关系

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关于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的有关要求,农村低收入人口包括监测对象,此外还有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低保边缘家庭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政策适用范围包括监测对象。

7.监测对象与农村低保对象的区别是什么

8.监测对象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9.申请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是否需要开展监测对象识别认定

答:2022年已组织开展了两次集中排查,对存量农村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了全面摸排。此后,对新申请农村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农户,要按照监测对象认定条件进行逐户排查,符合条件的按程序识别为监测对象,要坚决杜绝以落实低保为由不识别监测对象,坚决防止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通过低保等政策“一兜了之”。各地要健全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各层级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申请农村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农户同步开展监测对象排查识别。鼓励社会综合保障水平较高的地区,探索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10.监测对象识别是否有规模限制

答:不得设置规模限制,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帮扶,确保做到应纳尽纳。

11.防止返贫监测范围是否需要每年调整?

答: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由省级综合全省物价指数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村低保标准等因素,同时考虑“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年度监测范围,每年一季度前完成并报国家乡村振兴局备案。

12.人均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的农户是否应全部识别为监测对象

答:农户(含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是识别监测对象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不是识别监测对象的唯一条件,更不是新的贫困标准。一些农户(含脱贫户)收入虽然未超出当地监测范围,但收入稳定,且“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没有问题,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经过严格认定后,可不予识别。

13.什么是“应纳未纳”“体外循环”,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14.认定监测对象需要哪些程序

答:认定工作要坚持应简尽简,公开公正,从农户申报、干部排查、部门预警发现风险线索之日起,到完成监测对象识别认定,一般不超过15天,其中村内公示不少于5天。要提高工作效率,监测对象认定的信息比对与识别程序同步进行,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数据共享、比对结果共用,已开展过信息比对的低保对象等,可不重复比对。制定帮扶措施计划可与监测对象认定同步开展。

16.民主评议应通过什么方式开展

答:各地可结合实际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扩大会议等方式开展民主评议,确保过程结果公开公正。

18.如何做到精准施策

答:要准确认定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根据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和发展需求,因人因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实施精准帮扶。对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风险单一的,要及时实施针对性帮扶措施,尽快解决问题,消除风险;对风险复杂多样的,要分层分类实施综合性帮扶措施,做到管用够用。要更加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着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引导勤劳致富;对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劳力和半劳力,要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

20.对监测对象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有什么要求

答:开发式帮扶是指,通过提供劳动机会,帮助农户提高劳动技能或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或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开发利用土地、房屋或其他生产资料等途径,促进农户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帮扶措施。对监测对象实施开发式帮扶要以促进稳定增收为根本目的,要注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要带动监测对象就业或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环节。直接发钱发物、入股分红和对提升劳动能力没有直接作用的技能培训不属于开发式帮扶措施。

21.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有比例要求

答: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监测范围、“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经综合分析研判,监测对象识别时的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或自然消除,且不存在新增返贫致贫风险的,按程序标注风险消除。监测对象风险消除不得设置比例要求。

答:过渡期内,除风险自然消除外,收入持续稳定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答:按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暂不消除风险。

24.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中的脱贫户是否还可以享受帮扶政策

25.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后,又出现新的返贫致贫风险该如何处理

答:如果监测对象消除风险后又出现新的返贫致贫风险,应按程序重新识别为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26.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程序是什么?

答:村(居)提名→入户核实→村级评议及公示→乡级审核→县级审定及公告→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标注风险消除。

答:补助对象:全省脱贫户(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子女初中、高中毕业后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且在教育部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和人社部全国技工院校信息管理系统中注册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包括在校期间顶岗实习生)。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大专、高职院校等。

补助方式: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学生无论在何地就读,均在户籍所在地按学期申请“雨露计划”助学补助。补助资金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

补助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补助标准为1900元/生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补助标准为4500元/生年。

28.乡村公益性岗位有哪些?

答:根据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因素,乡村公益性岗位包括技术技能岗位、普通岗位和专项岗位。

(1)普通岗位是指托底安置年龄偏大、无职业技能、身体残疾等弱劳力或半劳力的岗位,主要包括保洁员、巡河员、农村公路养护员等岗位。(2)技术技能岗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学历等要求的岗位,主要包括就业协管员、管水员、库管员、政策宣传员、辅助调查员、动物防疫员等岗位。(3)专项岗位是指从国家层面已明确规定开发设置标准、岗位补贴标准、工作时限要求的岗位,主要包括生态护林员等岗位。

29.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劳动力培训享受哪些政策?

答:农村劳动力可享受免费培训;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易致贫劳动力可享受每天40元生活补助。

30.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跨省务工申请补贴标准是什么?

答:年度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脱贫劳动力(以申报时上一年度收入统计信息为准)补助标准为500元/人年;年度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下的低收入脱贫劳动力(以申报时上一年度收入统计信息为准)补助标准为1000元/人年。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每年可申报一次。

31.全省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申报对象有哪些?

答:全省脱贫劳动力含脱贫不稳定户劳动力、边缘易致贫户劳动力、突发严重困难户劳动力。

32.申报全省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需同时满足哪些条件?

答: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力。截止申报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日,已在贵州省外连续稳定务工达3个月以上。本年度未申请享受过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

33.哪些人群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答:户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以及居住证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在当地持续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对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不含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家庭),经本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依靠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在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时,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给付的供养费用可以视情况适当豁免。

34.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该如何帮扶

答:各级人社部门要对离校未就业的农村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实施动态管理,优先提供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培训见习。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大学生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招聘活动形式,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通过网络等形式开展宣讲和招聘。

35.最低生活保障的申报流程是是什么

36.哪些人群可以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37.特困人员救供养的申办流程是什么

38.哪些人群可以享受临时救助

答:(1)家庭对象。因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因遭遇车祸、溺水、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因突发重大疾病、因支付子女或法定抚养人、扶养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境内教育费用、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等情形,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2)个人对象。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

39.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增收目标是多少?

答: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或等于15%、人均纯收入增幅不低于本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

40.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要求是什么?

答: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实现充分就业,就业规模总体稳定,且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搬迁劳动力就业率不低于94%。

41.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支付率要求是什么?

答:2023年省戴帽下达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中明确“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的资金,全部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且资金支付率达到100%,促进就业增收和社会融入。

42.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主要由哪里负责?

答:易地搬迁人口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由迁入地负主体责任,迁出地配合迁入地开展监测帮扶工作。

4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如何落实包保责任?

答:安置区由当地县级领导干部包保,定期对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就业、产业等重点工作进行调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任务。

44.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迁出地土地权益如何保障?

答:对集中连片、质量较好的耕地,可通过统一流转开发,推动迁出地土地盘活和产业发展;对零星搬迁户的承包地、山林地,鼓励通过转让、互换、转包等方式自行流转,或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统筹流转开发;对不宜耕种的承包地,按政策优先实施防护林、生态林等生态工程项目。

45.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迁出地不可拆除旧房如何处理?

答:按规定保留的未拆除旧房,收归村集体所有,在满足规划和用途管制等前提下,可通过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发利用。取得收益,由村集体统一分配。

46.怎么确定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是否稳定搬迁入住?

答:实际搬迁入住是指安置住房经质量验收(或竣工验收)合格、搬迁群众已迁入新房稳定居住的状态。一般情况下,看一个家庭是否已实际搬迁入住,可以通过查看屋内是否已搬入家具、灶具、被褥等必要的生活用品,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查看该家庭的用水、用电记录等生活痕迹加以判断。原则上,搬迁群众应在拿到住房钥匙后6个月内搬迁入住。举家外出务工的搬迁家庭,室内至少应已搬入必要的生活用品。

47.易地扶贫搬迁新增人口的住房保障政策是?

答:根据省住建厅等五部门《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新增住房需求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建保发〔2021〕1号)文件要求,采用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用于保障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新增住房需求。

48.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安置点:查看后续产业配备、就业帮扶落实情况以及戴帽资金是否用于安置区搬迁群众就业产业扶持等;帮扶车间带动就业和运行情况。查看社区治理情况,重点查看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构、社区服务体系全覆盖情况,安置区选派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情况。查看易地扶贫搬迁领域网络舆情“返贫申报”、部门预警线索、各级巡视审计督查暗访发现问题等核实是否真实、准确。搬迁对象是否出现迁入地和迁出地管理脱节、走访联系制度失效、权益保障不到位,安置住房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社区人居环境“脏、乱、差”、消防设备缺失损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备配置不完备等情况。

二是搬迁户: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是否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目标,搬迁人口参与有组织外出务工情况和就业技能培训落实情况是否存在“零就业”家庭,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是否完成不动产登记,证书是否发放到搬迁群众手中,按照国家要求,安置住房不动产产权全部发放到搬迁群众手中,真正给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三块地”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各种惠农补贴政策是否继续落实,符合监测条件的是否及时纳入返贫监测帮扶。

4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享受哪些资助政策?

答:(1)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费、教科书费;(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困难学生生活补助;(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1200元/生·年)。

50.接受义务教育期间,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活补助的程序是什么?

答:学生申请→学校评审组评审→公示拟定补助名单→发放。

51.贵州省控辍保学“三项工作制度”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整班移交制度、学生排查报告制度、辍学生劝返复学制度。

52.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是否可发放给学生?

答:不可以,不能以任何形式发放给学生,只能提供营养午餐。

53.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可发放现金?

答:不可以,只能通过银行卡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54.我省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指什么?

答:每个脱贫县建成1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能承担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职责。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能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5.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是什么?

答:每个县级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56.四类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什么?

答:对监测人群(一般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的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应管尽管。

57.30种大病专项救治政策是什么?

答:对罹患30种大病的监测人群(一般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患者在其户口所在县域内就诊,按照自愿和“四定两加强”(定医疗机构、定诊疗方案、定单病种付费、定联动报销比例,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加强责任落实)的原则实施诊疗。

58.先诊疗后付费保障政策是什么?

答:将监测人群(一般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口、临时救助对象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家庭人口纳入“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保障范围,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需住院治疗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无需提前支付住院费用,仅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

59.基本医疗保障三重保障制度是什么?

答:基本医疗保障三重制度是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60.我省对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监测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的资助政策是什么?

答:我省对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监测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医疗救助按个人缴费标准的50%定额资助。

61.我市对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的资助政策是什么?

答:特困人员个人缴费所需资金由医疗救助资金全额承担,低保对象个人缴费部分的50%由医疗救助资金承担,剩余50%由民政部门负责资助。

62.医疗救助资助参保人群包含哪些?

答:包括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稳定脱贫人口等。

63.门诊“两病”的报销比例是多少?

答: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90%,二级医疗机构为80%,三级医疗机构为70%。

64.农村危房鉴定标准分哪几个等级?

答:房屋鉴定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鉴定为A或B级的属于安全住房,鉴定为C或D级的属于危房。其中:A级:结构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承重构件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级:构件基本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个别承重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C级: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65.申请农村住房保障的程序是什么?

答:农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

66.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对象条件是什么?

答: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为居住在经鉴定或评定确属C级、D级危险房屋且该住房为农户唯一住房或无房的农村低收入群体。

67.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低收入群体有哪几类?

答: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等6类重点对象。

68.农村C、D级危房改造每户补助分别是多少万元?

答:农村C级危房改造每户补助1.5万元,D级危房改造每户补助3.5万元。

69.什么是农村饮水安全?

70.农村饮水安全“三级包保”责任机制是什么?

答: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组。

71.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是什么?

答: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管理单位运行管理责任。

72.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是什么?

答: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经费。

73.什么是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答:集中式供水是指从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或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水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形式;分散式供水是指满足100人以下的分散居民直接从水源取水,无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的供水形式。

74.国家对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分类指导“四个一批”要求是什么?

答: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要求,对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思路,加强分类指导,促进提档升级,发挥帮扶产业带动增收作用。

75.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有什么政策要求?

答:省级安排到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到2023年比例不低于60%,2024年不低于65%,2025年不低于70%。重点支持联农富农产业发展,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资金需求。

76.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对象是哪些?

答:建档立卡脱贫人以户为单位发放小额信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可参照执行。

77.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贷款额度10万元以内,对最高5万元以内贷款进行财政全额贴息,贷款期限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

78.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用途有什么要求?

答: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不能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也不能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或其他组织使用。

79.过渡期内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的投入要求和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过渡期内,要保持各级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求,兼顾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他目标任务。

80.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的负面清单是什么

答: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种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性补助;防返贫监测预警等工作经费;修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偿还债务、垫资或回购;超范围使用资金建设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域高等级公路等;建设“门墙亭廊栏”、堆盆景、垒大户等“景观振兴”等形象工程;建设村级办公场所、村级文化室、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学校、村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各类保险;“雨露计划”中“两后生”补助之外的其他教育支出;注资企业,弥补企业亏损,超范围、超标准补助企业;设立基金;支付中介费用;其他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无关的支出。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有稳定、固定资金渠道的综合保障措施,教育、卫生、养老服务、文化等有相应资金渠道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原资金渠道予以支持保障。

81.对巩固衔接项目安排和实施有哪些要求

82.项目选择一定要从项目库中选择吗

答:各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和脱贫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中选择;使用其他资金安排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项目,鼓励从项目库中选择。

83.衔接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公告公示有哪些要求

答:各级衔接资金分配结果、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动态调整、年度衔接资金项目计划安排、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完成情况、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监督举报受理方式和办理结果等,实行县乡村三级分级公示公告。县级政府网站公告应保持长期公开状态,乡村两级等利用固定的信息公开栏等公告公示,原则上不少于10天。

84.扶贫项目资产指哪些

答:扶贫项目资产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财政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脱贫攻坚地方政府债、行业帮扶资金、金融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投入形成的资产,包括实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含资产收益)、易地扶贫搬迁以及捐建捐赠的扶贫项目资产等。

85.按资产属性划分,扶贫项目资产分为哪三类?

答:按资产属性划分,扶贫项目资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到户类资产三大类。

86.扶贫项目资产管护有哪些要求

87.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职责是什么?

88.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各地要全面盘点扶贫项目资产底数,逐个摸清扶贫项目资产特别是经营性资产运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盘活用好闲置及效益差的扶贫项目资产,盘活不了的,要制定处置计划,有序推进,逐步解决“建而未成、成而未用、用而不好”的问题。同时要加快推进过渡期以来帮扶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后续管护。

89.如何盘活闲置、效益差的扶贫项目资产?

答:李炳军省长领题调研总结的“六条路径”:

(1)完善设施。对有发展前景、部分设施设备老旧或损坏的,修复更新设施设备;对水、电、路、讯、房等生产设施不能保障的,按程序进行配套完善。

(3)优化用途。对部分规划不科学、论证不充分、没有市场前景的,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和项目情况,通过优化项目方向和用途等方式盘活;对因市场因素、灾情等受到影响的,由权属主体结合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实际进行优化盘活。

(4)灵活重组。对资金量比较大、产业类型多的项目资产,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化整为零,分区域、分产业进行盘活;对一些资金量小、单个难以盘活的项目资产,以市场化方式重新组合,打捆盘活。

(5)“瘦身”增效。对规划设计投资规模过大,缺少后续建设资金,或规划不合理、市场不景气的项目,通过减少投资规模,调整优化规划设计进行盘活。

(6)强化服务。对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市场前景,但缺乏流动资金的,协调财政、金融部门给予支持;对原有项目技术保障不足的,通过派遣科技特派员,引入专业技术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等,加大技术服务指导,提高运营效益;对前期手续不齐全的,加大服务力度,尽快完善手续,早日发挥效益。

90.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内容是什么?

答: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农民家庭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原则上补贴给原承包方,流转双方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

91.我市农村新改厕有哪些要求?

答:农户按照自愿的原则在所在村申请改厕。申请通过后,农户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比如,有污水管网的采用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没有污水管网或无法接入的采用农村三格式户厕)。厕屋尽量进院入室,农户按照卫生厕所建设标准完成改厕,申请验收,经县级改厕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可享受农村户厕改厕奖补资金。

92.今年我市农村户厕改造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贵阳市结合实际情况将补助标准定为2000元/户和3000元/户,市、县两级按照1:1比例匹配资金。

93.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派驻范围?

答: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省市特色田园村、红色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驻村工作队或驻村第一书记,对其他类型村,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选派安排。

95.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一宣六帮: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帮助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帮助抓好乡村建设、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做好为民服务。

96.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八法”是什么?

答:抓学习、强堡垒、防返贫、推产业、建村庄、优治理、树新风?办实事。

97.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以村为单位,由1名驻村第一书记、2名以上驻村干部组成,驻村第一书记兼任所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98.“万企兴万村”村企结对共建形式有哪些?

答:以优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企业和商会及脱贫村所在地的民营企业为主,主要有一个企业(商会)帮扶一村,多个企业帮扶一村及一个企业(商会)帮扶多个村等共建形式。

99.12317平台具体指的是?

100.“两好两上升”具体指的是?

答:全省在2023年国家后评估考核中,确保综合评价为好、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为好;实现综合评价排位上升、脱贫群众认可度上升。

THE END
1.法律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作用,它不仅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还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将详细探讨法律的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的特有特征 1、规范性: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指导意义,它通过明确的行为规范,规定了人们应当http://www.skypure.com.cn/post/5706.html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了解了法律是什么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其构成。这包括立法(Legislation)、司法(Judiciary)和执法人(Executive)三个主要分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层级结构。立法分支负责制定法律;司 法分支负责解释和执行法律;执法人负责执行并保障实施各项政策,确保整个体系的顺畅运转。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4.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理学基础与实务应用法理学是研究法律本质、原则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通过对法律的逻辑分析,揭示法律行为和关系的内在规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法理学分为几种类型。首先,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法理学可以分为理论法理学和实证法理学两大类。理论法理学侧重于对法律基本概念、原则和一般规律的抽象探讨,而实证法理学则主要关注于https://www.f3kg3td6j.cn/xing-ye-dong-tai/97755.html
5.法学专业基础法考前置知识点梳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最高指引,其他所有法律都必须遵循其原则和精神。在此基础上,行政法则为政府行为提供了规范,使得行政机关能够合理行使权力,不违反宪法规定。 民商事 法 民商事立意在解决个人的民事纠纷以及企业之间的事务争端。包括合同、物权、人格权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各种复杂案件至关重要。 https://www.ziqjnfum.cn/liu-xue-sheng-huo/482865.html
6.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人身安全与权利保护》的章节涵盖了侵犯人格尊严、隐私权保护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这些信息对于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具有关键作用。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在这方面,《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内容提供了有关污染防治措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范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宝贵资料,为企业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7.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工具。大数据可以帮助法院更精准地识别重复犯错的人群,从而提高效率;同时,也能辅助判断证据质量,使得司法人员认定更加科学合理。我期待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创新项目中来,利用科技改变我们的司 法体系。 六、国际化视野下的跨境执业 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8.法则解析揭秘法律知识的精髓通过不断加强公众对法律知識的大量传播,可以增强人们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预防违反法律行为发生。在学校教育中纳入适当比例的人伦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并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七、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加深,我国立 法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在https://www.ontdhjbdb.com/xue-shu-jiao-liu/401732.html
9.理论力学知识要点归纳(三)空间不同力对点的矩2.研究空间力系时,可以把它分为哪三类? 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一般力系 3.什么是空间汇交力系? 作用在刚体各力上的作用线,如果汇交于一点,则这种力系称为汇交力系。 4.用直接投影法写出力在三个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5.什么是间接投影法?(未涉及) https://blog.csdn.net/lijfuj/article/details/123616942
10.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1.CCTV.com72.新生儿的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多少倍? 答案:1/6 73.毒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治疗首选方剂是什么? 答案: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74.下列经脉循行中“交人中”的是什么经络? 答案:手阳明大肠经 75.腧穴大体上可分为哪三类? 答案: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https://news.cctv.com/military/20070824/106132.shtml
12.现代汉语笔记之词汇5)从语素在单词中所起的作用看: ◆表义语素 ◆别义语素:又叫化石语素,在单词中不表示明确具体的意义,一类是典型的偏义复词,一类是同形的联合短语(如:窗户—户,忘记—记,国家—家,兄弟—兄,人马—马,质量—量) 6)确定语素用替代法,需要注意几点: https://www.douban.com/note/626637289/
13.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1863718668315981835966药肥的分类按其属性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第一种是按性能来分,与农药类似分为杀虫、除草、杀菌三类(见下表): 药肥分类表 杀虫药肥 肥料一般为N、P、K和微量元素 除草药肥 肥料一般为氮为主的复合肥 杀菌药肥 肥料一般为水溶性较好的复混肥 第二种是按照溶解性分类(见下表): https://www.meipian.cn/1r3beg16
14.国家开放大学23秋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标准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3秋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标准答案]形考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___ 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联系 QQ:3064302332 微信:wxxygzs 国家开放大学23http://www.youxue100f.com/qita/2023-10-31-13537.html
15.环境生态学考研复习思考题推荐考试17、拮抗作用(P59)答: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8、净化作用(P59)答: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净化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19、生态幅(P60)答: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http://www.eedu.org.cn/exam/papers/es/200804/24372.html
16.矿山安全知识问答群众监督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监督的内涵也在扩大,不仅是各级工会,而且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单位等对安全生产共同起监督作用。劳动者遵章守纪是安全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安全工作的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有哪些?https://www.safehoo.com/item/12903_8.aspx
17.《地下建筑结构》试题及参考答案4.盾构法隧道衬砌内力计算中,为了考虑管片接头的影响,国际隧协推荐哪两种估算方法,包括: 和 。 [答案]: 1η—ξ法、旋转弹簧(半铰)K-ξ法 5.地下结构上的永久作用主要包括: 、 和 。 [答案]: 地层压力、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 6.逆作法可分为 、 、 和 。 http://www.hnaoe.com/ziliao/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