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对偶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具体解释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晓明跑的如离铉的箭。

暗喻

甲是乙

是、成为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例子: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子: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着了火。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THE END
1.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使描写的事物能够浅显易懂,化无形https://iask.sina.com.cn/jxwd/87MV4AkS0bQT.html
2.关于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1、能够将表达内容描述的更加生动与具体。 2、通过修辞手法将事物进行人物化处理,让语句更加亲切,加强读者理解力。 3、语句使用修辞手法会加强语句与整个文章的感染力。 4、修辞手法的运用,会让语句产生夸张作用,引发读者的联想。 https://www.liuxue86.com/k_%E5%85%B3%E4%BA%8E%E4%BF%AE%E8%BE%9E%E6%89%8B%E6%B3%95%E7%9A%84%E4%BD%9C%E7%94%A8/
3.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cb1bb9ad880d211acd300f2c31924c32.html
4.初中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精选7篇)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p6b6s24.html
5.诗歌鉴赏——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6.【叠字】 将音、形、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叠词) 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美或起强调作用。 7.【双关】 包括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谐音双关和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语义双关https://www.jianshu.com/p/0fba1da5a673
6.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f8d90d6a39694a23ae195d798a7126e0&id=1612179826
7.修辞方法的分类及其作用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顶真: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http://m.chusan.com/zhongkao/10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