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靠实施维护法律权威专题报道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至为关键。

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反映强烈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乌审召镇,化工企业在此聚集成一个企业园区。极度依赖水源的大型化工企业在将原材料与地下水转变为工业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乎与产品等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严重,导致鸟类和当地牧民养的牛大量死亡。村民举报之后,当地政府仅仅只是派人把牛和鸟的尸体进行掩埋,再无下文。

当地环保部门的做法,不但没有履行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职责,也没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而是敷衍了事。这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并非个别,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法律的实施,就是要让权利得到实现,义务得到履行,禁令得到遵守。然而,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到“谁耽误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强悍标语,不难听到“我有关系”“我上面有人”的故事;常常不相信法院会做出公正的判决,担心对方“关系硬”;遇到难以维权的事情,常常选择上访、围堵政府而不走法律程序。

法律的规定,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有效实施,法律文本与法律实施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顺应群众的期盼,明确了要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来缩短直至消解这段距离,使法律能得到切实、全面、准确的贯彻。

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关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理念上,法治意味着一个动态实现的系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最基本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志铭表示,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政府不守法、司法不公、公民信访不信法等与法律实施常态相左的现象。因此,真正在理念和制度上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让法治体系高效运行,事关法治体系和依法治国的兴衰成败。

早在2011年,我国就已经宣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就意味着,“在基本建成法律体系之后,就应该强调对现有法律体系的充分尊重。这个法律体系,就应该成为我们所敬畏的规则和行动指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建顺认为,法律的实施,首先要有法,在有法、知法的基础上,法治实施就是一个尊重法律规则的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后,法律的实施就是法治体系的中心环节。

政府要做依法办事的表率

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需要从哪些方面用劲发力?

“法律的高效实施,依赖于守法观念的形成,而守法观念的形成,首先就要求政府严格依法办事。以守法、高效、廉洁的政府带动社会守法氛围的形成。”张志铭认为。

杨建顺提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制,要做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分层治理才能达到高效。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一体建设,但在具体的操作上要分层治理,即法治国家需要考虑什么问题,法治政府需要考虑什么问题,法治社会需要考虑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高效、有针对性地把法律实施到位。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认为,司法公正已经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很多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的具体举措,如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季卫东表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是明确的禁令,要进行记录、通报、责任的追究,这比任何举措都能保证独立行使审判权和司法公正。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让全民守法,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培养人民群众的权利思维,是高效的法律实施的强有力基础。张志铭说,只有培养好守法意识、权利意识,才能让法律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仰与支持,才能使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得以实现。

THE END
1.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于12月1日启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http://www.nmgrd.gov.cn/mtjjx/202412/t20241206_435061.html
2.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题)。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题)。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e308f3cf8c614fe2be0efb299622bca9.html?fm=bdbdsce69088bd486bb9bd6a248e6aa059357
3.“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活动基本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之二(共904题)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2页)73.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答:公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4页)74.什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答: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5页)75. “党https://www.wm114.cn/wen/181/360922.html
4.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题目】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搜题找答案>03368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试题答案>试题详情 【题目】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33235532.html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④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2015年广东公需课树立法治思维建设法治政府(仅适用于2015年公需3、依法执政,是指政府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而不是指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X 4、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V 5、民主立法的核心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V 6、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V http://www.gdrsrc.com/jxjy/ziliaofenxiang/201710115116.html
7.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提高司法公信力。有同学认为:只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就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请运用《做守法公民》知识加以评析。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12ac209283f3dae8dee887948987839f.html
8.5轮背诵法考觉晓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权威是法治的生命线,只有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同时,全面依法治国也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利益。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治建设必须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https://blog.csdn.net/xjn19820322/article/details/140797987
9.依法治国战略的思考单义律师观察中国当下法治进程,尤其是刑事诉讼制度的建设、改革,不难发现,公正的提升与凸显是其着力之处,国家与社会视司法公正为法治的生命线。针对中国司法运行的现状,并根据实现司法公正的具体要求,《决定》提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6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