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周光权潘剑锋王勇法律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法学家科学家

在此,北大法律信息网整理了王利明、周光权、潘剑锋、王勇的最新见解进行汇编,以飨读者。

01.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律界的一件大事: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

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社会翘首以盼的人民法院案例库终于上线,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是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规范类案裁判规则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案例库可以辅助法官办案,促进法律统一正确适用,有效解决“同案不同判”问题。另一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能够让老百姓通过案例这种生动鲜活的方式了解法律规定,推进守法用法。同时,案例库能够为广大法律界人士提供更加鲜活、精准、权威的研究素材,成为学界系统了解中国司法实践的“直通车”。可以说,案例库的上线,有助于切实加强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学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

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的均是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收录的案例类型包括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等类型。从覆盖范围上来看,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的罪名或者案由基本上都收录了参考案例。总览收录的民事参考案例,几乎涵盖了民事审判领域的重要问题,全景式呈现和总结了民事审判司法实践的经验和智慧。下面,我谨通过一件入库民事参考案例,解读人民法院案例库蕴含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

1.被告某科技公司拟定的“VIP会员协议”属于格式条款。本案中,法院认定:涉案“VIP会员协议”是被告基于“一对众”的网络服务平台的特有产业模式,预先拟定并面向众多VIP会员重复使用的条款;该协议由被告单方事先拟定,用户对于VIP会员协议只能“接受或走开”,不能与被告进行协商。因此,“VIP会员协议”属于格式条款。从整个涉案“VIP会员协议”来看,涉诉导言条款虽然是指引性条款,但是完全符合关于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申言之,指引性条款同样有可能属于格式条款。

二、增加“付费超前点播”条款是否属于对合同的单方变更

基于此,法院认定,被告推出的“付费超前点播”服务,是对其“热剧抢先看”会员权益完整性的纵向条块性切割,损害了黄金VIP会员的提前观剧权益,使黄金VIP会员享受到的观影体验远远低于预期,显著地降低了黄金VIP会员观看影视剧的娱乐性和满足感,属于被告单方变更合同。被告某科技公司推出付费超前点播服务违反了其与原告吴某威之间关于“热剧抢先看”的约定,应当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

三、被告违约责任的承担

本案例只是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的众多参考案例的一个缩影。可见,人民法院案例库对司法裁判和理论研究均具重要意义,这些入库参考案例将成为连接实务界与理论界的桥梁,留待各位学者去深入发掘、研究、阐释。最高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顺应时代需求,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针对需求侧创新提供案例库这一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必将推动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必将对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带来更积极、全面、深刻的影响!

02.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让更多摆事实讲道理的案例成为刑事司法标杆

一个好的刑事案例的培育,需要法官有“大智慧”,要求法官精通法律、法理,熟练掌握刑事政策,并且投入更多精力写好刑事判决。未来,要形成更多好判决,让摆事实讲道理的判决进入案例库,成为刑事司法的标杆,还有很多路要走,要解决很多难题。这里谈几点个人浅见:

第一,在大量司法解释存在且有效时,案例库收集的刑事案例尽量不要简单重复以往的司法解释。如果以往的司法解释很明确,且实践中一直这么做,理论上也没有大的争议的,可能就没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案例库还要尽量编选具有超越个案意义的类型性案例。也就是说,某些判决只解决一个问题,如果该问题在司法解释中已有规定,或者按照当然解释等刑法方法,其结论基本上不言自明的,不宜作为案例库入库案例。以案例库的案例面目出现的案件,必须尽可能具有类型性、疑难性,通过对一个案例的编选和公布,能够为今后解决相类似的一大批案件提供参考。

第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底线必须始终坚守。刑事案例不能定位于填补法律漏洞。未来对所有刑事案例的编选,都要避免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抵牾,防止法官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定罪,或者将先确定主观要件,后确定客观要件的逻辑运用到刑事案例形成过程中,从而在司法实务中最大限度地确保定罪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要求。

第四,尽量多收集能够“指向长远”、有助于实现犯罪预防的刑事案例。一个出色的刑事案例,既不能突破法律,又要发挥指导功能,就必须指向未来,让公众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预测可能性。例如,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是在伸张社会公平正义,表明“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态度;对犯罪未遂和不能犯的准确区分,可以划定行为界限,明确行为预期;对自首的准确认定,能够表明国家的刑事政策取向。但是,司法实践中不少刑事判决将被告人或者辩护人关于正当防卫、不能犯、自首的辩解归入“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之列,这难以指向未来、指向长远。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在刑事判决中强化裁判的释法说理,由此才能为未来的案例库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最高人民法院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决策部署,意义重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不加过滤地公布裁判文书的工作方式,能够增强案例指导的实效性、针对性,“倒逼”司法人员提升专业化水平,充分展示刑事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刑事法官的力量。

03.潘剑锋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民法院案例库将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的深化具有重大意义。就民事诉讼法学科而言,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对民事诉讼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贡献了很多案例素材和司法智慧。民事诉讼法学本身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以往民事诉讼法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精准寻找司法实践中的权威案例比较困难。过去能够检索到的司法案例材料,多是法院的裁判文书,而绝大多数裁判文书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叙述得比较少,阐释得不够到位。因此,要准确提炼出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法的真问题,往往面临较大困难。令人欣慰的是,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的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案例,都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涉及的程序性问题,以及人民法院处理这些问题的思路和结论,这必将成为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绝佳案例素材,必将推动民事诉讼法学科建设更加繁荣、更加接地气。

尽管案例库中涉及民事诉讼方面的案例已经很丰富了,但还是希望涉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案例能够更加全面系统,适当多收录一些涉及民事诉讼程序证据运用、证明责任分配等方面的案例,进一步优化参考案例结构比例。

总之,我认为案例库建设是促进和完善法治中国建设的大事、好事。目前案例库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必将更加清晰生动地标记中国法治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我们也相信最高人民法院会一如既往地持续做好这项具有重大基础性意义的重要工程。

04.王勇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权威、全面、便捷的“工具箱”

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名校毕业、司法考试高分通过的同志,在工作最初几年很不适应——学校里,学习了无数法学理论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就准备“大显身手”;但是刚一办案,发现实践中大多是非典型案件,找不到一招定案的理论武器,又怀疑自己学到的莫非真的是“纸上谈兵”?我给他们的答案就是:大量研究各类指导性、参考性案例,自己先分析争议焦点,再与案例的裁判要旨进行对照,找到差距和不足。

我自己能从“非法专业”(不是法律专业)门外汉成长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最早就是看了无数案例快速入门的。

只是,现在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二十多年前,只有“两高”公报案例和《刑事审判参考》案例,且发布的案例较少,观点很统一。现在指导性案例、参考性案例、典型案例、刊物书籍案例等各种案例,不一而足。不仅层级复杂,且不同类型的案例之间、同一类型案例前后之间,经常会出现各种观点矛盾,让人无所适从。二是二十余年来,法律更新迭代很快,比如刑法就连续颁布了十二个修正案,很多过去的案例都是针对修正前的法律,当前难以适用。三是法学理论更新很快,以刑法的因果关系为例,从最早的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到后来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再到最新的客观归责理论、危险的现实化说,各种理论眼花缭乱,早期关于因果关系的案例现在是否可以参考,也不无疑虑。

更重要的是,根据规定,案例库建成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以保障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统一,避免“同案不同判”。强制检索的规定,让案例有接近指导性案例的权威性,保障了案例的权威性,为广大法律、司法界人士提供更加鲜活、精准、权威的办案参考和研究素材。

2.权威性来自案例更新的时效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同一案件、同一问题的认识会不断深化。不同时期对相似案件处理结论不同甚至相反,这是法治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前后指导、参考、典型案例给出了不同结论,一定程度会导致下级司法机关莫衷一是,影响法律适用统一。比如,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未遂,轮奸过程中个别人自动停止犯罪的是中止还是未遂,这些在《刑事审判参考》案例中有不同处理结论。为此,本次案例库的编撰经历了去粗取精的过程,将不合时宜、相互矛盾的案例予以剔除,表明最高人民法院的明确态度。此外,案例库解决了指导性案例编撰周期较长的问题,不断进行动态更新,体现司法实践的新动态,为各级司法机关提供权威指引。

二、统筹案例编排,彰显全面性

1.静态覆盖,动态演绎。案例库滴水藏海,堪称刑事法领域的微型地图。以上千个案例的体量,涵盖刑法总论的核心问题和分则的重点罪名,同时兼顾刑事诉讼法的难点和前沿问题,引领公众了解刑事法简貌。同时,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展示全部案由,案例库进行了动态覆盖。具体而言,在裁判理由和裁判要旨部分对案例进行展开,选择关键争议点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扩散,在讨论某一罪名时对各种关联罪名进行精细化研习,扩大优秀案例的辐射效应。比如,在分析索债型非法拘禁案例时,详细论述了绑架、非法拘禁等关联罪名的区分标准,达到办理一个简单案件弄通多个关联罪名的效果。司法人员若能借鉴这种思路,在平时办案中经常开展头脑风暴,必能提高学习和办案的质效。

三、要素简约齐全,强化便捷性

2.文书关联索引,研究便捷。案例库将裁判文书以“索引”的方式置于案例尾部,便于学者充分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挖掘中国的司法经验,提炼出富有解释力的理论,确保法学研究成果能够回应实践需求。同时,对于实务人员而言,从一个普通司法工作人员逐渐成长为司法精英,需要用一个个具体案件去磨炼,案例库的权威案例就是极佳学习素材。对于疑难复杂的参考案件,司法工作人员可以按图索骥,查阅裁判文书全文,把参考案例当作自己的案件亲自“办一遍”。根据判决书中的证据材料,去归纳案件事实、提炼争议焦点、详细说理论证。一遍流程走完再和案例库文本进行对照,发现差距,更容易理解案例,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3.行文专业简洁,理解便捷。法律,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公平正义,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判决,才是好的判决。在提升权威性和参照价值的同时,案例库从需求侧的角度充分顾及社会公众的需要,考虑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便利,对选送的案例内容进行精简、优化,只保留最关键的问题。在行文风格方面,力求贴近人民,尊重公众,做到“专业但不晦涩,简约而不简单”,阅读起来更加流畅,让人民群众容易学习、乐于学习。人民法院案例库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一定会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增强对司法判决的认同感,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满意度。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权威、全面、便捷的人民法院案例库,不仅为年轻法律人成长提供参考,还能成为每位法律人办案的“倚天剑”、“屠龙刀”。每位法律人在遇到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左右摇摆、踌躇不前时,手持人民法院案例库这把倚天剑,就能斩断大部分绊马索、砍死大多数拦路虎。案例库也为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奠定了基础。

THE END
1.心之所向法治之光更是达到难度指数之最——迄今为止国内涉案人数最多、案涉侵权行为持续时间最长、案涉法律关系最繁、的证券市场风险等其他因素对股价的影响”的“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显著提升了核算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尽己所能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丁宇翔而言,法治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4397.shtml
2.法律知识大师从小民之手到权威之口的奇妙变身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基础与深度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并非简单汇总法条,而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内涵丰富且实用性的学习体系。这包括了法律原理、理论框架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只有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从书本到现实: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能力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249.html
3.实习心得体会——湖北松之盛律师事务所篇近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律师的真实生活,在与律师们的相处中,发现律师职业严谨又灵活的工作方式,感受实务与理论的冲突与结合。这次实习,使同学们明白法律行业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培养法律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https://fxy.whxy.edu.cn/info/1108/7978.htm
4.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的良好氛围普法宣传让群众了解宪法如何守护他们的权益,将宪法精神融入生活,引导群众从内心认同并忠实崇尚宪法;第二,加强宪法实施,培育自觉遵守者,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基础性工程,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宪法精神,让群众感受到宪法不仅“有用”,更“可信”;第三,坚定维护宪法权威,锻造坚定http://www.fzsx.gov.cn/qmsf/pfxc/86310.htm
5.谈谈我对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认识和体会1.科学立法重点强调了立法的科学性。立法的科学性是 我国立法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实践中法律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仍很突出,究其原因,就是长期立法工作随意性、严谨性不足,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我国,实行科学立法,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https://www.360docs.net/doc/733891827.html
6.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逐步养成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方法: 1.启发式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方法 3.情景教学法 4.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考核项目与要求: 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7.从中国传统法治论当今司法的社会认知度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多当事人心目中的司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并不是来自法律本身,而是来自我们党领导的这个国家的权威性,法院的强制力来自于党领导的国家的强制力,这是目前的社会现实,是几千年来历史思维的惯性,我们不能将其割裂而空谈司法改革。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58.html
8.知法存于心,守法律于行活动伊始,一行人参观了周村公安分局办案中心,详细了解了办案流程、执法规范以及相关设施的使用情况,深刻感受到法律的严谨性和权威性。通过实地参观,师生们对公安执法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宪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后,双方进行了宪法知识座谈。座谈会上,赵主任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http://art.sdlivc.com/info/1014/4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