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1、如何维护法律的权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具有国家性、阶级性、社会性的特点。维护法律权威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具有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2、法律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

2、不可变通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3、法律的校正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四、法律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总之,立法必须严格,界限分明;执法必须严厉,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维护法律的权威。维护法律权威的具体措施如下:一、维护法律权威,要坚决贯彻宪法确立”的法治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

3、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根本原则,依法治国必须在坚决贯彻这一原则下进行。二、树立法律的权威,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法律的权威有赖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它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并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权益。这样的法律才能做到内在的协调和统一,而不是相互矛盾冲突,所以,一方面法律本身要立得正、立得高,不为部门和地方利益所驱动;另一方面,在利益多元,立法主体多样化,立法冲突和不协调有时又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更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对法律的审查监仔制度。设立有权威的机构,及时解决法律之间的矛盾、冲突。法律的内在协调和统一,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前提。树立法律的权威,党政机关及

4、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尊重法律,严格遵守法律。三、树立法律的权威,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司法、执法中的腐败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制度改革入手,长政府的执法机制和司法制度进一步适应审场经济,同时尽快建立起一套有效防止、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制度,遏制执法、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是当前树立法律权威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怎样维护法律权威呢?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5、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

6、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

7、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观念。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

THE END
1.如何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并对依法执政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宪法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现代社[主 题词]: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期 刊]:新长征 党建版 [年,卷(期)]:2014,(12) 同期文章 为什么要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文献传递 [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809feede4fe1a930c14d3.html?q=C/N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基本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宪法具https://news.cctv.com/china/20071223/100093.shtml
3.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法律权威。但现代大学生仍存在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逐年上升等问题。因此,高校应注重《法 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营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学校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o3k17da.html
4.新时代政法英模徐福灿: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初心”与“使命”,是对法律尊严与司法权威的坚定维护 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徐福灿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人心安定,社会才能稳定。” 这是发生在2014年2月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刘某夫妇是贵州大山里来昆山打工的一对土家族同胞,与房东发生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争议金额不大,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39198
5.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 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赵乐际出席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并讲话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https://www.meipian.cn/4ysolsrb
6.为什么要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律师普法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https://www.110ask.com/tuwen/4874056737732356224.html
7.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常备素质。 ①信仰法律。 ②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处理问题、作出决定时,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否合法可行。 https://www.med66.com/yixuekaoyan/gonggongke/li22080345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