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让公平正义可感可知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交织网络中,法律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行为规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使抽象的法律在现实世界中体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渠道,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确保法律全面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其中,公正司法意指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严格公正司法”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将这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推向前进,首先要从个体、社会、国家等维度厘清其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作者:李国安,系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锐坤,系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THE END
1.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构筑新时代的法律保障体系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构筑新时代的法律保障体系 公正性原则 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公正性原则是核心,它要求法律对所有人平等,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和社会地位。公正性不仅体现在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上,更体现在解决争议时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和证据,不能偏袒任何一方。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120395.html
2.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读big law有感 (法律悦读馆小组) 吐槽|政治性抑郁了好难过 (豆瓣艰苦留学组小组) 学校/学习|功利性讨论,研究生阶段读什么专业最赚钱(民法、 (开始看法律与秩序了 (美剧小组) 经验交流|一个月背书上岸之民法请求权思维 (考前emo小组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转让全新考G资料 (Carol) 传说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43877
3.安全评价的原则和依据安全评价应遵循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针对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 1.权威性 安全评价是国家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安全评价是一项国家正在建立并逐步完善,旨在从根本上控制、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制度。政策、法规、标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政策性是安全评价工作的灵魂。所以,承担安全评价工作的https://www.safehoo.com/Estimate/Base/201204/267820.shtml
4.量刑前沿量刑法学网既然是一项权利,也应规定权利受损时的救济途径,若合法适当的量刑建议得不到采纳,则无救济即无权利,同时对量刑建议的评估和认定也应予以规定,以此确认其权威。 2.加强改革过程的公正性、权威性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设立的初衷就是限制或者约束审判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我国并没有一个像美国的量刑委员会那样的司法系统https://liangxing.swupl.edu.cn/lxqy/302598.htm
5.民事执行权属性探析有人认为:司法权强调公正,而执行权强调效率。作为执行改革措施的执行局的设立, 最高法院提出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由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执行工作运行机制, 就是对执行权具有行政性的明显肯定。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审判权的运行已经解决了司法的公正性,执行权只是http://shlx.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403
6.浅析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的保护和完善10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来自于法律家的解释和适用。所以,法律家的职业素养对于司法的公正与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要想发展为一个现代法治国家,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就必须培养专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要打造职业法官。美国大法官安托尼?斯卡利亚说:“法官素质低下或缺少培训,就会造成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反复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8/id/1054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