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郴州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考点解读:教育政策概述郴州人事考试网

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策略、方针和行动准则。我国目前主要的教育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它对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发展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原则,各类教育的办学体制,中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等,都作了基本的政策规定。

二、教育政策的特点和功能

(一)教育政策的特点

教育政策有四性:即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其特点有:

1.目的性与可行性

明确的目的性是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没有目的性的教育政策是不存在的。教育政策的目的性这个特点要求教育政策的内容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围绕教育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规划和步骤,力避泛泛而论与语义模糊不清。要使教育政策目的变成现实,就要同时考虑教育政策的可行性。

2.稳定性与可变性

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公布,在一定时期内就不能随意变动,而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教育政策的这种可变性,主要是由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性决定的。

3.权威性与实用性

党和国家行为的合宪性决定了它们所颁发的教育政策的合法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权威性。教育政策的权威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它的实用性。

4.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二)教育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是指教育政策对教育教学活动和人们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通常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二是推出一整套旨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措施。

2.协调功能

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是指教育政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协调和平衡各种教育关系的作用。教育政策之所以具有协调功能,主要是由教育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作为利益的“显示器”和“调节器”,所有教育政策都具有协调功能。教育政策协调功能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多维性、二是动态性、三是适度性。

3.控制功能

任何教育政策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教育问题或者预防某一教育问题的出现而制定的,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教育政策的这种特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政策的控制功能。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教育政策的控制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离不开及时有效地控制。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及政策对象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和妨碍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防范和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和越轨行为,保障教育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必须强化教育政策控制功能。另一方面,教育政策的适时调整更新也离不开控制。

教育政策控制功能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惩罚性。教育政策控制功能的发挥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教育政策控制的标准必须明确、合理。制定控制标准,是发挥教育政策控制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教育政策控制的手段必须严密、封闭。

三、教育政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1.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人事政策、国家学制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历与学位政策、教师教育政策、考试与评价政策、招生与就业指导政策和学校语言文字政策。

2.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

教育政策具体的表现形式有:

(1)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

(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并发布的教育政策。

(3)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联合发布的文件,共同做出的决议、决定。

(4)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党组发布的教育政策性文件。

(5)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单独或联合发布的教育政策性文件。

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其程序大致分为认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拟订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等几个基本环节。

(二)教育政策的制定机关

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主要有三个,即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三)教育政策的实施

1.实施渠道

我国的教育政策,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贯彻执行实施的,其中主要渠道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

2.实施途径

教育政策的实施,要靠人,靠群众,党和政府要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要把形势和任务告诉群众,把政策交给群众,使群众认识政策的意义,从而政策的实施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着力增强执行者的政策意识,把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真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2)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3)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

(4)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督导检查。

(5)加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研究。

——推荐阅读——

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

客服热线:0731-8990125918075132715

网站://hn.huatu.com/

华图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邮编:100036行政总机:010-68296100全国热线:4006-01-9999

THE END
1.尊宪崇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编辑:温翠萍 原标题:《尊宪崇法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157
2.法律权威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1、制定的国家性,由权力机关制定2、施行的强制性,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3、制定、修改程序的严肃性,非经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改变法律权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指在社会规范之中法律具有应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任何人无论地位如何、职务多高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nWbZ2U6ygc.html
3.法律的确定性及其意义论文提要:本文笔者在明确法律等概念的前提下,阐述了法律的确定性概念,并回顾了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不同的法学家关于法律的确定性思想的论述,同时阐述了促进法律确定性的因素及其法律确定性的相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法律确定性的主要体现,从而使我们对法律的确定性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第八部分,笔者阐述了https://www.zscourt.gov.cn/flsw/llyj/content/18335/73185.html
4.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正确答案:B 19.(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正确答案:B 20.(单选题)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④党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2.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法律信仰危机——法律价值的缺失</Script> 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也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是因为在法治中法律具有其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 法律因此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地运行,并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正义的守护着的角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0954_67296.html
7.“合宪性审查”如此重要!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合宪性审查”如此重要!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今天是我国的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https://news.cctv.com/2017/12/04/ARTIuU9JgTJPvgSpynMpdAcd171204.shtml
8.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对照检查11篇(全文)有法不依,等于无法,负面影响还会过于无法;执法不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无法体现,法律应有的惩戒作用无法实现。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各级都必须紧紧抓住增强法规制度的执行力这个关键环节,从纠治影响部队建设发展和官兵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下大气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坚决树立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t0r73ee.html
9.山东济南司法鉴定结果在全国通用吗?导读:国家为了保证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通用性,对于司法鉴定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对于司法鉴定的机构和流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因此山东济南司法鉴定所出具的证明在全国都是通用的,各地的司法鉴定都是大同小异的,收费标准也有具体规定。 我们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往往各抒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不能认同谁https://www.64365.com/zs/824397.aspx
10.考点13坚持宪法至上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易混易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2231ct6438n15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