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思修习题及答案: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包括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方面的核心要义。对三者的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

2.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下列选项不属于救济公平的是

A.司法救济公平

B.行政救济公平

C.执法救济公平

D.社会救济公平

3.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政府办事的三大难问题。近年来,某些政府行政机关给民众办事立关卡、设障碍,屡屡出现让老百姓提供材料用来证明“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以及“你是你”等荒唐可笑的行为。这些事件反映出“有权就是任性”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些行政执法主体法治思维的缺失。杜绝权力任性、避免权力滥用最关键的是要让各级执法者牢固树立

A,法律至上思维

B.权力制约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正当程序思维

4.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救济

5.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是

6.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是

7.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

A.有没有法律

B.法律的多寡

C.法律的好坏

D.最高的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

8.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堂的突然回家,被河南省高级法院宣告无罪释放。之后,赵作海领到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65万元;同时,省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对不负责任的审判人员追究责任。对赵作海的宣判无罪和给予国家赔偿,属于人权保障的

9.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这集中体现了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D.法律的国家意志性

10.商鞅变法之初,秦孝公提问:“今天制定的法律,明晨就要让所有官员和百姓都明确了解和奉行,一致而没有奸私,该怎么办”这同样是一道法治中国需要面对的历史性难题。在当前,解决“秦孝公难题”的首要前提是

A.遵守法律

B.维护法律

C.信仰法律

D.服从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

1.一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法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要

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B.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C.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要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的核心要义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作用和实现途径。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德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

D.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4.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A.制度基础不同

B.领导力量不同

C.权利主体不同

D.权力行使方式不同

5.法治思维方式是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的含义包括

A.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C.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D.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6.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区别于人治思维的集中体现是

A.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C.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进行决策和判断

D.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7.法治,凝结着现代社会的制度向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治理革命。“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的重要性。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新的起点上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法治思维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法治思维包括

A.立法至上、执行严格

B.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C.民主博爱、人民监督

D.公平正义、人权保障

8.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

D.法律程序的公开性

9.权力制约原则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10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还包括

A.公开性

B.合法性

C.时限性

D.自由性

11.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下列选项属于公平正义的是

A.权利公平

B.机会公平

C.规则公平

D.结果公平

12.有网友总结,北京户口上附着了80多项福利,有北京户口,无论买房、读书、看病,明显方便得多,甚至孩子考入名校的概率也比外省高,等等。虽说这一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差异感却是真实存在的。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正义不断得以实现。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其中,权利公平包括

A.权利主体平等

B.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C.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D.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13.法治思维方式是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养成依法办事习惯

D.参与法律实践

14.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决定法律权威的基本要素是

A.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D.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15.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的底线和红线。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A.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B.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C.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D.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16.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是

THE END
1.尊宪崇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编辑:温翠萍 原标题:《尊宪崇法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157
2.法律权威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1、制定的国家性,由权力机关制定2、施行的强制性,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3、制定、修改程序的严肃性,非经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改变法律权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指在社会规范之中法律具有应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任何人无论地位如何、职务多高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nWbZ2U6ygc.html
3.法律的确定性及其意义论文提要:本文笔者在明确法律等概念的前提下,阐述了法律的确定性概念,并回顾了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不同的法学家关于法律的确定性思想的论述,同时阐述了促进法律确定性的因素及其法律确定性的相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法律确定性的主要体现,从而使我们对法律的确定性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第八部分,笔者阐述了https://www.zscourt.gov.cn/flsw/llyj/content/18335/73185.html
4.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正确答案:B 19.(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正确答案:B 20.(单选题)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④党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2.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法律信仰危机——法律价值的缺失</Script> 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也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是因为在法治中法律具有其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 法律因此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地运行,并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正义的守护着的角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0954_67296.html
7.“合宪性审查”如此重要!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合宪性审查”如此重要!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今天是我国的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https://news.cctv.com/2017/12/04/ARTIuU9JgTJPvgSpynMpdAcd171204.shtml
8.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对照检查11篇(全文)有法不依,等于无法,负面影响还会过于无法;执法不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无法体现,法律应有的惩戒作用无法实现。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各级都必须紧紧抓住增强法规制度的执行力这个关键环节,从纠治影响部队建设发展和官兵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下大气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坚决树立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t0r73ee.html
9.山东济南司法鉴定结果在全国通用吗?导读:国家为了保证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通用性,对于司法鉴定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对于司法鉴定的机构和流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因此山东济南司法鉴定所出具的证明在全国都是通用的,各地的司法鉴定都是大同小异的,收费标准也有具体规定。 我们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往往各抒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不能认同谁https://www.64365.com/zs/824397.aspx
10.考点13坚持宪法至上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易混易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2231ct6438n15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