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道德问题的有效解决总是必须依赖法律的强制手段B.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C.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必须诉诸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D.法律与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关系,法律其实就是道德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1题,单选)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
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A.执法机关通过网络对妇女和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均衡发展B.执法机关利用网络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C.执法机关采取利民措施,寓管理于主动服务之中,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D.执法机关从实际出发,主要是为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和利益诉求5.执法为民要求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的工作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下列哪一做法没有准确体现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A.某市公安局借助网络开展执法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评判执法公正的唯一标准B.某市法院通过优化人民法庭区域布置、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减少当事人讼累C.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D.某县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办公室,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所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与检察院五位一体的跟踪帮教机制6.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关于培养全民的守法意识,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普法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B.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就得在公民中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C.弘扬公序良俗、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是培养守法精神的重要内容D.道德和法律有可能是冲突的,所以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就是教导公民以法律为自己行为的唯一规则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实行人治和法治相结合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全面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全面继承传统中华文化8.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司法机关必须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B.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将效率摆在第一位,同时兼顾公正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的有效执行,应当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D.人民法院为确保审判独立,应当主动拒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9.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C.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应借鉴国外法治的经验、理念或模式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10.关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B.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司法、支持执法、带头守法C.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D.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必须通过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1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12.某市律师协会与法院签订协议,选派10名实习律师到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6个月,法院为他们分别指定一名资深法官担任导师。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7题,单选)A.法官与律师具有完全相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B.是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新途径C.有助于加深律师和法官相互的了解和信任D.是从律师中招录法官、充实法官队伍的一种方式13.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7年卷一3题,单选)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14.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司法公正问题的表述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防线B.坚持司法公正,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综合权衡各方利益诉求,使人民群众在所有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C.司法高效要求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不断完善司法程序,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改变法定司法程序D.司法权威要求司法权独立行使,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涉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上的检察权和审判权,但全国人大和党委组织除外15.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目前我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已经确立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D.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得到根本解决16.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下列哪一做法属于司法机关内部监督(2015年卷一45题.单选)A.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B.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C.检察院办案中主动听取并重视律师意见D.完善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17.关于党的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主要体现于总揽法治事业的全局,在于为法治事业谋大局、定战略、把方向、主大事B.为了实现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突破法律程序的限制C.坚持党的领导,需要处理好司法的独立性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D.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要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与法治的特殊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18.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19.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A.依法治国要求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C.依法治国要求行政执法应当合法、高效、合理、公平D.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约束公民滥用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25.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
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
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
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
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
”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26.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A.某市公安局为派出所民警制作“民警联系牌”,悬挂在社区居民楼入口处,以方便居民联系B.某省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C.某县政府通过中介机构以有偿方式提供政府信息D.某区法院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推行“网上立案”、“社区开庭”等措施27.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一年中的哪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A.十二月四日B.十月二十日C.九月二十日D.九月三十日28.推进严格司法,应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流程,建立责任制,确保实现司法公正。
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最高法院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B.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可以促进法庭审理程序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C.在司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依法收集、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D.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指司法人员仅在任职期间对所办理的一切错案承担责任29.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各社区实际居住户数、区域面积大小、管理难度等情况,将社区划分数个网格区域,把党建、维稳、综治、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信访等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到网格,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专群结合、各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以此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和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
关于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创新社会管理,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A.社会管理创新主要针对社会管理领域的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B.大调解格局是一种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C.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D.社区网格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一样,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0.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关于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4题,单选)A.明晰各级政府事权配置的着力点,强化市县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责B.明确地方事权,必要时可以适当牺牲其他地区利益C.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促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厘清权责、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D.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行政机关摆脱具体行政事务,加强宏观管理3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5年卷一1题,单选)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32.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
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33.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内心拥护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关于依法执政,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B.依法执政要求选择性执法C.依法执政要求强化效能D.依法执政要求以人为本36.东部某市是我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且犯罪率较低的城市之一,该市某村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建有一条“爱心互助街”,使其成为交换和传递爱心的街区。
关于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年卷一2题,单选)A.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和支撑法治文化B.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能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要强调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D.道德教化可以劝人向善,也可以弘扬公序良俗,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37.深人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以下哪一说法不属于决策机制()A.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B.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建设C.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D.建立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制度38.关于严格公正司法,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切实解决执行难,制定强制执行法,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
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B.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加强诉访一体化,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
逐步实行申诉律师代理制度。
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C.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D.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39.某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称:“处女座、天蝎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双鱼座优先。
”据招聘单位解释,因处女座和天蝎座的员工个性强势,容易跳槽,故不愿招聘,并认为按星座招录虽涉嫌就业歧视,但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对此,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关于互联网法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互联网法院无需当事人的参与B.成立互联网法院是对社会司法需求的回应C.成立互联网法院推动了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D.成立互联网法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法治化进程41.自觉接受监督是政法机关的职责。
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实行依法治国,要求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B.政法机关既要接受国家监督,又要接受社会监督C.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D.建设法治国家,首先是公民要遵守法律42.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