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中强化法律权威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法律从制定到实施,是实现立法意图、体现法律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紧紧抓住实施这个关键环节,下大气力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把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揭示出搞好法律实施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作用,为如何加强法律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

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衔接。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与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效的法治保障体系,通过法律实施这根“红线”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整体。社会对法治的感知和理解,集中于法律的实施环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的实施最能集中体现法治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制度的执行力。同时,搞好法律的实施对于增强公众法律意识、树立全民守法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定出一部好法律不容易,而将之实施好更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社会上不遵守法律规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法不依现象存在,说明法律实施仍有待强化。“如果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当前,从“有法可依”向着“有法必依”迈进,是我国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本要求。唯有把法律贯彻实施到社会之中,以法律定纷止争,才能充分发挥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各级政府是行政执法主体,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推动法律实施意义重大。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利益纠葛交织、社会矛盾多发。只有因应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避免职能错位、权责不清、管理缺位、执法偏袒、滋生腐败、与民争利,确保政府一切活动都在法制框架内开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责任。

法律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其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法治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法治水平和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加强法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的信仰,带头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争做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模范,带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引领人们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随着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律制度必将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在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前进。

THE END
1.遵守宪法原则树立宪法思维维护宪法权威浏河时评浏阳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就是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维护宪法权威必须树立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这个法律体系的核心;http://www.lyrb.com.cn/content/646855/65/14476275.html
2.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理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形成的对于宪法权威的论述,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中前所未有地明确阐述了宪法的权威性。在这样的https://www.workercn.cn/c/2024-02-04/8140123.shtml
3.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全民守法论述的重要意义全民守法是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逐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大家都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必须推进全民守法,培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程序正当等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增强全体人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意识,培养全http://e.mzyfz.com/paper/paper_59716_12267.html
4.2021思修与法基重难点: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家园(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 https://www.offcn.com/kaoyan/2020/0807/183387.html
5.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权威—司考真题答案解析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因此在民事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各方主体都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违背了相关法律?() A.法院主动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调解书启动再审 B.派出所民警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 C.法院为下落不明的被告指定代理人参加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当事人之间的民间纠纷 【正确答案】C https://www.66law.cn/laws/380144.aspx
6.莫纪宏:依法治国是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先树立法律权威 记者:您曾公开表示根据当下我国法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全面考察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具体在实践中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无法可依”的问题仍然很严重;二是“有法不能依”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那么,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和完善? https://news.cupl.edu.cn/info/1143/20084.htm
7.2017考研政治精讲精做答案之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解析】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多方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79596.html
8.学习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学习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今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建网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http://m.syxwnet.com/p/223421.html
9.当宪法遇到书法,南安优秀作品请你来欣赏!治国法律法治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22 林志灿 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23 郑青年 法治社会民安泰,繁荣盛世业兴隆 24 黄志梅 依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25 苏江岩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律权威 来源:今日南安、南安市委宣传部、南安市委网信办、南安市书法家协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IL7TQKPO0550BON8.html
10.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其次,要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我们应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具体说就是:要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