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Apple正式推出「AppleMusic」音乐流媒体服务。9月30日,AppleMusic在中国大陆地区上线。相比于美国地区个人订阅每月14.99美元的价格,中国大陆地区的个人订阅价格为每月10人民币,可以说几乎是全球最低。但喜欢听音乐的人很多不愿意选择价格如此低廉的国区AppleMusic,反而在重重困难下选择订阅其他地区的AppleMusic,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上千万,一个六千万,大到六倍的差别,到底具体差在哪呢,中国大陆的曲库到底少了什么?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下:
含有性描述、暴力、脏话、毒品等这些儿童不宜内容的歌曲在AppleMusic会被打上E标(E在此指英文单词「EXPLICIT」),也俗称「脏标」。这类歌曲在中区会被进一步处理,处理的方式五花八门。
电台功能应该是功能差异中最容易发现的,如果你进入AppleMusic「广播/Radio」栏目,相比非中区,中区的内容十分单薄,只有根据歌曲类型由机器自动生成的一些电台。
除了Beats1电台,非中区的AppleMusic还包括本地或其他地区与音乐有关的实时直播电台。
下面这张图几乎在同一时刻截取了五大地区AppleMusic「广播/Radio」模块下的展示内容,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你没有订阅AppleMusic,你也可以收听Beats1直播电台和其他直播电台。
在AppleMusic中,曾经有专门的入口进入「电视与影片/TV&Movies」模块,目前该入口在几次改版后下线,该模块被弱化,但未停止更新。电视与影片目前可以通过搜索、链接或者编辑内容推荐访问。
同一个AppleID下,在iTunesStore中购买的音乐会自动进入AppleMusic的iCloud音乐资料库。
AppleMusic推出后,涵盖了iTunesMatch的所有功能。iTunesMatch不再推广,但并没有停止运营,现在你仍可以通过iTunesStore的边栏找到入口,按年订阅iTunesMatch。
AppleMusic的曲库显示语言是指除歌曲本身之外的文字的显示语言,如专辑介绍、歌单推荐语、歌单封面、歌手名字等。一般情况下,专辑和歌曲的名字在各个地区都是一样的,但根据专辑在全球的发行情况的不同,也存在专辑和歌曲名字被翻译成当地语言的情况,比如部分中文歌曲在美区是以英文名呈现的。
各个地区的AppleMusic支持的显示语言是不同的,一个地区并不会支持全球所有语言,会根据对应地区的用户的常用语言来决定,且不止一种,并一定包括英文,但只有一种会被作为「主要显示语言」。
以iPhone为例,如果iOS系统的语言设置为AppleMusic在本地区支持的显示语言的某一种,那么AppleMusic就会以系统设置的语言展示;如果iOS系统的语言设置为AppleMusic在本地区不支持的显示语言,那么AppleMusic就会以「主要显示语言」展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逻辑,把五个地区的AppleMusic在不同系统语言下展示情况列举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美区在表中所列五种语言的系统设置下均显示为英语;新加坡区可以在系统设置为简体中文时显示为简体中文;港区在除英文系统下均显示为繁体中文;日本区只有在系统设置为英语时显示英语,其他情况下均显示为日语,包括简体中文系统设置下。
值得特别提及的一点是,日语歌曲的歌曲信息在日区非日语系统环境下和其他区所有语言环境下一般都以「罗马音」形式展示,这是许多人吐槽的一点。
根据各地区用户对音乐的偏好不同,即使在曲库差不多(除中区)的情况下,AppleMusic推荐的内容也会不同。概括来看,中区内容推荐以华语音乐(偏国语)和欧美音乐为主,美区内容推荐以欧美音乐为主,新加坡区内容推荐以华语音乐(偏国语)和欧美音乐为主,港区内容推荐以华语音乐(偏粤语)和欧美音乐为主,日区内容推荐以日语音乐和欧美音乐为主。
下面这张图几乎在同一时刻截取了五大地区AppleMusic「浏览/Browse」模块下的展示内容,供参考。
AppleMusic是支持多平台的音乐流媒体服务,除了iPhone、Android手机,你还可以在iPad、Mac、Windows、网页端、AppleTV、AppleWatch、HomePod、第三方电视端、第三方智能音箱、CarPlay、第三方网页端和app上使用。
关于第三方电视端的AppleMusic值得注意的几点:
该部分主要适应于Apple设备,非Apple设备一般不存在多AppleID使用的情况。
以iPhone为例,系统中的AppleID帐号分为「iCloud帐号」和「iTunesStore与AppStore帐号」:
其他Apple设备的逻辑大体相似。
总的来看,美区的Apple媒体资源最丰富,功能最齐全,其次是日区、新加坡区、港区。
真心期望Apple能在未来的版本中将各个媒体服务的AppleID独立,不过希望渺茫。
AppleMusic包括个人订阅、学生订阅(需定期验证学生身份)、家庭订阅(可与其他同一地区的五个人组成家庭组)三种,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也不一样。五大地区的具体订阅价格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区比其他地区便宜数倍,美区最高,其次是日区,港区和新加坡区价格相当。
因为AppleID支持的付款方式中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严格限制为本地区发行,所以除中区外一般情况下各个地区最便捷的付款方式还是通过礼品卡。对于中国大陆用户,礼品卡最方便购买的是美区,其次是港区、日区,再次是新加坡区,通过第三方购买礼品卡一般都会比正常汇率高一些,越方便购买的溢价越少。
对于除礼品卡外,中国大陆用户常用的一些付款方式,在此简要说明,不做详述:
想要曲库丰富&功能齐全,订阅价格就高;想要订阅价格低,曲库就不丰富,功能就不齐全。那曲库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低廉就不能两全其美吗?能,来看印度区:
所以即使价格低廉、曲库丰富、功能齐全也并不推荐印度区,除非你搞定付款方式以及不在乎印度风味的内容推荐。
以下是2020年7月更新:
下面的表格总结了AppleMusic台湾地区的基本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台湾区AppleMusic曲库丰富、功能基本齐全(缺少全球Top100歌单),最吸引人的是相比港区价格更加低廉,若日后台湾地区AppStore礼品卡可以在线上渠道普及,那就完全可以作为港区的一个替代选择。
AppleMusic作为一项全球音乐流媒体服务,在全球都有布置服务器,但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AppleMusic,因为地域、运营商网络等因素,可能在访问某些服务/功能时加载速度过慢或无法加载。下表列出了AppleMusic各个功能模块的主要访问域名,其他非主要访问域名(如图片加载、服务器判断等)未列出,若相应服务加载存在问题(特别是播放缓冲问题)可考虑通过代理访问(可能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