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以公正执法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提出了部署要求,强调“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这一部署要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执法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公正执法司法的精髓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分析、解决新时代推进公正执法司法问题,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公正执法司法、怎样实现公正执法司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为什么要公正执法司法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具体到执法司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确保执法司法公正,进而通过公正的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的天职,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怎样实现公正执法司法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并要求所有执法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执法司法办案要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既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实现案件实体处理结果的公正,又要依法适用法定程序,切实保障诉讼各方的程序权利,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实体公正,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有效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在公正执法司法的基本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并强调“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既明确了执法司法公信力的判断标准,也揭示了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的方法路径。这就要求我们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一个整体,努力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司法目的与司法手段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为此,必须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切实做到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就能通过法律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着力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问题。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把握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基本内涵

监察、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机关的互相配合和相互制约。一方面是指各机关在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正确适用法律、追究犯罪,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实现刑事执法司法公平正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要按照法律规定,在正确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任务。另一方面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防止和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通过程序上的制约,以保证案件质量,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确保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深刻认识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政法工作时指出,“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把握时代方位,着力维护国家安全,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政法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谈到监察工作时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坚持纪法协同”,“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些重要论述从社会治理和腐败治理两个维度深刻揭示了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职责使命。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法治形态、法治模式和法治道路的集中体现。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执法司法的坚强领导。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在执法司法实践中,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自觉、高质量的执法司法拥护“两个确立”。突出执法司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职能定位,执法司法人员首先要站在政治上思考问题,全面系统而不是简单、孤立或片面地理解党和国家执法司法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既要承认和坚持执法司法政策的指导作用,又要带头做到言不离法、行不离法,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

着力破解影响公正执法司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方法路径。通过科学、民主的立法程序,确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反映社会实际需求,减少立法漏洞和模糊地带;制定和完善公正执法司法标准和操作规程,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差异性。确保监察官、警官、检察官、法官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实现权责对等;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执法司法信息的公开透明,提升执法司法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效率和规范化程度,便于社会监督。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增强社会共识;发挥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社会监督意见。建立健全申诉渠道,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厉打击执法司法领域的腐败行为,加强对执法司法人员的廉政教育,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

把公正执法司法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这是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终极目标。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上,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持续推进轻微犯罪治理,把刑罚处罚和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社会治理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既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又坚持激励约束并重,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将防治腐败融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中,统筹反腐败斗争国际国内两个战场,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THE END
1.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法律秩序的良性发展。 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2.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3.惩恶扬善需依法疾恶如仇,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惩恶扬善,社会才会稳定、发展,法律正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司法官面对人世间的种种恶行,如果无动于衷,放纵犯罪,无疑将为道德所不齿、法律所不容。 然而,法官审案不能以道德的评判来代替法律的评判,不需要疾 恶如仇之情,疾恶如仇也需依法进行,要准确地举起手https://www.jianshu.com/p/013564b5de78
4.浅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8篇(全文)【摘要】“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的。“以德治国”是对我国深入实践“依法治国”方略所作的深层次和全面性思考中提出来的。有人认为,道德强调自律,法律强调他律,两者是矛盾的,冲突的,治国要么强调德治,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vsgf296.html
5.法治理念教育(精选十篇)2、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 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全体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6vje14.html
6.2019.02论村规民约的德治功能及其当代价值——以建立“三治(三)村规民约以扬善惩恶弘扬社会公德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所谓“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乡村。在乡村社会,民众依附土地,自耕自食,自织自穿,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和生活规律。受交通条件限制,人们生活的圈子较小,人与人之间非亲即故,从而形成了“熟人社会”。在这种“熟人社会”中,http://socialismstudies.ccnu.edu.cn/bencandy.php?fid=72&id=1905
7.从本质上来说,惩恶就是扬善。B. 法律机制 C. 社会组织 D. 道德机制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若本期生产900个产品,则在该产品的BOM表录入时,在原材料的“用量”项中应该输入()。 A. 900 B. 630 C. 450 D. 1 D.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葡萄酒更崇尚技术,多倾向于工业化生产,在企业规模,资本,技术和市场上都有很大的优势。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1636db10574e2da04078f5e39b443f.html
8.业务研讨增加标题的人文含量………朱青(55)2.广种“善因”——选用精准的字词惩恶扬善 新闻标题的作用是用最简捷的文字提示消息的主要内容,并表达某种倾向,让读者在理解力、想象力基础上产生鲜明的印象和感知欲望。新闻标题的这种提示内容和引导思维的功能在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一,充当新闻索引。如果标题倾向错误,会误导受众,遭到受众批评。其二,提供简要https://www.cnhubei.com/200608/ca1147117.htm
9.2023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①交通规则伴我行,尊法守法保太平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③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④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组卷:5引用:4难度:0.5 解析https://www.jyeoo.com/sj/496e70f3-b81b-402b-b3d1-c380d80d63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