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C.裁定书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宪法对具有特定情况的公民设置专条给予特别保护,其内容包括保障妇女的权利、照顾残疾公民外,还有下列选项中的哪些ABCA保障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B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C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D保护外国人在华合法权益40.马某为某大学法律系教授、兼职律师,其在某知识产权案件中作为被告代理人,运用法学理论中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为其被代理人辩护,其意见被法院采纳。

其意见属于下列何种性质BC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41.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论述,正确的是哪些ABCA.权利和义务相对立相区别B.权利和义务相依存C.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体系和法律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D.法律制度均以权利为本42.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BCDA.正式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扩充解释43.下列选项中的表述,哪些不属于对狭义的法的适用的理解ABCA.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B.法的适用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C.法的适用是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D.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44.下列哪些选项内容不属于按照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所作的分类ABCA.根本法与普通法B.母法与子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45.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ABDA.加强立法B.严格执法C.有法必依D.党的领导。

THE END
1.国家司法考试:国家的基本制度(下)微信做题(强化练习)B.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后生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如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可以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 D.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法律被后者发回后立即失效,该http://www.91exam.org/exam/87-3072/3072581.html
2.最高院谢勇《新建工司法解释(一)》的理解与适用该章规定的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其中,司法实践中遇到最多、涉及利益主体最多、争议最多、处理难度最大的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和正确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司法解释。http://www.lzzcwyh.com/content/781.html
3.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章程(五)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六)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七)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 (八)审议监事的工作报告; (九)决定名称变更事宜; (十)决定终止事宜; (十一)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八条会员大会每5年召开1次。 本会召开会员大会,须提前15日将会议的议题通知会员。 http://ciodp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25
4.段斌斌:权利还是职权——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规制所以,一些国家通过权义复合条款,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此举正是为了限制主体的意思自由和行为选择。 与之相对,职权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则决定了职权主体总体上不享有意思自由,对于国家和法律授予其职务范围内的权力,职权主体既不能滥用,也不得怠用,更不能随意处置和弃用,否则就是违法和失职。https://www.hbskw.com/p/70825.html
5.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点并校的法律分析法律知识国发【2001】21号《决定》发布后,部分省市虽然制定了实施意见,但是,在实施意见中,都没有需经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的监护人同意才能撤并学校的意见。《中国新闻周刊》今年3月发表的报导《撤点并校10年考》,以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作为“撤点并校”政策的考察点,证明政策的现实结果与初衷完全相反[5]。 http://m.110.com/flzs/335242.html
6.青书学堂宪法学(高起专)第一学期作业第6题 单选题 依据宪法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D: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 答案:C 第7题 单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代表提议,由全国人大代表的( )以上的多数通过。 A:1/2 B:1/https://blog.csdn.net/qq_40602449/article/details/13157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