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C.法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2.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

A.神学法学B.自然法学

C.社会法学D.分析法学3.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A.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B.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4.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A.马克思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D.韩非子

5.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A.行为许可B.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D.法律责任

6.认为法与正义没有关联的法学流派是()

A.自然法学B.功利主义法学

C.分析法学D.儒学

7.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A.国家权力B.物质生活条件

C.人类理性D.文化传统

8.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A.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

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A.法的阶级性B.法的不确定性

C.法的局限性D.法的继承性

10.关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和制度基础B.民主必须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

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D.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

11.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

C.法国D.印度

12.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A.法的社会化B.法的自由化

C.法的西方化D.法的本土化

13.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14.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A.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B.重视调解的作用

C.重视权利观念D.重视制定法

15.按照是否允许主体自行选择行为方式,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A.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16.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A.法的创制B.法的认可

C.法的修改D.法的废除

17.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

C.政治渊源D.效力渊源

18.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A.刑法B.民法

C.经济法D.商法

19.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A.对世权和对人权B.原权利和救济权

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D.公权利和私权利

20.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21.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22.私权利包括()

A.选举权B.行政权

C.立法权D.人身权

23.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A.两级立法体制B.联邦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

24.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25.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A.撤销或改变B.撤职或降级

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

26.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

A.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B.刑事赔偿和民事赔偿

C.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D.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民事赔偿

27.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A.故意B.过失

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

28.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C.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29.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B.中国法制较为落后

C.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D.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30.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A.对世义务B.专属义务

C.救济义务D.公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靠法律还是靠道德约束权力

B.靠规则还是靠个别命令指引行为

C.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

D.是否承认领袖的权威地位

E.是否承认法官的自由裁量

32.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A.阶级属性不同B.实施的方式不同C.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D.政策要以法律为指导E.调整的范围不同

33.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A.公司法B.期货交易法C.预算法

D.审计法E.市场秩序法

34.对偷税、抗税行为应视不同情节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违约责任

D.行政责任E.违宪责任

35.关于法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法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法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C.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

D.法的规范性程度比道德更高一些

E.道德的调整范围小于法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的国际化

37.民主的法制化

38.基本法律

39.法律实效

40.法的适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2.我国立法活动总体上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43.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及其重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3分,第45小题14分,共27分)

44.在我国现阶段如何理解和贯彻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45.如何正确理解法对于国家政权的积极作用?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2024自考助学班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

THE END
1.清代的类案援引制度《刑案汇览》共收录自乾隆元年起至道光十三年止六百余件刑案,其中有七十六件编纂者明确标注了“通行已纂例”字样。 清代的因案生例机制,将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典型案例及时转化为制定法,推动了制定法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持续提供及时的制定法供给,保障了法律统一适用的动态平衡。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446589/index.html
2.法的渊源有哪些?正保会计网校速问速答 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早期的法律多是由宗教组织制定的,比如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2. 习惯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惯例,这些规范和惯例逐渐演变成为习惯法。3. 判例法:判例法是指法官根据先前的判例和司法实践,对具体案件做出https://m.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827184508.shtml
3.法律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8第八讲 法的渊源1、【单选题】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法的形式是?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政府规章1.9第九讲 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1、【单选题】某社区发生了抢劫案件,公安机关逮捕了关某,并对其进行立案,其合法理由应该是? A、本社区具有抢劫http://zunyi.ehqc.cn/ask/71_80.html
4.[国际法]第一章导论国际法与国际道德的区别3.各国法律中所共有的原则。 一般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一般法律原则其实就是指世界上各个不同法律体系国家所共同拥有的一些法律原则。 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国际性的司法机构极少引用一般法律原则作为国际法的渊源。这是因为法律中“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避”的规则,在有具体的条款可以援引的情况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30861
5.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6.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摘要】我国现行强制性标准作为强制性的技术规范,不属于正式的法律渊源,不能作为法院的审判依据或为法院参照适用。作为技术规范性文件,符合强制性标准可以作为一种法律事实或证据加以援引,但并非一定能作为符合相关法律的抗辩事由。为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 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lunwen/65879.html
7.判例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直接渊源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判例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直接渊源、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https://www.shuashuati.com/ti/f665ca3af3264c6ea984627719ffe577.html?fm=bdbc6340f7a8dee5032f21df2529e910a6
8.专利权滥用及其规制——以禁令例外在我国的法律适用为视角(一)禁令的法律渊源 禁令(Injunction),普通法系的永久禁令是法院阻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一项救济措施,作为衡平法的一种重要救济方式。永久禁令的适用标准比较高,需要满足“四要素测试法”。不少人将普通法系的永久禁令类比于大陆法系的停止侵权。禁令在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有着不同的法理基础,但法律上的执行效果没有本质https://laoyaoba.com/n/889286
9.引入恢复性司法之构想但是适用恢复性司法模式后,案发后,在立案前或起诉前即由犯罪者和受害方进行面对面地谈话、沟通,犯罪方通过赔礼道歉、赔偿物质损失等方式取得受害方的谅解,及时化解了矛盾,使受损的社会关系在诉讼先期就以简洁的方式了结,这种双方自觉参与的修复方式,效果上有直接性,形式上有便宜特征,资源耗费上更是成本低廉,优势非常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4/id/114173.shtml
10.行政法的渊源包括什么?刑法渊源可以分为下列两类: 1、直接渊源,是指成文的刑法法规包括刑法典、特别刑法、单行刑法法规、附属刑法法规,以及根据法律授权,以行政命令形式颁布的有关犯罪与刑法的法律文件; 2、间接渊源,一般指习惯、判例、解释、学说等。世界各国刑法由于国家性质和所属法系不同,对刑法渊源确定的范围也不同。 行政法的渊源https://m.64365.com/tuwen/aaajfdq
11.直接适用的法中的“强制性规定”研究自《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施行以来,我国直接适用的法理论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舶来观点的引进、国内学术观点的杂乱、立法的缺陷以及司法实践的不统一等问题,该法律适用理论在我国依然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尤其对于该理论最为重要的“强制性规定”,现有学术观点的界定大多得出了含糊其辞的结论或是无法找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2492789.nh.html
12.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A.美国法B.中国法C.同时适用美国法和中国法D.法院可以选择适用美国法或中国法 6.中国甲公司于5月9日发商务电传至加拿大乙公司,该电传称:"可供白糖1500公吨,每公吨500美元,CFR温哥华,10月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本月内答复有效。"乙公司于6月9日回电:"你方5月9日报盘我接受,除提供通常单据外,需提供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13.一导论国际法的渊源研究学习国际法的渊源的意义在于,在国际法浩如烟海,前后不一,互相矛盾的习惯法、条约法、法院判决、公法家学说(以上这几种是国际法的渊源的具体形式,见下述)等等证据材料中,区分出它们互相间的效力,谁的证明力强,谁更有说服力,谁和本案更有直接关系,谁最应该适用于本案,找出最有力,最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观点https://www.douban.com/note/99626277
14.国家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法理学多选题法律常识法官在审理中认为,我国《婚姻法》虽没有直接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利,但正确行使隔代探望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故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有关“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判决小丽祖父母可以行使隔代探望权。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婚姻法》和《民法通则》均属同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https://www.lawpa.cn/changshi/88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