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文化的形成相比——中华法律文化起源之特征

原标题: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文化的形成相比——中华法律文化起源之特征

魏琼

中华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按照传世文献的记叙,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法律生活。笔者以近100余年考古学之丰硕成果,详尽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及其轮廓,阐述了从仰韶、龙山等各大文化以及陶寺、二里头等各个遗址所获得的文献资料(遗存),试图说明在文字诞生之前中国“公法”“私法”“刑法”之萌芽、诞生和起源的进程与路径。通过这一初步的研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法律文化的形成相比,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鲜明特色。

第一,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原创性。从各大文化和各大遗址考古出土的情况来看,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其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从氏族,到部落,到酋邦(方国、古国),到统一的国家时代,都是原发的,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些氏族、部落、酋邦和国家的法律(习惯法)生活,也是自发的、原创的。从中原大地上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凌家滩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比较系统的法律文化,从氏族习俗,到部落习惯,到酋邦习惯法,到夏商周统一国家时代的“刑”“法”“律”。

第二,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是由中华文明或者说是由中国古代国家形成时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中华文明的形成不是一个单一的氏族或部落,而是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种族)在各自生活的范围内一起努力,创建起来的。如同苏秉琦所说,中国古代氏族、部落、酋邦(方国)的成长,呈现出一种“满天星斗”状的分散发展起来的形态。而这种形态,决定了中华法律文化的萌芽、诞生和成长也呈现一种分散发展、多元地进步起来的局面。法律发展的多发性和多元性,经历了五帝时代,乃至夏商西周,一直延续至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统一的成文法典《法经》(公元前5世纪初)就是“撰次诸国刑典”而成的。大规模诸文化遗存反映出多种法律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的特色。

第四,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连续性。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开始的诸多遗址中呈现出来的氏族、部落之原始法律生活的情景,以及自铜石并用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早期复杂社会)的仰韶文化末期到陶寺文化(公元前2500—前1900年)及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900—前1530年)等所呈现出来的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方国、古国以及中国第一个统一国家夏王朝形成过程中,习惯法的成长与变迁从来没有中断过。加之,华夏各民族在空间地域分布上并非泾渭分明,其生活版图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犬牙交错之势,各族的文化因素也因此呈现出融合乃至“一体化”趋势。这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巴比伦法律文化和古代埃及法律文化形成鲜明的区别,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连续性特征。

总之,从考古学的成果出发探索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可以给予我们诸多认识和感悟,同时也说明了中华民族所保留下来众多传世文献中关于国家与法律之起源的记载基本上是可靠的,经得起考古出土文物、文献的印证和检验,进而也说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巨大的创造力,中华法律文化是人类法律文化中重要的一极。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详情请参阅《中国法学》2024年第2期《中华法律文化之起源考》一文)

THE END
1.法律如何进化当事实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时,规范却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法律的矛盾就此产生。 不仅法律具有两面性,人类同样如此:一方面我们在事实的束缚之下生活,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充满理想而积极向上。如此,很有必要对法律乃至社会生活的进步予以探讨。http://m.legalweekly.cn/whlh/2023-08/31/content_8895094.html
2.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其产生和发展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社会发展的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其产生和发展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社会发展的___,因此依法治国也不可能___、___地推进,必然要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牵绊;孤独;静态B.约束;独立;静止C.限制;单独;片面D.制约;孤立;静止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延伸http://www.ppkao.com/shiti/0e0fe82f8ab1428a83bf896e85c3f343/
3.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绪论(一)法学公务员考试网(4)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可将法学划分为:①理论法学,即基础法学,主要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规律,一般包括法理学、法哲学等学科;②应用法学,主要研究局部的、具体的法律现象,主要包括民商法 学、行政法学等部门法学。 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1.法学产生的条件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261.html
4.统计法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http://www.qbj.gov.cn/qbjq/c147524/2020-01/02/content_0a9145f9f0434cdfa4802b3cc080b9e3.shtml
5.第一节法国法的形成和发展三、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产生的基本特征 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民族精神、法律文化传统以及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等因素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点: (1)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特别是古典自然法学为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http://media4.open.com.cn/l603/fushi/0903/waiguofzs/web/lesson/char13/j1.htm
6.舒国滢:《法学的知识谱系(全三册)》法学院二、人文主义法学的发展脉络 (一)人文主义法学形成的阶段(第一阶段) (二)人文主义法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三)人文主义法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三、人文主义法学的理论-方法特征 (一)人文主义法学的思想倾向与理论旨趣 (二)“法律民族主义”产生 (三)论题学技术的回光返照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98.htm
7.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但是,作为世界法律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法学流派思想的集大成者,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对今天的法学界也始终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萨维尼法学观最大的贡献在于,在自然法学在欧洲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18、19世纪,为人们理解和认识法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路径。萨维尼提出的“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的观点,与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8.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法理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法学以法为研究对象,先有法律,后有法学。法律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出现了因调整对象不同而产生的分工,法学也由此发展为不同的法学学科,法理学是法学体系的基础。共享:tutvle请备注简书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法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我国法理学既研究法的一般规律,又着重研究社会主义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9.浅析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及其法域属性和价值取向内容摘要:由于传统法律部门无法调整和解决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法律关系,所以经济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应运而生。不同历史时期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有其不同的特殊性,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始终相辅相成,经济法律规范的制定基本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指导。经济法是适应国民经济运行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法https://m.qz48.com/h-nd-414.html
10.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和政治改革在基层民主发展以后,中国的干部制度首当其冲开始进行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按照法律规定,农村的“基层干部”不再由党委指定,而是由群众直接投票产生。这个最低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改革,对于中国干部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之下,乡镇一级干部如何产生已经引起了关注,5年前开始的乡镇一级干部任命的改革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lunwen/57751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