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法规的区别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一、法律和法规的区别

1、“法律”和“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法律”,在我国,是专门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

3、“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但是,“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也不能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1、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社会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和非强制性。而在法律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反映国家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维持态度。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就意味着国家意志所授予的权利受到侵犯,意味着国家意志所设定的义务被拒绝履行。这时,权利受侵害一方就有权请求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责令侵害方履行义务或承担未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即对违法者予以相应的制裁。因此,一种社会关系如果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就意味着国家对它实行了强制性的保护。这种国家的强制力主要体现在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上。

3、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由于法律规范的存在而建立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规范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与之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存在的前提,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法律规范只能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法律规范只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法律后果,它所针对的对象为一类人,因此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当人们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或者说符合一定的法律事实时,才形成了针对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你好,已为你转入人工服务J

辽宁行仁律师事务所于2017年由赵磊律师创立。行仁所是一家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业精...

侵犯财产权应承担多种责任。首先,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对被侵权人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如被损坏物品的价值等,以及间接损失如因财产受损而导致的合理利润损失等。其次,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等。再者,除了上述主要责任,侵权人还可能需承担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等责任,以尽可能恢复被侵权人的财产状况至侵权行为发生前的状态。总之,侵犯财产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维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z你好,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帮到您?

非法经营罪和走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行为的性质不同,非法经营罪是未经许可擅自经营,而走私罪是违法出入境;二是行为的危害程度不同,非法经营罪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秩序上,而走私罪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上。

THE END
1.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 )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对象的存在 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A【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只有适用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教育关系才能转化成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在法律规范基础上调整https://m.nx.huatu.com/2023/0824/1712437.html
2.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单项选择题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 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延伸阅读http://www.ppkao.com/shiti/8320855/
3.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学习心得体会11篇(全文)(二) 纳税人发生税法规定的事件或者是行为是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在一般的民事法律当中, 主体双方的意愿是发生法律关系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则不是这样。只要税法规定的事件或者是行为, 纳税人发生了, 那么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就形成了税收法律关系。征税时征纳双方不能够进行商议, 不然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egmg29i.html
4.最高人民法院典型行政案件裁判观点汇编100则袁裕来律师单方性强调的是,法律效果系基于行政机关单方意思表示;个别性强调的是,行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之人和具体事件;法效性强调的则是,行为直接对外发生法律效果。所谓直接,是指法律效果必须直接对相对人发生,亦即行政行为一旦作成,即导致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所谓对外,是指行政行为对于行政主体之外的人发生法律效果,https://yuanyulai.blog.caixin.com/archives/252131
5.论动物的法律地位2、道德之于法律的关系 因为,道德乃产生于法律之前的法,是更高一级的法,它在逻辑上优先于法律,道德的功能是对法律构成批判和评价的标准。因此,动物的权利获得道德的支持,为其进入法律最终上升为法律权利主体构筑了前提。 法律的目的是追求公平、正义,最大限度的保护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对待动物必然也会成为法律http://pjdw.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1/08/id/4324118.shtml
6.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种法律关系均以特定的法律规范为依据。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均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有些社会关系,如恋爱关系、朋友关系或社会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存在相应的法律规定,不受法律规范的调整,因此,不产生法律关系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②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