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pdf

202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

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

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工

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

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

观点是(1O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Xo

A..民族区域自治B..单一制

C..联邦制D..邦联制

3.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据是(Xo

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B..上层建筑的变革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D.社会革命

4..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工。

A..党的宣传部门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组织部门D..党的领导集团

5..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工。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实现我国人民

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Xo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

极分化

C..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世

界竞争

7..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L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8.行政责任是基于(X关系而发生的。

A.行政B.行政法律

C..法律D..其他

9..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L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D..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10..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爰、充满活力、安全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L

A..小康社会人与自然B..小康社会人与人

C..和谐社会人与自然D..和谐社会人与人

1L."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工。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

C..价值标准D..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

失的标准

12..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

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

折的过程

13.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A..上行文B..平行文

C..越级行文D..下行文

14..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Xo

A..对事物一分为二B..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15..调研员是对应于(X

A..厅、司级副职B..县、处级正职

C..县、处级副职D..乡、处级正职

16.某店主发现一歹徒正在持刀抢劫店里的顾客,便乘其不备,用木棍将歹徒击

倒,造成其重伤。对这个案例,同学们认为该店主:①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②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实施了正当防卫;④对歹徒有"无限防卫权"。

你赞同(Xo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7..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o

A..领导机构B..办公机构

C..办事机构D..职能机构

18..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到(1缴纳罚款。

A..做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B..指定的银行

C..其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D.财政局

1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工。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Xo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

21..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1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A..必须B..可以C..不能D..可能

2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的从公元1世纪到18世

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特别指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

印刷术四大发明,更是对世界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

表明我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X

①代表着全人类经历封建社会发展阶段时取得的成就;②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③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④对近代资本主

义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获得了人身自由,是自由的劳动者。此"自由"是

指(L

A..不必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B..支配生产资料的自由

C..不受资本家雇佣剥削的自由D..选择受雇于某个资本家

的自由

24.彳亍政处罚只能(1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25..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工。

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

26..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oO

A..议论稿B..送审稿

C..征求南京市意见稿D..定稿

27..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工。

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启治州、自治县、民族

28.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oO

A..政治监督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D..市场监督

29以下选项中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oO

A..抢劫银行巨款违反了刑法

B.欠债不还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

C..中学生不穿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违反了校规

D..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30.彳亍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A..宣布无效B..撤销C..废止D..变更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

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L5分,共30分)

1..下列内容属于行政征收的有(L

A..管理费B..党费C..排污费D..洗理费

2..下列是国家机关的有(工。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国务院

3.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工。

A.确定B..认可C..登记D.行政鉴定

4.行政诉讼具有的与其他诉讼活动不同的基本原则有(工。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人民检察院特定监督原则

C_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

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5..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

求,还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都集中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上。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因为(L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中国共产党是人数最多的政党

C..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6..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工。

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能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

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7..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工。

A..同级政府之间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

体之间

8..对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种类有(工。

A..警告B..记大过C..降职D.撤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的国情决定国策

B..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是因为社会主义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C..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可以寻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

D..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密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主要是(L

A..保障职能B..参数调节职能

C..直接配置资源职能D..间接配置资源职能

1L我国不可能实行同时同步共同富裕的政策,是因为(U

A..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B..同步富裕是空想

C..劳动者的能力有差别D..两极分化可以刺激生产

力的发展

12.彳亍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U

A.彳亍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

B.行政行为不能超越职权

C_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

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要有法律依据

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工。

A..国家的利益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

权利

1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论据是(工。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5..2004年9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就日本寻求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事表明了中方的立场(Xo

A..我们认为安理会应该有些变化

B..我们认为安理会的改革是个重大问题,需要各方努力

C..我们理解日本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愿望

D..我们认为安理会的改革应该优先考虑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16.彳亍政奖励的主要形式有(工。

A..通令嘉奖B..通报表扬C..记功D..补助

17..民事行为内容显失公平的,属于(X

A..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B..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

18.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具有(X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

A..服从监管B..悔改表现

C..立功表现D..积极参加劳动

1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U

A..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

B..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起影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工。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阶段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阶段

C..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需要提高的阶段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的历史阶段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

的涂黑错的涂黑"x"。每小题0..5分,共10分)

L.法院通过处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来实现对国家行政管

理活动的监督。(1

2..2001年10月10日,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被依法判处死刑,缓

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体现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X

3..任何一个具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X

4..分配客体是收入分配系统的核心,在分配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X

5..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外国籍公民均可加入。(1

6..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为分子、原子和电子三大类。(1

7..党委的派出机关是上一级党委派出的代表机关,是一级权力机构,其任期与派

出它的党委的任期相同。(X

8..反倾销问题已成为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核心问题。(X

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的理论是不容改变的绝对真理,有的理论则是可以改

变的相对真理。(1

10..政府职能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发展性。(\

1L将中国领土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1

12..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领导班子建设。(1

1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应将公平和效率放在同

等重要的地位上。(X

14“"谋"与"断”的相对分离是传统经验决策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重要标

志之一O(X

15..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X

16..根揶:巴黎公约》规定,专利保护实行地域原则和国际联合保护原则。(X

17..我国的“大跃进"发展战略大体属于协作型战略模式。(\

18..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最灵敏的调节手段。(X

19.报刊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为的曝光,是一种法律监督。(X

20..领导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THE END
1.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其次,在坚持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包容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实施民法典,使得我国民商法实践可以融入民法典实施中,不断得到现代化的提升,进行特色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演化。当然,运用上述发展机制,也要避免因不当或过度滥求发展而产生不应有的偏离,进而毁坏民法典作为具有基本法律地位应有的最低稳定性。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八、劳动关系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讨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保障员工基本劳动权益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在此制度中,每个公司至少设立一个职工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这意味着员工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参与决策过程,从而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员工满意度,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4.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5.法律的产生变更消灭撒于一定的关系。A.社会B.经济C.法律D法律的产生、变更、消灭取决于一定的()关系。 A.社会 B.经济 C.法律 D.政治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重新绘制竣工图的情形包括( )。 A.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 B.图面变更面积超过20% C.合同约定对所有变更均需重绘或变更面积超过合同约定比例 D.合同约定对所有变更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4/3304884k5k9pbe7dj.html
6.以下关于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说法不正确的是()卫生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法律规范和法律事件 AI解析 重新生成 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https://www.shuashuati.com/ti/b4fd64bdc95b4af0b29f90218d977770.html?fm=bdbdsd8077f942a3f6797e0d5fbe945718a90
7.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四、民法的体系(一)民法上的法律关系模型:甲乙二人各有财产AB,甲乙相互协商交换彼此财产,另有一人丙对甲或乙(及其财产)实施侵害行为。则产生:1.甲和乙的约定关系。即契约关系2.甲和乙各自所有物之间的关系。即财产所有关系。3.甲乙和加害者丙之间的关系。即侵害关系,又可分:(1)财物被侵占,则要求加害人返还;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8.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什么引起的律师普法其特点是:(1)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2)由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意义,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大类:(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诉讼上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情况。它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法律事件将引起不同的法律后果;https://www.110ask.com/tuwen/8009481045198074858.html
9.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自学考试A、法律整体 B、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C、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行政法规 E、地方性法规 33、合同缔约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这种义务在各属上属于() A、私义务 B、主义务 C、对人义务 D、相对义务 E、对世义务 34、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是指() https://www.exam8.com/xueli/zikao/zhenti/200505/12357.html
10.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决定的。【考点】税收概述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能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的。故选C。https://www.gaodun.com/q/a024ri
11.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一)公务员28.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 )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8月14日C.1993年10月1日 D.1993年8月14日29.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https://www.diyifanwen.com/jigekaoshi/gongwuyuan/065130238268279.htm
12.什么是法律范文11篇(全文)在中国,“礼”作为封建社会法律的主要成份,有四个特征:第一、礼是等级性的行为准则,按照个人的相对社会地位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礼的等级性取决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二、礼是与特定社会情势和各种地位相联系的习惯性行为形式,而且礼是特定的、具体的行为标准,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第三、礼不是实在的规则,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7nvdik.html
13.下列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下列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的是( )。 A、因国际禁运解除进口设备运输合同 B、因战争导致在建工程合同工期延长 C、因建设意图改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变更工程承包范围 D、因工程所在地山体滑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解除合同 https://www.jianshe99.com/jianli/stzx/wa202012031009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