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律关系

1.所谓法律关系,是指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注意】判断一个社会关系是否法律关系主要是看,这个社会关系的成立有没有法律依据,有没有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产生根据执行的职能实现规范的内容是否需要制裁调整性法律关系合法行为调整职能行为模式无需保护性法律关系违法行为保护职能否定的法律后果需要

2.按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

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法律主体权利义务的强制性程度举例纵向法律关系地位不平等,存在管理关系、服从关系或监督关系具有强制性,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刑事法律关系横向法律关系地位平等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夫妻关系、民事合同关系、劳动法律关系

3.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和权利义务是否一致为根据——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和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

(1)单向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关系。如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

单项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切法律关系均可以分解为单向的权利义务。

(2)双向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一方主体的权利对应一方主体的义务,反之亦然。如买卖关系就是典型的双向法律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它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由此而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就是第二性法律关系或从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所谓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法律关系的参加人,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人。

2.法律关系的客体。所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的价值,就可能会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取某种利益,或分配转移某种利益。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

3.法律关系的内容。

所谓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因为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因而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规范关于权利义务规定的具体实现。

所属领域不同针对的主体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是法律关系主体实有权利和义务,属于现实性领域特定的主体,是某一法律关系中的有关主体仅对特定的法律主体有效,没有普遍的效力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应有权利和义务,属于可能性领域不特定的主体有一般的、普遍的法律效力

(四)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

1.法律关系差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1)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法律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即规定了应然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依据法律规范的规定,特定的主体之间形成或变更、消灭法律关系就具备了条件。

(2)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它是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的中介。

2.依据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1)法律事件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2)法律行为是由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行为。

【注意】

(1)同一个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如: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成为“事实构成”。如房屋的买卖,除了双方当事人签订买卖协议外,还需要向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方有效力。

THE END
1.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其次,在坚持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包容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实施民法典,使得我国民商法实践可以融入民法典实施中,不断得到现代化的提升,进行特色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演化。当然,运用上述发展机制,也要避免因不当或过度滥求发展而产生不应有的偏离,进而毁坏民法典作为具有基本法律地位应有的最低稳定性。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八、劳动关系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讨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保障员工基本劳动权益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在此制度中,每个公司至少设立一个职工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这意味着员工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参与决策过程,从而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员工满意度,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4.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5.法律的产生变更消灭撒于一定的关系。A.社会B.经济C.法律D法律的产生、变更、消灭取决于一定的()关系。 A.社会 B.经济 C.法律 D.政治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重新绘制竣工图的情形包括( )。 A.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 B.图面变更面积超过20% C.合同约定对所有变更均需重绘或变更面积超过合同约定比例 D.合同约定对所有变更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4/3304884k5k9pbe7dj.html
6.以下关于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说法不正确的是()卫生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法律规范和法律事件 AI解析 重新生成 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https://www.shuashuati.com/ti/b4fd64bdc95b4af0b29f90218d977770.html?fm=bdbdsd8077f942a3f6797e0d5fbe945718a90
7.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四、民法的体系(一)民法上的法律关系模型:甲乙二人各有财产AB,甲乙相互协商交换彼此财产,另有一人丙对甲或乙(及其财产)实施侵害行为。则产生:1.甲和乙的约定关系。即契约关系2.甲和乙各自所有物之间的关系。即财产所有关系。3.甲乙和加害者丙之间的关系。即侵害关系,又可分:(1)财物被侵占,则要求加害人返还;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8.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什么引起的律师普法其特点是:(1)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2)由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意义,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两大类:(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诉讼上一定法律后果的客观情况。它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法律事件将引起不同的法律后果;https://www.110ask.com/tuwen/8009481045198074858.html
9.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自学考试A、法律整体 B、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C、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行政法规 E、地方性法规 33、合同缔约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这种义务在各属上属于() A、私义务 B、主义务 C、对人义务 D、相对义务 E、对世义务 34、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是指() https://www.exam8.com/xueli/zikao/zhenti/200505/12357.html
10.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决定的。【考点】税收概述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能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的。故选C。https://www.gaodun.com/q/a024ri
11.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一)公务员28.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 )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8月14日C.1993年10月1日 D.1993年8月14日29.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https://www.diyifanwen.com/jigekaoshi/gongwuyuan/065130238268279.htm
12.什么是法律范文11篇(全文)在中国,“礼”作为封建社会法律的主要成份,有四个特征:第一、礼是等级性的行为准则,按照个人的相对社会地位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礼的等级性取决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二、礼是与特定社会情势和各种地位相联系的习惯性行为形式,而且礼是特定的、具体的行为标准,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第三、礼不是实在的规则,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7nvdik.html
13.下列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下列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的是( )。 A、因国际禁运解除进口设备运输合同 B、因战争导致在建工程合同工期延长 C、因建设意图改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变更工程承包范围 D、因工程所在地山体滑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解除合同 https://www.jianshe99.com/jianli/stzx/wa202012031009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