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老师思修与法基必背知识考点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3)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4)当代大学生要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2)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3)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2)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

(3)理想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指向的对象,信念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4)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2)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3)当代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有表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4)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使得中国精神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要求我们: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该①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③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④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正如习近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青年人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大众立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遵循。

(1)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有: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①爱岗敬业;

②诚实守信。第一,诚实守信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第二,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第三,诚实守信是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是一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个人高尚人格力量的重要体现。

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最高层次要求)

(3)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在职业生活中,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2)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有基础性作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

(3)个人品德的作用:①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有重要推动作用;②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③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4)大学生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就要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道德模范主要是指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善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人物。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有利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2)当今我们尤需以优秀党员模范为标杆,将榜样典型的感召力量融入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将英雄楷模、时代楷模的引领作用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之中,进一步激励人民群众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业绩。

(1)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既要发挥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3)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2.民法典宣传内容简介解读新时代法律体系的基石法律基础与普及 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和尊重法律,民法典宣传内容强调了法律的普及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电视、印刷物等,公众能够获得关于民法典的基本知识,这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法律适用性与灵活性 民法典宣传内容还需强调其适用范围广泛且相对灵活性的特点。它不仅适用于城市居民,也涵盖了农村地区和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59252.html
3.尊崇宪法传承宪法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391131
4.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的意义 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保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法律为社会的稳定有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同时,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予法律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cid/44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4、【判断题】如果说,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的主线的话,那么,“如何做人、怎样成人”就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的主线。 1.2成长、成才与成人 1、【判断题】聪明才智本身不能保证聪明才智的正当运用。 http://changchun.ehqc.cn/show/43_22.html
6.浅析卢梭的法律思想——以《社会契约论》为主要视域【摘要】阐述了卢梭关于法律内涵的理解,即法律是公意的行为。分析了有关政治法,民法,刑法,风尚、习俗和舆论的四种法律分类,指出了其主张的法的目标价值——追求自由与崇尚平等,进而引发出法律的适用,即人民立法与圣哲草拟法律相结合,建立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法律思想。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1.html
7.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实现途径司法核心价值观包含“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它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 一、内涵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1/02/id/442169.shtml
8.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 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程序正当等内容。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9.平江县棚户区改造政策速览31.装饰装修评估价值的内涵是什么? 答:装饰装修价格评估实行分项评估,评估单价为综合单价,其中包括主材、辅材、损耗、人工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 32、装饰装修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装饰装修评估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一、价值时点原则:凡在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即征收红线确定并予公布后所进行的装饰装修一律不予补偿https://www.pingjiang.gov.cn/35048/40718/40804/40808/42988/content_1363421.html
10.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电视大赛题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动员会议精神,在全市上下掀起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助力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市民树立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突出市民素质建设,深入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知识和指标体系要求,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市http://www.luohe.com.cn/news/lhgg/2018/10/145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