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概念与特征本质试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度的法律D.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C

)o

A.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

.法的强制性

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o

A.统治阶级的意志B

.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历史传统

第二章法的概念

1.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属于(A)。

5.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

这表明

法具有(A)。

A.规范性的属性BC.概括性的属性

6.法的规范性是指(ABC)。连续性的属性.效率性的属性

A.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

B.法向人们提供一个评价是非的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

D.法总结和概括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

A.社会生产力水平B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全体社会的共冋意志D

.执政党的意志

9.“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句话的含义是指(

C)o

A.法是统治者团体意志的体现

B.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C.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国家政权意志的体现

10.法调整的对象是(A)o

A.行为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C.意志关系D

.各种社会资源

11.“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马克思

这句话的含义是(AB)o

A.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不反应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

D.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2.法的形式特征包括(ABCD)o8.法的更为深层次的本质是(B)

A.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中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B.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所制定的法律

23.法的统一性意味着(ABD)。通常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各个法律之间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

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都由中央立法予以调整

一国法律体系内部各个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24.法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属于(范畴。

A.实然B

.应然

C.未然

实然是指客观条件存在时,某种结果就会出现。或然是有多种可能发生应然是指

C.法的现象体现法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就能感觉出来

D.法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但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而是以社会为基础的A.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以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D.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3.法所体现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这意味着(

法具有客观性

立法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法应随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的

ABCD)。A.

B.C.

D.

14.国家通过制定、认可两种方式产生法,法在形式上表现为(

A.成文法BC.习惯法

习惯.判例法

AC)。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法B.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社会规范

C.法是所有社会规范的综合

D.法只是社会规范中的一种16.

法的强制力具有的特点是(

CD)。

A.直接性B.或然性间接性

.潜在性

17.一般而言,法产生的主要方式包括(BD)。C

A.生成18.下列诸项中属于法的非本质属性的是(

A.国家强制性B.规范性C.阶级性

19.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也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ABCD

A.宗教

B.道德

C

20.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法的(

.制定

默许

认可

ABD)。预测性

.社会文化D)。

或然

O

二、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

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和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

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规范性是指法属于社会规范范畴,法律规定了一种行为标准、模式、方向,以便人们

遵循。法的规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第二,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第三,法是反复适用的。

3.法的统一性是指各个法律之间在根本原则上的一致,其次是指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一个国

家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该法律体系内部各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

4.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

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

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制裁。

5.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从终极意义上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但是国家强制力并非保证法实施的惟一力量,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规范的

实施并非都要借助国家的系统化的暴力。

三、简答题

1.⑴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了与“刑”通用外,也往往与“律”通用。在秦汉时期,

“法”与“律”同义。清末以来,“法”与“法律”是并用的。在现代汉语中,法律有广、

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⑵在西方,广义的“法”和狭义的“法律”分别加以表达,“法”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的含义,指的是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法律则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

具体行为规则。

2.⑴从立法者的角度定义,认为法是某种意志或命令。⑵从司法者的角度定义,认为

法是法官的判决。⑶从守法者的角度定义,认为法是约束行为的规范。⑷从法的作用的角度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

3.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和条件

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

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上述定义揭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联系;法与国家之间的必然联系;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法的主要目的、作用和价值;法的主体内容和调整机制。

4.⑴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法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产物。⑵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统治阶级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⑶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法所

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代表着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⑷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意志本身不是法,只有被“奉为法律”才是法。“奉为法律”意即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为法律规定。

5.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意思是一致的,因为

THE END
1.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效力的类型及其特点 在司法院大陆通则中,明确了“正当程序”原则,即任何人不得因违反程序而被剥夺其权利,不得因违反程序而受到不合理损害。此外,还有关于国际私autonomy原则,即各国依照自己的主观意志选择适用的冲突规则,以保护本国人的合法人权利免受他国非正当侵犯。 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2.2024公安招警笔试备考之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是考试的一个高频考点与重点,也是我们在学习法律时重点要学习的知识点。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表现形式。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吧! 一、正式渊源 正式渊源是指以法条形式表现出来,直接适用的规范,主要为制定法。 https://m.sd.huatu.com/2024/1206/1569187.html
3.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法律适用问题深度解析法律资讯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法律适用面临以下挑战: 1、法律体系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法律程序等方面,这种差异增加了跨国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和难度。 2、法律冲突与法律风险,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跨国经贸活动中容易出现法律冲突和法律风险,这些冲突和风险可能导致企业https://www.kanfawang.com/post/21233.html
4.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所有()都必须遵守法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所有( )都必须遵守法律。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C.公民个人D.外国公民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https://www.shuashuati.com/ti/94f4a40b3ac04a65bd4694a3070293a7.html?fm=bdbds0ce92d189f48172a53526a22a729a32f
5.《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2.属性:规范性;阶级性;政治性;强制性3.我国法学界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第二节法律的特征一、法律的国家创制性1.制定:按照一定程序创造新的法律规范,成文法2.认可:赋予社会上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效力,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6.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无论是国家机关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无论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表现出法律具有()。正确答案:普遍适用性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之中。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24350492b68748ba85a4828b877ec8b1
7.2024年云南省云县统计局公务员考试招聘40人工作人员管理单位遴选66.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A:中共××省委B:×省司法厅C:×市人民代表大会D:×市人民政府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宪法常识。《宪法》第一百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542511.html
8.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的区别是什么?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6033751/
9.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A . 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有效的 B . 法除国家机关和执政党以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 C . 一个法律文件,只要是国家机关创立的,对任何社会成员、任何社会现象都会产生直接的、具体的法律约束力 D . 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451/10297714hhws19bsw.html
10.法学概论最终答案(精选6篇)16.法律制裁的种类。 17.法律事实的种类。 18.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 19.守法的主体和范围。 20.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21.我国法律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行政解释。 22.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xy183qa.html
11.司法卷一:法的本体题库考点(题库版)考试题库4、单项选择题 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该条文中关于法律价值的冲突适用的原则是:() A.个案平衡原则 B.比例原则 C.价值位阶原则 D.基本权利优先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5、单项选择题 某村一对青年男http://www.91exam.org/exam/87-3455/345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