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缅甸战略与国际研究所6月27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座谈会”。尽管已诞生一个甲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五项原则顺应新中国对外关系需要而产生,构成我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基石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作为指导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彼时,朝鲜战争刚结束不久,中国迫切需要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孤立和封锁,与世界各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同时,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也有改变旧的国际关系面貌,对国际法发展做出自身贡献的主观要求。

五项原则一经提出,便构成我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此后提出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及习主席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都与其一脉相承。此外,首先提出、积极倡导和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贯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也是中国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五项原则是发展中国家争取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法律武器

五项原则之所以首先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护,是因为二战结束后,亚洲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仍面临霸权国家的侵略和干涉威胁,都需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五项原则无疑就成为这些国家反侵略、反干涉、争取合法权益、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法律武器。

五项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是世界各国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

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一致,并对《联合国宪章》原则有所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五项原则就得到了国际公认,彰显了普遍适用性。1957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关于《各国间和平与善邻关系》的决议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写入了五项原则并要求将这些原则作为建立和平和睦邻关系的依据。这表明,五项原则构成了适用于各类国家之间关系、适用于国际关系各个领域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包含了各国处理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总之,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考验,不但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政策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60年后的今天,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大有市场,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THE END
1.法律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别是什么2、强制性: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强制性保证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 3、普遍性:法律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职业、地位等,它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了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4、稳定性与连续性:法律一旦制定,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短暂的社会变动而轻易http://www.skypure.com.cn/post/5706.html
2.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不可违抗性是法律的基本特性,它们在法律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指的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意味着法律不仅适用于个别人或特定群体,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普遍适用性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原则,确保了每个人在法律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e658b7dbb50f29001018
3.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律师普法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 ( 1)法治原则。法律适用活动要严格依法进行,既包括程序方面也包括实体方面;既包括对事实的认定也包括对法律的适用,即通常所说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2)平等原则。它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适用法律处理案件时,对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https://www.110ask.com/tuwen/16898500163835306379.html
4.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的区别是什么?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6033751/
5.2020山西忻州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怎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忻州人事考试网将通过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两者区别,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可以提前准备。 不可违抗性:重点在违抗,在于法律,是指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的权威, 违法必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普遍适用性:是指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反复适用、重点在于适用,在于人。http://m.xinzhou.offcn.com/html/2019/12/37684.html
6.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的区别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的区别概念不同,侧重点不同,主体不同。具体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的权威,违法必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普遍适用性是指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反复适用;2、侧重点不同,不可违抗性重点在违抗https://www.64365.com/special/21874728/
7.普遍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的区别法律至上具体表现在: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不可违抗性:重点在违抗,在于法律,是指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的权威,违法必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普遍适用性:是指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反复适用、重点在于适用,在于人。法律优先原则:是指在上一位阶法律规范已有规定的情况下,下一位阶的法律规范不得与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8666770.html
8.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A.法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有效的B.法除国家机关和执政党以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451/10297714hhws19bsw.html
9.法的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是什么法的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是什么 法律的明确公开性指的是法律规定应该经过公开的形式向全体公民发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法律内容和法律意义,并能够依据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普遍约束性指的是法律规定是普遍适用的,所有的人在同样的情况下都必须遵守相同的法律规范。这样可以保证人们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并http://m.bidizhaobiao.com/news-47248.html
10.违约损害赔偿(一)赔偿损失具有普遍适用性 赔偿损失是《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既可适用于侵权行为,也可适用于违约行为和其他不履行债的行为。在违约责任中,当事人违反合同时,对于因债务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害,在不能适用其他违约责任形式达到违约责任的目的时,都可以适用赔偿损失这一责任形式。因此,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28
11.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30个裁判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以特快专递向保证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但缺乏保证人对邮件签收或拒收的证据能否认定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请示的复函》系最高人民法院就个案请示所做的答复意见,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3. 最高法院类案检索指导意见并非适用法律的强制性规范 https://www.douban.com/note/864735284/
12.法律法规的层级结构是什么?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最高的法律法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般性法规,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效力,是宪法下的第二级法律法规。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章,是法律下的第三级法律法规。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112151416.shtml
13.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法律适用性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34aa546b85a437c9038000d0c3da3cf.html?fm=bd4923138138e7bedfbc2b5e0a1fac0683
14.A鲜明的阶级性B高度的权威性C严格的强制性D普遍的适用性E习题: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 A 鲜明的阶级性 B 高度的权威性 C 严格的强制性 D 普遍的适用性 E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答案正在整理中!!! 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5628486.html
15.具体表现为法律的()。①普遍适用性②优先适用性③不可违抗性④人人平法律至上是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具体表现为法律的()。①普遍适用性②优先适用性③不可违抗性④人人平等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4c3bd2e382e04d3e8355d3f3ce6c69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