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政治书知识点归纳(四篇)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2.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3.法律的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认定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其他法规则是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驾驭保证实施的。

5.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2)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

(3)法律规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

(1)身心发育不成熟。

(2)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3)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1.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

(1)个人的生理周期

(2)周围的舆论氛围

(3)周围环境等

2.情绪的作用

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观念,它可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也可能让我们挫败不前。

3.调节情绪的方法

(1)改变认知评价

(2)转移注意力

(3)合理宣泄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1)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已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

(2)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如果别人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陷,那么这种被尊重则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3)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1)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2)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自我认识模糊,陷入虚荣的误区,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1)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2)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悦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者豁达,要宽容大度,适度自尊;善于尊重他人。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新追求的目标,是一种我能行的态度。

(1)自负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质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2)自卑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消极的心态。

(3)二者的主要区别。

自负不同于自信。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自负的目标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不能自拔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自卑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

因为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所以说,自信者容易成功。

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自信的基础,要寻找“立体的我”;增强信心和实力;做自信的中国人。

答:(1)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时会使我们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对于体态和容貌方面的烦恼,我们要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新形象。

(2)应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3)当我们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规范、法律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控制。

答:⑴必要性:

①男女同学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如果只与同性同学交往不与异性同学交往,那无异于拒绝和放弃了一半朋友和一半友情。

⑵重要性:

①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②通过交往可以相互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⑶交往的方式:

①自然、适度。这是男女生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②尊重、真诚。这是男女生交往的重要前提。

③广泛交往。

答:⑴影响:

①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而当人们的情绪消极时,情况则相反。

②不同的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长期保持的积极的情绪能使人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长期处于抑郁,紧张、焦虑等情绪之中,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⑵调控方法:①理智控制法②注意力转移法③幽默化解法④积极的自我暗示。

⑶宣泄方法:①哭泣宣泄②倾诉宣泄③运动宣泄④书写宣泄。

⑷注意问题:宣泄情绪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既不能妨碍他人,也不能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同时也要注意:情绪还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因此,在表达喜、怒、哀、乐的同时,不能无视他人的感受,要学会关心他人。)

THE END
1.学法律讲法治护权益——材料学院关工委法律知识科普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当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应当宣布有问题的法律、法规违宪。 3.创制程序不同。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https://mse.csu.edu.cn/work/info/1049/4632.htm
2.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作用法律与制度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②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③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http://www.zhongkao.com/e/20230926/6512503d8f9bd.shtml
3.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篇1: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uo7a7cq.html
4.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南昌二十中 徐建兰 1、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和 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的习俗、公民的身份、道德原则等https://cyzx.nceduc.cn/info/1073/3235.htm
5.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11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1之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https://www.jianshu.com/p/08cdad6f3407
6.考研政治思修全知识点整理2、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1)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1思想道德为法律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2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192707.html
7.初中政治中考道法85个重要知识点(三)(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某一方面的规定。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19/14/38687678_10140331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