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014试题作业及考试答案远程函授教育试题考试答案智金宝资料库

2.关于行政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法是行政处罚法

B.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如何行使和运用的法

C.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D.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3.以下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进行了重大修改,已于2018年5月1日生效

B.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应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C.报送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审查

D.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应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全国只有1个)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载。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4.关于法律优越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的效力等级高于行政立法

B.一切行政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C.在法律对某些事项作了明确规定时,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5.关于法律保留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地方性法规设定权限的划分应当采取不抵触和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不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针对本行政区划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得对法律和行政法规专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D.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属于执行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6.关于行政法律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行政法律关系本源于行政关系,离开了行政关系,不可能存在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法律关系“两造恒定”,双方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

7.关于行政主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行政机关,主要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

B.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作出行政行为时所直接针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企业单位在行政法律关系中都不会成为可以行使某项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

8.关于国务院行政机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

B.国务院直属机构大多数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C.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不能直接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D.国务院事业单位大多数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9.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方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

B.县文旅局对甲作出罚款5万元的处罚,甲不服准备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在其提出申请之前,发现县文旅局已被撤销,现由县教育局继受县文旅局的职责和义务。则甲应当以县教育局为被申请人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皆有职能部门

D.自然资源领域,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

10.关于公务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公务员包括法官、检察官等

B.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C.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其中,非领导职务层次在省部级以下设置

D.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11.甲乙两人共同将丙打伤,公安机关经调查后认为两人责任相当。但由于甲与调查人员相熟,故公安机关决定对甲罚款100元,对乙拘留10天,公安机关的行为没有做到对甲乙的公平公正对待,违反了行政法哪一原则的要求()

12.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县公安局接受本级政府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并且受上级主管部门(市公安局)的业务指导或领导

D.一部分工作部门不属于本级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实行"条条管辖"和垂直领导,如全国垂直领导的海关、金融和外汇管理等部门,以及省以下垂直领导的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

13.关于行政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积极行政与消极行政

B.规制行政与给付行政

C.负担行政与授益行政

D.控制权力的行政与意思自治的行政

14.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

A.134

B.14

C.24

D.1234

15.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C.编制,既包括人员的数量定额和领导职数,也包括机构职能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调整职责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16.关于行政机关和机构的设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

B.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

C.县人民政府可以设立派出机关

D.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派出机关

17.甲省乙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乙市某村全部土地用于建设,甲省人民政府作出了批准乙市在该村征用土地的批复。其后,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丁公司拆迁许可证,决定拆除该村一组住户的房屋。一组住户不服,欲申请救济。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住户对甲省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批复不服,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B.住户可以对乙市人民政府征用补偿决定提起诉讼

C.住户可以对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丁公司拆迁许可证的行为提起诉讼

D.住户可以请求甲省人民政府撤销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丁公司拆迁许可证的行为

18.某税务局为本单位因公伤残的职工发放抚恤金的行为属于()

A.行政补偿B.行政给付

C.内部行政行为D.不是行政行为

19.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和决定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的审查,均应由行政机关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B.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和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C.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后,均应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机关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

D.所有行政许可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20.根据市政府整顿农贸市场的决定,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对集贸市场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因某个体户乱设摊点,给予其罚款的处罚。该个体户不服,申请复议。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A.某区工商局

B.某区公安局

C.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为共同被申请人

D.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级机关

A.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B.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D.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2.关于行政行为确定力的正确理解是()

A.相对人不得任意擅自改变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者撤销行政行为;

C.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D.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地方行政立法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规

B.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D.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的,可以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同时一并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24.关于抽象行政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B.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义务教育、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D.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宋小明殴打杨小雄,公安局由此对宋小明作出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该处罚于宋小明是负担行政,于杨小雄是授益行政。

B.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损害了附近居民的合法权益,市生态环境局由此责令化工厂停业整改,该行为于化工厂为负担行政,于附近居民为授益行政。

C.上海交管部门从零点开始禁止机动车辆在高架桥上通行,是秩序行政

D.市政府向广大市民提供公共交通、通讯和生活用水、用电、用气是给付行政

E.作为司法机关的法院和检察院,其作出的执行性的活动,也可以被称为是行政行为,是形式行政

2.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税务机关可以对抗税人员实施行政拘留

B.甲乙两人共同将丙打伤,公安机关经调查后认为两人责任相当。但由于甲与调查人员相熟,故公安机关决定对甲罚款100元,对乙拘留10天,公安机关的行为没有做到对甲乙的公平公正对待,就属于违反了行政法中的合理行政原则

C.某地交管部门对违章停车行为一般处以25元罚款,却对某次违章停车行为处以50元罚款,该行政处罚应当被认定为违反了平等原则,是“明显不当的”

D.某行政相对人被处以罚款1000元,行政主体认为罚款“数额较大”,举行了听证,另一行政相对人因相似案由被罚款1500元,行政主体却驳回其听证申请,此应认定为属于“明显不当”

E.行政主体声称征收某块土地是为了修建公路,但却发现被征收的地块离规划道路很远,明显无助于实现行政目标,则应认定该征收行为“明显不当”

3.社会行政组织制度有()

A.基层自治制度

B.公益事业单位的自治管理

C.社会自治制度

D.国家行政制度

E.国家监察制度

4.我国《公务员法》所界定的公务员包括以下几类:()

A.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的工作人员

C.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

D.各级监察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E.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5.关于法律保留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6.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A.国家主权的事项

B.有关犯罪和刑罚

C.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D.司法制度

E.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7.具体行政行为不同于()

A.行政事实行为

B.行政协议行为

C.外部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E.刑事法律行为

8.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人违法下湖捕鱼,其售卖捕到的鱼而获得的金钱就属于违法所得,用以捕鱼的渔船、渔网就属于非法财物

B.《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驾驶证

C.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给予行政违法行为人的一种行政处罚

D.质监局对甲企业涉嫌冒用他人商品识别代码的产品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E.工商局责令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丁企业支付消费者3倍赔偿金

9.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限权性

B.紧急性

C.物理性

D.临时性

E.处分性

10.关于行政许可的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许可

B.特许事项

C.认可

D.核准

E.结婚登记

11.现代行政管理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透明,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不是下列哪一原则的要求

D.权责统一

E.依法行政

12.行政的特征有()

A.目的的公共性

B.主体的恒定性

C.执行性

D.规范性

E.能动性

13.社会行政组织制度有()

14.行政复议申请人包括以下几类:()

A.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的卷烟厂

B.王大锤殴打王二锤,王大锤被公安局罚款500元,王二锤作为受害人

C.规划局许可建设商贸大厦,该大厦周边平房的居民王二锤认为该行政许可侵害了其采光、通风等相邻权

D.王大锤和王二锤同时申请开办一个幼儿园,区政府许可王大锤的申请而拒绝王二锤,王二锤认为自己的公平竞争权遭到侵犯

E."职业打假人""投诉专业户"

15.关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要目的是保证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B.基本目的是解决行政争议

C.核心目的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特有目的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E.特有目的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16.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包括反倾销行政案件

C.包括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

D.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E.包括行政复议案件

17.行政诉讼当事人(广义)包括()

A.原告

B.公益诉讼起诉人

C.被告

D.第三人

E.共同诉讼人

18.关于行政诉讼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王大锤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区公安分局罚款1000元,大锤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区公安分局向法院申请证人赵二小出庭,证人出庭的费用由原告王大锤和被告区公安分局中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C.行政诉讼中常见的鉴定有文书鉴定、会计鉴定、医学鉴定和科学技术鉴定等。鉴定意见只解决专门性的事实问题,不涉及法律问题

D.警察在检查酒后驾车过程中对违法情况的记录,是现场笔录

E.行政机关作出所有的行政行为,必须“先取证,后裁决”,奉行“证据在先”原则

19.关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非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行政复议还是提起行政诉讼

B.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除最终裁决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C.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D.申请人不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政府依据国务院对行政区划的勘定决定对某块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认行为,依法不得向路北区政府的上一级政府即唐山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而只能直接向河北省政府提出复议申请。河北省政府作出的是最终裁决,不得提起诉讼

E.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主要有下列情形()

A.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B.履行

C.撤销

D.确认违法

E.变更

21.关于行政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瑞达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教育培训的企业,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事务,但是这属于企业私益管理活动,不具有国家行政的公共性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负责将法律规定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实施。

C.行政诉讼作为"民告官"的制度设计,目的是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而“官”所享有的公权力自身就具有行政强制权力,无须再赋予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E.行政权在多数情况下都必须积极主动去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否则将承担失职和不作为的责任

22.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地交管部门对违章停车行为一般处以25元罚款,却对某次违章停车行为处以50元罚款,该行政处罚应当被认定为违反了平等原则,是“明显不当的”

B.公关机关对几次实施卖淫行为的一名妇女,以该妇女有四岁的小孩为由,仅作100元的罚款处罚。该处罚公安机关考虑了该妇女有四岁小孩这一根本不应该考虑的因索,属于滥用职权的表现

C.如果行政相对人的违章建筑采取改正措施即可消除对规划的影响,规划机关却直接予以拆除,则应认定为缺乏必要性

D.甲在网上发了一条内容为"县公安局处罚不公正"的帖子,县公安局因此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行政处罚,而不是可以达到处罚效果的警告和批评教育

E.某县公安局对8名用920元进行赌注为1元钱炸金花的大学生作出每人行政拘留15天、罚款3000元的顶格处罚

23.关于社会行政组织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行政组织包括基层自治组织,履行公共职能的公益事业单位,如公立学校和医院等,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和基金会等财团组织

B.行业协会和职业协会,主要承担自我管理和对会员的服务

E.社会组织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治理结构、管理范围以及纠纷解决适用何种诉讼程序都不十分清晰,加强社会组织立法已经变得十分紧迫

24.关于公务员权利的救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申诉是指公务员对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请求,由受理机关重新进行处理的活动和制度

B.申诉的适用范围包括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辞退或取消录用、降职、定期考核不称职、免职、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被批准、未按规定变化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C.申诉制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复核、申诉,复核不是申诉的前提

D.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必须经复核,才能向上一级机关或者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E.公务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而被加重处分

25.关于行政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立法”的“法”指行政法规和规章

B.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C.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D.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E.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应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26.行政事实行为主要包括∶()

A.某地连续发生数起以低价出售物品引诱当事人至屋内后实施抢劫的事件,当地公安局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居民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B.警察或城管在行使职权时采取殴打、刑讯逼供等暴力执法行为

C.海关对扣押物品的保管、对没收毒品的销毁

D.拖走抛锚的车辆,设置交通安全指示,竖立测绘标志等

E.电子眼拍照行为,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的测速行为

27.下列哪些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

A.质监局对甲企业涉嫌冒用他人商品识别代码的产品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B.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乙企业召回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药品安全标准的药品

C.环保局对排污超标的丙企业作出责令停产6个月的决定

D.工商局责令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丁企业支付消费者3倍赔偿金

E.《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驾驶证

28.关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前提条件是情况紧急,并不需要有待履行义务和已生效的行政决定先行存在,行政强制措施本身是"第一次行为"。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是行政决定,其是在先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未得到履行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是先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后续行为、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属于"第二次行为"

B.行政强制措施是对相对人人身、财产权利的临时性约束和处置;而行政强制执行具有终局性,是将已生效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动态实现的过程,通常是行政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其终点

C.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往往都不具有制裁性和惩罚性

D.行政处罚是因为当事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而应当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往往处于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中间”

E.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都有其法定的实施程序,各不相同

29.关于行政许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动车辆的驾驶、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矿产资源的开采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法律首先进行了一般性禁止,符合条件的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后,才有从事该活动的资格和权利

B.电梯生产和运营的许可、驾驶机动车辆的许可,都包括了事前的审查,事中的管理,以及事后的监督

C.特许事项许可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许可、无线电频率配置、海滩使用权出让许可、出租车经营许可、排污许可、公用事业经营许可等

D.特许事项许可包括行政机关赋予公民特定资格、赋予法人或其他组织特定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E.特许事项许可包括行政机关对某种物品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

30.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主要有下列情形()

A.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B.履行判决

E.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31.行政的特征有()

32.关于社会行政组织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3.关于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甲向区生态环境局申请行政许可,区生态环境局报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并在市局批复后以自己的名义向甲作出了该行政许可。甲对该行政许可不服,应当以批准机关市局为被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以区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34.关于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殴打他人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天,王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发现王某的殴打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则应当终结行政诉讼,将案件和全部材料移送司法机关

B.刘某因与他人斗殴被公安机关罚款2000元,刘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刘某此前还有一个盗窃犯罪行为,因为该刑事犯罪行为与正在审理的行政案件之间并无关联,则法院应当继续案件审理,并将刑事方面的材料移送司法机关

提示:付款后前半部分作业,后半部分答案,如答案显示不全,请下载PDF文件查看,PDF答案文件在答案部分标题下面。

THE END
1.法律硕士考试每日一练(2024/11/28)考试试题【分析解答题】简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多选题】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是( )。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有权解释 D、规范性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多选题】规范与规律均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表现在() A、规范属于“应然”范畴,规律属于“实然”范畴。 B、规范告诉人们“https://www.netkao.com/flss/Artle/20241128/247279510764.html
2.厚大法考每日一题行政法(8.26)客观题合法性9.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效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3/2/85-多) A.遵守法定程序是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必要条件 B.无效行政行为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无法完全列举 C.因具体行政行为废止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应给予赔偿 D.申请行政复议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丧失拘束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HO9BBR0518I0C1.html
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规范效力位阶高低的说法中,错误的有:下列关于我国法律规范效力位阶高低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 B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法律 C 规章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D 法律的效力高于宪法 --- 正确答案:ABCD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解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https://m.dongguan.huatu.com/tiku/2260469.html
4.基次4下列属于我国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特点的有48.下列关于法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 B.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C.同一位阶的法之间,一般规定优于特殊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D.时间效力包括不溯及既往原则 49.以下有关法的渊源说法错误的是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349609
5.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效率。考https://www.shuashuati.com/ti/64eeb61d60434df6a359ceca41824c78.html?fm=bdb233ef3e41034c37134d5bbc05cc69f1
6.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A B C D 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骨折后应直接送往医院,切勿自行对伤肢作固定 B.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 C.被猫狗咬伤后,患者必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30784
7.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真题及答案最佳选择题24.关于行政许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B.行政许可申请资料不全需要补全,行政机关应在法定期限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C.申请项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负有告知的义务 D.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行https://www.233.com/yaoshi/Law/zhenti/201910/04140522780.html
8.宪法宣传周2023年全市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5.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要求,把( B)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 A.民法典 B.习近平法治思想 https://jtj.hefei.gov.cn/ztzl/fzxczl/15065951.html
9.宪法和行政法考试试题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 全国人大 B: 各级人民政府 C: 法院 D: 社会团体 答案: B 试题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侵犯其合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 行政机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z22d4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