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真模拟题(十三)公共课百分自考网

1、理想信念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它具有()

B.实践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会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说明()

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行为规范

B.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状态

A.自发性

B.趋同性

C.曲折性

D.偶然性

4、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以这种方式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实质上是()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理想来肯定现实

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D.以现实来肯定理想

5、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集体主义

D.理性主义

6、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C.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7、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类的幸福”为主要指针,就是为人类谋幸福,为人民献身,这是人生的()

A.境遇

B.社会价值

C.自我价值

D.自然生命活动

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提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

B.“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B.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D.沟通功能和辩护功能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B.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2、“慎独”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下列叙述中体现了“慎独”要求的是()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

A.正真无私的要求

B.忠诚守信的要求

C.勇敢进取的要求

D.勤劳节俭的要求

15、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讲信誉,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

B.诚实守信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A.专业排他性

B.平等互爱性

C.生物本能性

D.强烈持久性

17、“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其中遵循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纪律和学校纪律,是“四有”中()

A.有理想的要求

B.有道德的要求

D.有文化的要求

A.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B.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要求

19、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是:()

B.重程序轻实体

C.重实体轻程序

D.权利义务相统一

A.证据形式广泛,具有任意性

B.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D.证据可以由律师凭借丰富经验主观推断而来。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D.制裁作用

A.判决书

B.裁定书

D.法律原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4、在我国,有权进行审判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各级人民检察院

25、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监察机关

D.社会团体

A.赔偿损失

B.排除妨碍

C.劳动教养

D.没收财产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28、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A.外商投资企业

B.全民所有制经济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9、在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作为犯罪分类依据的是()

B.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A.不服诉讼处罚的

B.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

D.行政机关奖惩其内部工作人员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A.社会主义荣辱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2、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将理想信念划分为()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开发社会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

A.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35、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

B.功利性和目的性

D.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A.是对个人行为的限制

B.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D.依靠国家强制力量的保障

37、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

D.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中享有检举、控告权利

A.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B.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

D.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39、法律遵守是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这包括()

A.保护合法行为

B.制裁违法行为

C.进行法律编纂

D.加强法律监督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2、简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44、简述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的关系。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6.D

7.B

8.D

9.C

10.D

11.D

12.D

13.C

14.C

15.B

16.A

18.A

19.D

20.B

21.A

22.C

23.B

24.A

25.A

26.D

27.B

28.B

29.A

30.D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CD

35.ACD

36.BC

37.BCD

38.ABD

39.AB

40.ABC

4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43、为什么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隶属不同的范畴;

45、简述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46、联系实际,论述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2)顺境和逆境,对不同的人来说,并不是均等的。

(3)在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①在顺境中向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坦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或者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②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条件差、困难重重,同样的目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逆境对人生又是一种磨炼,它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4)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①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更不等于没有困难,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顽强的意志并终身勤勉,才能在顺境中不断奋进和成长。②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闪光点。相反,如果一遇逆境,就悲观失望,既无坚定信念,也无顽强意志,更不主动去作准备,终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虚度光阴,结果只能每况愈下,成为环境的奴隶。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起强烈的荣辱意识。

(3)趋荣避耻,贵在践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践行,要做当荣之事,拒之辱之行,践行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心环节。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程序学等领域。 其次,是对合同和担保知情。合同是私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用以约束双方权利与义务。而担保则是一种增强债权人的债权安全的手段。例如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3.法律义务有哪些特征?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37e0dc6b860423f8f7e81378d52487a.html
4.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亡1.法律事实 2.法律事件 七、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概述1.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2.权利和义务的特征 (二)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三)权利和义务的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5.商主体具有的法律特征包括商主体具有的法律特征包括 叶聪 浙江君安世纪(台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商主体具有的法律特征包括盈利性;营业性;持续性;独立性。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就是商事主体。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90089.html
6.《法律的概念》阅读笔记正义:正义包括“分配性正义”与“补偿性正义”,其中“分配性正义”又包括“平均”与“合理的不平均”。 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相比具有的四个主要特征:(1)重要性; (2)豁免于人任意的改变; (3)道德违犯的任意性; (4)道德压力的形式。 道德除了社会群体生活中所承认的义务和责任外,还有两个面向:(1)道德理想。这https://m.douban.com/note/776793841/
7.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试题预测(题库版)考试题库B.社会保障争议是基于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C.社会保障争议可能发生在多个主体之间 D.社会保障争议与劳动争议都发生在相同的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社会保障关系的特征不包括(). A.保障的普遍性(待遇支付延期性) B.内容的经济性 C.主体的多方性 D.法律部门的多样性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项http://www.91exam.org/exam/87-1049/1049153.html
8.合同法范文12篇(全文)(1)界定了“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起算时间,防止企业规避法律义务。针对一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突击裁员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工龄“归零”的做法,《条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akw12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