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多项选择题归纳1

A: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解释或作出规定;

B: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C: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更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D: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A:社会团体;B:行业协会;C:事业组织;D:企业组织;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在我国,一般公务员的产生方式有:

A:调任;B:考任;C:聘任;

4.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务员通常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B:业务类公务员;

5.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主要特征有:

A: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裁量性;D:单方性;E:强制性;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适当;C:程序合法;D:在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

7.当场收缴罚款适用于: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的;

8.根据主持行政裁决的主体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A: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B: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法律关系的特点不同,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执行程序;C:行政司法程序;

10.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主要有:

A:主体十分广泛;B: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C:是全面性的监督;

D:内容包括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的监督;E:监督权限法定;

1.一般意义的行政指任何组织为实现其目的、任务而行使的执行、管理职能,包括:

A:公行政;B:私行政;

2.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包括:

A:依法行政;B: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C: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D:政府对违法、侵权行政承担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根据其权限的范围,分为:

A:一般行政机关;B:部门行政机关;

4.国家公职关系的双方主体分别是:

A:国家公务员;B:国家;

5.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为标准,分为:

A:应请求行政行为;B:依职权行政行为;

6.根据现行行政立法的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主要包括:

A:立项;B:起草;C:听取公众意见;D:审查;E:决定与公布;

7.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有:

A:概念不同;B:性质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E:角度不同;

8.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等方式提出:

A:信函;B:电报;C:电传;D:传真;E: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9.行政征收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强制性;B:无偿性;C:法定性;D:先定性;

10.行政强制主要包括:

A:行政强制执行;B:即时强制;C:行政调查;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关系;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C:行政救济关系;D:内部行政关系;

2.法的规范依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确定性和细密度,可分为:

A:规则;B:原则;C:基本原则;

3.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包括:

A:省人民政府;B:区人民政府;C:镇人民政府;

4.我国国家公务员任用前目前主要有:

A:考任;B:选任;C:聘任;D:调任;

5.行政行为以有无限制条件为标准,分为:

A:附款行政行为;B:无附款行政行为;

6.国务院1985年7月3日发布《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是:

7.根据法律规范和行政活动的实际情况,行政确认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确定;B:认定(认证);C:证明;D:登记;E:鉴证;

8.得设立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E:较大市政府规章;

9.目前组成我国行政征收体制的主要是:

A:税收;B:各种社会费用征收;

10.直接强制可分为:

A:人身强制;B:财产强制;

1.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的有:

A:责令停产停业;B:较大数额的罚款;

2.即时强制的特征有:

A:行政主体是即时强制的惟一主体;B:即时强制不以法定义务的履行为必要条件;

C:即时强制的程序性规范相对而言不很严格;

D: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在情况紧急时直接基于法律、法的规定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3.国家公务员任用的主要方式有:

A:选任;B:考任;C:委任;D:调任;

4.某甲因行政侵权死亡,有遗产被继承,其亲属乙在甲死亡前,一直由甲赡养,问谁有权请求赔偿:

A:某甲的继承人;B:某乙;

5.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正确的是:

A:先取证,后裁决规则;

B: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和依据;

C: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和依据;

6.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可分为:

A:维持判决;B:撤销判决;C:变更判决;D:履行判决;E:确认判决;

7.行政复议参加人有:

A:行政复议机关;B:行政复议申请人;C: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D:行政复议代理人;E:行政复议第三人;

8.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有:

A:劳动局实施行政处罚行为与被处罚人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B:劳动局登记检查用工情况与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9.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

A:处罚设定权法定;B: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

C:被处罚行为法定;D: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10.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行政机关是:

A: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E: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1.属于我国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有:

A:地区行署;B:区公所;C:街道办事处;

2.属于行政征收行为的有:

A:机场收取机场建设费;B:环保局收取排污费;C:税务局收取税款;

3.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A:从属法律性;B:服务性;C:裁量性;D:单方性;

4.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有:

A:客观真实性;B:合理性;C:关联性;

5.工商局吊销某企业的营业执照是:

A:依职权的行政行为;B:要式的行政行为;

6.行政相对人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依法对该复议案件享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有:

A:县人民政府;B:市工商局;

7.行政相对方对行政主体下列“”行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A:非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B: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本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认为行政主体给予自己的行政罚款数额过高;

8.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

A:金钱赔偿;B:返还财产;C:恢复原状;D:消除影响;E:赔礼道歉;

9.行政奖励主要有以下形式:

A:通报表扬;B:记功;C:授予荣誉称号;D:晋级(晋职);E:发给奖金或奖品;

A:权属争议;B:知识产权争议;C:民事侵权赔偿争议;D:环境污染争议;

1.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的要求;实体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

2.行政机关根据其管理的客体和内容,分为:

A:职能性行政机关;B:专业性行政机关;

3.导致国家公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有:

A:公务员退休;B:公务员辞职;C:公务员辞退;D:公务员死亡;E:开除;

4.行政行为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

A:要式行政行为;B:不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立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以下“”事项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国家安全;B:外汇汇率;C:外币政策的确定;

D: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于行政立法施行的;

6.综合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行政给付的形式主要有:

A:抚恤金;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C:社会救济、福利金、更低生活保障费;D: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7.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可以不设立行政审批的事项包括: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

B: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C: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

D: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

THE END
1.经济法基础高频知识点系列(一)承学网分享1.概念:行为能力是指法律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一致的,同时产生、同时消灭。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ExNTIyNw==&mid=2247491472&idx=2&sn=b1781ed51e00ce52ebe44b3e48652938&chksm=9a9b64d4b0045e455ed9db0f077ef888113a6d5266464b4f53f6efd358415b189e60c8de3ff9&scene=27
2.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以下是有关“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规范性、国家强制性)。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规范的另一个重要特……https://mip.64365.com/tuwen/thnem/
3.经济法复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法的本质(C)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 法的渊源指的是(B)B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3. 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C)C宪法 4. 在原始社会调整人们关系与行为规则的是(D)D人们的原始习惯 5. 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法是(A)A奴隶制法 https://m.douban.com/note/56464919
4.2018年许昌市市直招教真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 (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答案,选出1个且正确的,本题得1分,选出2个且正确的,本题得2分,选错不得分)。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http://www.shanxiang88.com/h-nd-194.html
5.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C 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6.反洗钱考试:反洗钱基础知识考点(2017年最新版)考试题库44、单项选择题 目前,洗钱的一般特征体现为() A.越来越猖獗 B.越来越专业化 C.越来越公开 D.越来越公益化 点击查看答案 45、多项选择题 反洗钱国际合作主要包括 A、加入并实施有关公约 B、司法协助和引渡 C、对等主管机关之间的合作 D、反洗钱信息交换 点击查看答案 46、单项选择题 “洗钱”作为一个术语http://www.91exam.org/exam/87-1061/1061921.html
7.国际经济法B、政府利益分析方法 C、特征性履行方法 D、合同自体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有明确规定的制度有(ABCD)。A、识别 B、公共秩序保留 C、外国法的查明 D、法律规避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ff32nia.html
8.道德与法治期末总结范文6篇(全文)本份试卷考查的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内容,试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四道时政题,十六道课本内容题目)、非选择题(四道材料分析题,每道题包括两道小题)。时间为 60 分钟,分值为 100 分,本试卷难度整体适中,既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https://www.99xueshu.com/a/yxb0q44gl437.html
9.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知识总结(四)教育法律的渊源(常识补充) (五)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 1.指引作用——该做不该做 2.评价作用——是否合法 3.教育作用——使用法律保护自己 4.保障作用——保障权利 (六)教育法律责任的特征(选择题) 1.追究程序的合法性(专权追究性) 2.责任的法定性(法律规定了由谁来承担责任) http://wgyxy.sxdtdx.edu.cn/news-show-1340.html
10.湖北襄樊2010年公鸭试领导素质能力测试强化训练:突发事件应对湖北襄樊2010年公选考试领导素质能力测试强化训练,共集中命题近千套,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有经济管理、公文写作、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突发事件应对试题,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均含答案。可供广大行政机关公务员考试参考。https://www.wydbw.com/info/20/44709.html
11.年级思想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22. 爱岗敬业有什么意义?* 23. 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的关系?* 说明:标有“*”的更为重要的考点。 §【专题整体感知】 考试内容和要求 教材版本位置 近三年中考题型及角度 法律及其特征 1、人教七下第七课 2、粤教七下第七单元 1、常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依法治国这个知识点考过辨析题。[来源:学&科&网Z&X&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05697_68068037.html
12.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专项练习题4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https://www.daxueshi123.com/html/2019/0308/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