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的全称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ublic指的是政府机构,Private指的是社会资本,Partnership指的是合作,PPP的官方释义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一)PPP模式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公共服务等特许经营领域。并且传统投资模式存在分散分治、竞争不充分、投资效率不高、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公共供给良性增加、优化市政项目风险分配、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突出支出管理、改进投资模式和助力政府性债务化解,2014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继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等系列文件,逐步将PPP模式深入向全社会推广。
(二)PPP模式的定义和特征
PPP模式的定义最初出现于2014年财政部《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其将PPP模式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随后201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文件中将PPP模式定义为“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最后2015年国务院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进一步明确PPP模式的定义:“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提炼出PPP模式的4个核心特征:充分竞争、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共担、按效付费。
具体见下表:
法律
l《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
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
推广类
l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
l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l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
l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445号)
规范类
l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财金〔2018〕54号)
l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
l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库〔2014〕215号)
l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6〕92号)
l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
l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
l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8〕23号)
l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
l关于修订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21〕110号)
l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金〔2017〕8号)
指南类
l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l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通知(财金〔2015〕21号)
l关于印发《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财金〔2015〕167号)
l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的通知(财金〔2020〕13号)
合同类
l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14〕156号)
l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PPP项目合同(财会〔2019〕23号)
l关于印发《
l关于印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领域PPP项目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财办金〔2020〕10号)
(四)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简介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可以简单归纳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5个步骤。详细流程图可以参考《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如下图:
二、PPP项目的审计的目标
PPP项目的审计目标有两点,一是从项目的角度来讲通过审计可以保证项目完成既定目标,能够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基础设施管理质量和运营服务效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通过审计可以让PPP项目更好的促进政府推动现代治理、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发展新动能。
三、PPP项目审计的重点与方法
(一)项目识别和准备阶段的审计重点和方法
1.项目入库情况。
2.物有所值报告质量和审批情况。
3.财政承受能力报告质量和审批情况。
4.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管情况。
5.PPP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和批复情况。
6.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7.PPP项目咨询机构情况。
(二)项目采购阶段的审计重点和方法
1.项目采购合规性。
2.采购过程中围标串标情况。
3.PPP项目合同合规性。
(三)项目执行阶段的审计重点和方法
1.项目公司资金到位情况。
2.PPP项目预算编制情况。
3.绩效监控及付费情况。
4.项目合同执行情况。
5.项目中期评估情况。
(四)项目移交阶段的审计重点和方法
1.项目移交组织情况。
2.项目资产评估情况。
3.项目性能测试情况。
4.项目移交过户情况。
5.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原标题:《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审计的重点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