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应用,甚至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创作”出不少人文作品,这些作品与法律意义的作品能否同日而语?是否能够受到同等保护呢?AI的“维权”之路

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应用,甚至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创作”出不少人文作品,这些作品与法律意义的作品能否同日而语?是否能够受到同等保护呢?AI的“维权”之路

2017年5月,AI(人工智能)“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被出版发行;2018年11月,佳士得以近5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由AI创作的画作《贝拉米家族的埃德蒙德·贝拉米》……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覆盖新闻写作、图片生成、视频与音乐创作等众多领域,谷歌、微软、腾讯、阿里等公司均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布局。

争议:AI创作物该受法律保护吗?

关于AI创作物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在业界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AI只是一种技术而不是民事主体,其创作物自然不能受著作权法保护。

也有人认为,目前AI技术尚处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阶段,AI创作过程往往由人直接参与甚至是占主导地位,其创作物应该看作是人类的创作成果,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AI作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创作工具时,AI生成的内容是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思想表达,例如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等文学表达,此类生成内容因为是人参与创作的结果,应该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署名:AI创作物该归谁所有?

一部作品上的署名涉及作者身份的认定、著作权的归属及权利保护的问题。一般作品的署名权归属于作者,但是对于AI创作物来说,AI本身、AI的设计者、研发者、投资者、管理者、实际操控者等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AI创作物应该如何署名?

与腾讯写稿机器人不同的是,百度提供了AI开放的技术手段,其明确“成为结果由用户自行把控,平台不对用户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对于暂时无法确定AI创作物的作者,武汉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表示,可以参照“孤儿作品”制度,由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批准使用AI智力成果,但该机构不享有著作权,待AI智力成果法律制度完善后,再确定署名权人。

隐患与机遇并存,AI创作法律保护未来可期

人工智能的创作行为严重依赖于数据源,除了自有数据内容外,智能写作一旦涉及到对他人数据库与网站数据的获取与使用,很容易引发侵权纠纷。比如此前热播剧《锦绣未央》作者秦简被控涉嫌使用“写作软件”抄袭219部作品,历经两年多的维权,12位作家诉《锦绣未央》抄袭案全部胜诉。

AI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各种可识别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资料,如在创作过程中未经允许使用了他人的数据或者数据库就会产生侵权问题。

对此李伟民表示,如果AI技术只是个人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则由个人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如果AI技术在自行创作过程中,实施了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个人再将AI技术创作的“侵权作品”加以利用,则根据个人和AI技术在作品创作及侵权行为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由AI的实际管理人和投资人承担责任。

今年4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了全国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案,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擅用其事务所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的分析报告内容。最终,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获赔1560元。

新一代AI的发展,将继续推进经济转型,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AI创作的未来,李伟民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和法律发展,民事主体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由自然人到法人,再到无生命的其他主体,确立AI民事主体地位未来可期。

链接

AI画作《贝拉米家族的埃德蒙德·贝拉米》

2017年5月19日,由微软“小冰”推出,由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在北京创意总社1949传媒产业园正式发布。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小冰”将寂寞、悲伤、期待、喜悦等1亿用户教会她的人类情感,通过10个章节以诗词的形式展现在诗集里。三天前,微软召开的“人工智能创造”媒体沟通会上,微软官方宣布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已经具备人工智能创造的能力,并邀请在场媒体限时体验了小冰看图创作现代诗的功能。

微软“小冰”师从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经过对几千首诗歌1万次的学习(微软官方称为迭代),“小冰”获得了现代诗的创造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2018年11月,佳士得以近5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由AI创作的画作《贝拉米家族的埃德蒙德·贝拉米》。在拍卖之前,拍卖行给出的参考价仅为7000美元至1万美元(4.9万至6.9万元人民币)。这幅画描绘了一名穿黑色大衣、体态发福的男子。乍一看,它像是18世纪或19世纪常见的作品。但若细看,你会发现人物面部模糊,画作似乎尚未完工,而画作右下方署名是一个数学公式。

画中的埃德蒙德是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人物。该画由一个名为“显而易见”的团队创作,团队成员画家皮埃尔·福特雷尔说,他先将1.5万幅创作于14世纪至20世纪的肖像画输入计算机软件,让软件使用谷歌公司研究人员伊恩·古德费洛开发的算法“理解肖像画规则”。然后,软件自动生成一批新画像,《贝拉米家族的埃德蒙德·贝拉米》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挑选出另外10幅肖像画,命名为“贝拉米家族”。

THE END
1.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2.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此外,还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入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相关工作。总之,在当代法治建设中,更加重视发掘中华传统文明的法治基因,并将其贯彻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动态流程中,就能够更好地让当代中国法治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地屹立于世界法治文明之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3.第614期律师视角下的宪法坚守与使命担当宪法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示着我们不可逾越法律的红线,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为正义发声的底气和力量。 宪法宣传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宪法条文的宣传普及,更在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崇宪法、信仰法治的氛围。作为律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TE0MzY3OQ==&mid=2247504055&idx=1&sn=dc552bc17bb788a0cce367e8cd527ba4&chksm=fd253b27ca52b231bf23a1862c1703f0759de7167b67dad24d614b7ef0435cda892adffa0d44&scene=27
4.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现代意义解读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则,它内蕴的是一种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法律的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精神在法律领域内的张扬与显现,是法律蕴涵的一种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精神气质。其根本的指向性意义就在于以人为中心,并给予严肃认真的人文关怀。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中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5148839.html
5.民法典的法律条文样例十一篇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规范作为构成法律的主要要素乃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和标准,⑥或者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和规定。⑦孙笑侠教授将法律规范界定为通过法律条文表达的、由条件假设和后果归结两项要素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⑧刘星教授则将法律规范表述为“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https://www.sfabiao.com/haowen/45802.html
6.法律与人文光明日报因此,探究“法律与人文”实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尤其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该问题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本期“学术笔谈”组织刊发一组有关“法律与人文”的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也欢迎广大读者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来。https://www.gmw.cn/01gmrb/2006-06/05/content_427810.htm
7.民法典的意义规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的法律基石民法典的意义:规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的法律基石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通过民法典,中国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界限,而且为解决日益复杂化的人际关系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人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397202.html
8.清末新政人文意义 更值得重视的是经济自由对人的解放的重要意义。在所译之书论及西方有经济自由,“乃至民生安业之事,大抵任民自为,而不过问”之际,严复感慨系之地写道:“读此,则知东西立国之相异,而国民资格,亦由是而大不同也。盖西国之王者,其事专于作君而已;而中国帝王,作君而外,兼以作师。且其社会,固宗法https://www.meipian.cn/1y7om59n
9.社会与人文构建生态文明的法律阐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社会与人文构建生态文明的法律阐释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政治意义上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以“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写入执政纲领当中,也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http://www.sass.cn/109008/18953.aspx
10.我院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科际法学论坛暨“数字社会的法律人文与庄副书记认为,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背景下,本届论坛以“数字社会的法律、人文与科技”为主题开展研讨,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意义重大。他用“传统与现代”“复合与交叉”“创新与合作”三组关键词对论坛主题进行解读,强调唯有加强交流合作,才能共同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衔接融合。https://fxy.wzu.edu.cn/info/1355/22087.htm
11.“文人法学”:法律学人的人文乡愁文史纵横理论频道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文人法学”在一定程度上生发于当代中国部分法律学人对本国传统人文学问的那种挥之不去的乡愁,为此,在一定范围内也可能是属于我国法治尚未成熟时期传统的“人文”与纯正的“法学”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形态,但无论如何,它也恰好应和了法治启蒙主义这一时代课题。 http://theory.workercn.cn/254/201503/16/150316093512287.shtml
12.九个事实帮助你认识世俗人文主义第九,世俗人文主义是犹太教的最新分支。 世俗人文主义犹太教(Secular Humanistic Judaism,也被称为人文主义犹太教)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认为对GOD的崇拜没有任何意义。人本主义的犹太人庆祝传统的犹太节日,但去掉了超自然的因素。人本主义犹太教是无神论的,它的原则是犹太教不仅仅是一种religion(将其视为犹太民族的文https://www.douban.com/note/862158708/
13.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6篇(全文)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mzesfky.html
14.历史法学的思想内核及其中国复兴其后,评注法学派、优雅法学派、人文法学派也在法律史上倾注心力无数。但在萨维尼之前,法学家并没有严肃思考历史与法律的深层关联。作为法学流派的历史法学,源于19世纪的德国。它视历史为现实法律规则的制约力量、生成力量与法律意义体系的最终源泉。 (一)历史法学的兴起http://iolaw.cssn.cn/yw/2015/201508/t20150812_4634674.shtml
15.王利明:法律解释之必要性中法评·5周年这里暂不评论该问题本身,但法官要真正准确地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离不开对该法律中“消费者”等概念的正确解释。在理解“消费者”的概念时,司法实践中之所以出现如此重大分歧,就是因为法官在解释该概念时所选取的解释方法不同。 事实上,早在19世纪,德国法律解释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萨维尼曾将法律解释方法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524/15/32260249_1032929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