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入法”的价值意义与路径方法研究与探索

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立法和修法过程中应明确规定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机构组织法和社会组织章程中载入党的领导,将党的主张和部署转为法律制度等。

2019年底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强化制度执行力,推动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转化为本单位本领域的政策法规、制度措施,提升治理效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要求“通过法律推动和保障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指出“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以立法推动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实现“党的领导入法入规”(以下简称“党入法”),给立法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党的领导”不仅要载入法律,而且应当以恰当的方式载入法律。

“党入法”的理解认识

“党入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栗战书委员长指出政治属性是立法工作的第一属性。将“党的领导”载入法律法规,是保证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特质的关键因素。

“党入法”是体现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决定》强调,“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将党的领导载入法律法规,是将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的活动法律制度化,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将党的领导原则法律规范化。

“党入法”的立法实践

梳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目前大致是通过定性描述、彰显地位、权力行使等角度实现“党入法”。

定性描述。是指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对“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等进行直接表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是宪法的序言,梳理了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确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2018年宪法修订,总纲第一条增写一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再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地位彰显。有的法律法规原则概括了党的领导地位。如国防法第十九条明确指出我国的武装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务员法第四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第三条等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强调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等。

有的法律法规体现坚定思想信仰。有的是完整引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如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还有的结合法律法规适用实际做个性化表达,如《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第三条表述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与边疆工作实际相结合,表达具有地方特色。

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坚守政治方向。如规定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三条),应当“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三条)等。

有的法律法规要求坚持组织领导。在法律法规中强调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等,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要求“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党入法”的边界限度

立法程序体制坚持党的领导。“党入法”涉及党规国法的边界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意见》要求有立法权的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立法问题亲自协调。对于法律法规中涉及到与党有关的内容,如果理解方面有重大分歧,或者属于重大问题,应按《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的规定,履行请示报告程序,取得同级党委或上级党委的同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中多处规定了“市委”“党组”等表述;北京市委多次就立法目的和依据、主要立法内容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还专门就立法中的难点问题请示中办法规局。依法依规立法明确立法权限。

宪法和立法法划分了各层级法律规范的立法权限,党内法规确定了法律法规载入与党有关内容的立法权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四条规定“凡是涉及创设党组织职权职责、党员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只能由党内法规作出规定”,排除了法律法规的立法权,该领域属于党内法规专属立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条例适用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配备和调整”,因此编制问题也排除了国家立法。

“党入法”要求所立的法载入了“党的领导”内容、实现党的主张,需要将文件语言、“党言党语”转化为“法言法语”,明确地体现了立法落实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法治的社会主义属性、保证立法政治属性的要求,是立法机关“善于”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党入法”同样应坚持党的领导,立法机关应明确自身的立法权限定位,灵活运用立法技术,做好请示报告工作,通过“党入法”的立法实践,实现党纪党规和国法国规共同保证“党的领导”的绝对坚持和广泛适用。

THE END
1.法律价值(精选8篇)在新他们把法律价值界定为法律理念或法律的理想境界, 看成是只能凭信仰把握的领域,其内容就是分配正义原则。 在新康德主义法学看来, 法律价值是相对的。 2.新自然法学派。 这一学派也是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亦可称之为复兴自然法学派。 该学派认为,在自然法的理论体系当中,法律价值既可以指它具有的意义和应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za4t3c.html
2.民法典的价值和意义律师普法价值:1、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2、象征着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大踏步地向现代化阔步前进。3、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许多悬而https://www.110ask.com/tuwen/17228717743588386140.html
3.知政懂法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司法是法治社会处于核心地位的纠纷解决机制。从社会秩序维护的意义上说,司法的最基本功能是对社会纠纷进行裁决。但并不仅限于此。 司法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确立,实现法律价值等方面的功能也不能忽视。换言之,增强司法的社会公信力,司法在发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Tg4MTM5Mw==&mid=2247538536&idx=7&sn=079e99b5d257697a2a2e14e9c2bf55d7&chksm=979394b6a0e41da078dd4822dfc2dcb055c058dae4c039c4f8a215fe24827cfe85c2aa378672&scene=27
4.法律功能反思和价值开放罗斯科·庞德教授作为社会学法学的重要人物,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完整地阐述了其关于法律功能及运行原理的基本主张和展望。全书共四章,分别阐述了法律之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法律本身及运作过程之剖析、利益保障之作为法律的根本任务,以及强力背后的价值秩序分析。 http://www.legaldaily.com.cn/newzt/content/2024-04/28/content_8990707.html
5.考研知识点打卡808法理学:法的价值释义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法律自身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可贵品质和属性。在法产生之初,法的品质可能仅限于法的形式性要求。而随着法的发展,法与社会的交融越发深刻,如自由、平等、人权等越来越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价值目标渐次融入法律制度,并发展成为法的内在价值。这些价值目标同样为法律所珍视和追求,已内化为法律品质不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95914144580486
6.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导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法律的历史性,法律的阶级性,法律与国家的内在一致,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等。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承载法律本质的价值观和实现法律价值的法治观,对当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7.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3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a.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b.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c.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8.法理学授课讲义:法的价值(自然法学派)(1)价值性认识人们必须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来衡量法律的存在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价值和意义 (2)事实性认识对法律问题进行符合其本来面目的反映和描述 2、对于法律问题的判断也可以分为两类: (1)价值判断法律所拟定的原则、规则、制度等客观存在(客体),人们必须从它们能否体现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否有更为理想的原则https://www.51test.net/show/291977.html
9.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6篇(全文)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mzesf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