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高考思想政治

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奏响中学序曲、规划初中生活

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做有梦想的少年、学习成就梦想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家的意味、让家更美好

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近老师、珍惜师生情谊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维护秩序、遵守规则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做负责任的人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关心国家发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永无止境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参与民主生活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础、凝聚法治共识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我们的梦想、共圆中国梦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开放互动的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和平与发展、谋求互利共赢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与世界深度互动

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携手促发展

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五课少年的担当:走向世界大舞台、少年当自强

第六课我的毕业季:学无止境、多彩的职业

第七课从这里出发:回望成长、走向未来

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了解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掌握正确的调节方法,如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培养兴趣爱好、自我调节等。

友谊与交往:认识友谊的力量,学会建立和呵护友谊;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遵守网络规则,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慎重结交网友。

情绪情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合理调节情绪,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理解情感的类型,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

集体生活: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集体主义的原则,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学会在集体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法律基础:了解法律的产生、本质和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知道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宪法至上: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自觉践行宪法精神。

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和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国: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知道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了解法治政府的含义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违法与犯罪: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知道刑罚的种类,学会预防犯罪,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经济建设: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知道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政治建设: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理解文化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国。

社会建设:了解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国家安全: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重要性,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了解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挑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保守国家秘密,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等。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和措施。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形势及措施;正确的就业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种类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核心内容、优越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哲学概论:哲学的起源、本义、任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态;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法: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的普遍性、实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的含义、特点、类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内涵、特点、功能;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文化交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意义、途径。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市场与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措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

各具特色的国家:国家的本质、构成要素;国家的性质、职能;专政与民主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单一制和联邦制的特点;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政治体制特点。

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重要载体;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跨国公司的含义、作用。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分类、机构、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主要机构及其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职能;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原则、合作方式;欧盟的宗旨、地位、作用.

中国的外交: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基本内容;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途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

民事权利与义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人身权、财产权的种类和内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承担方式。

家庭与婚姻: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结婚的条件和程序;离婚的方式、后果;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置方法。

社会争议解决: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主要程序。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思维的含义、特征;思维形态的分类;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意义。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概念的含义、基本特征;明确概念的方法;判断的含义、基本特征、类型;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推理的含义、种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逻辑要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否定观;创新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联想思维的含义、特点、方法;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含义、方法;逆向思维的含义、方法;超前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

THE END
1.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的作用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的作用 拼搏奋斗 2021-07-01 15:10:37 法律的作用: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所以法律具有各种规范作用。2、法律是一定的人们的意志的体现,反映了他们的利益要求,所以法律具有各种社会作用。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gTi1di60f6.html
2.中考复习:部编七下道法知识梳理(5)中考政治中考复习:部编七下道法知识梳理(5)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一)法律的特征 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http://www.zhongkao.com/e/20200212/5e43ae3ae4050_5.shtml
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PPT课件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律保障生活》PPT精品免费课件,共22页。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 情感 https://www.1ppt.com/kejian/daode/635
4.政治(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ppt课件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道法七下4101法律为我们护航课件pptx、部编版道法七下4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2.我国给予未成年特殊保护的法律是什么?★3.四大保护(未成年人保https://www.51jiaoxi.com/doc-12459859.html
5.法律的作用七年级下册@法律常识法律的作用七年级下册 法律常识 关于法律的作用,在七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有非常明确的阐述。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护,并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保护作用:法律明确规定了我们应该享有的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3b1b1e06c1fac1ef82afdc8c
6.山西导学方案电子版七下道法.docx山西导学方案电子版七下道法.docx 10页内容提供方:137***3580 大小:135.96 KB 字数:约3.14千字 发布时间:2022-10-28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10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山西导学方案电子版七下道法.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2/1025/8014062140005005.shtm
7.范振汝:双人权论中之率性自然与人权保障及制度创新双人权论是一崭新的政治、法律哲学;它既有西方人权论所提倡之个人权利更包含了群体人和之和谐仁权。本文第三节介绍了《仁道法学》之理论重点;第四节论述了道法自然与自生规律,且借用了西方现代宪法之产生来说明自生规律之内容及作用。第五节描述了如何应用自生规律来实现制度创新,并以选举制度之创新及建议来说明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236
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本目录(全)想要学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可以通过课本目录来构建知识框架,这样我们通过目录来回顾所学的知识点,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下面我们整理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目录(全),包括道德与法七年级上册目录总计4个单元10课,以及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目录总计4个单元10课,具体如下: http://www.e4221.com/chuzhong/zhengzhi/218.html
9.韩非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精选5篇)站在儒家相反的立场上,韩非极力否认道德力量对社会生活的维系作用,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并不具备将国家治理好的资质,只有借助法律才能达到目的。“道法万能,智能多失”,“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将法作为治国的根本,治理国家不能靠道德说教,只能用赏罚和法制,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je7s1zk.html
10.人教版七年级下初一下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P92)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 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 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P94)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https://www.360doc.cn/document/1349077_106235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