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50个耳光,28个用鞋底打,宝妈不安慰反怒道:为啥不反抗?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头肉”,是每个父母的宝贝,孩子再家里犯错时,父母只是轻微的责骂,并不会轻易的动手打孩子。

可是,孩子在学校就没有父母的呵护了,有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在学校是“嚣张跋扈”随便欺负人,有的孩子比较老实,只好被人欺负,也不敢吭声。

案例:

最近豆爸在网上看到一则小女孩被欺负的视频,视频中一位身穿黑色吊带衣服的女孩,看样子只不过是15岁左右,正在打另一名女生。

打了足足有2分钟左右,期间还换用鞋底打,2分钟期间,女孩被打了50个耳光,甚至被鞋底还打了28个,期间被打女孩根本没有反手,反而嘴中还在给黑色吊带女生道歉。

虽然豆爸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正处于花季少女,不应该对同样年龄的女孩下这样狠的手,难道校园“暴力”就没有人能够约束的吗?

不少网友都在斥责这样的不良风气,更有不少网友在怒骂被打的女孩,怎么就不知道还手呢?也有宝妈看到后也没有同情孩子怒道:“为什么不还手,她打你,你也打她啊”。

分析:

为何会出现校园暴力呢?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啊,其实这是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根本无暇顾及到孩子。

或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孩子已有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替孩子“承担”责任,所以孩子才会养成“嚣张跋扈”的习惯,孩子也会觉得:“我无论做错什么,都会有父母帮助我解决的”。

如何避免校园“暴力”,父母应该怎么做?

1、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自己的孩子在校不欺负人,不打骂同学,这样的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的,有的孩子会“打骂”同学,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和父母的教育有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父母就会教育孩子,“当有人打你时,你应该给我打回去,”或者父母教孩子打人,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所以孩子就养成了打人的习惯,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2、学校的教育

学校需要经常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的讲座,让老师和家长都应当参与进来,教会孩子面对校园“暴力”时,要勇敢的反抗或及时告诉老师,以求得到帮助。

当我们的孩子在求助老师时,老师应该不止是简简单单的批评教育一番,而是及时的协助家长,帮助家长教育孩子。

3、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我们的孩子受到校园“暴力”时,作为父母的要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也不可以让对方简单地道歉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受到很大的伤害时,父母要寻求法律的帮助,学会用法律来保护着我们的孩子,让对方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小豆爸寄语:对校园“暴力”绝不姑息,也绝不退缩,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当抵制校园“暴力”。

THE END
1.怎么正确用法律保护自己百度要正确用法律保护自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了解自身权利 首先,要了解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身自由、财产权、知识产权、隐私权等。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权利,才能在受到侵害时及时采取措施。 二、寻求法律帮助 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能够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你了解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7997251c737b42000708
2.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出生家庭,才更有可能提升人生高度1、了解法律,适当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再注意一点,出生底层家庭的孩子,最好从小多多了解法律,熟读法律,知道警察局怎么走,知道怎么报案,尽量去应用它,必要时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好自己。这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社交烦恼,你不必和那些底层青年合群,你不必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哪怕是固执的底层父母,也不必答应,孝顺和百依https://www.jianshu.com/p/6a9cff89fa48
3.中学生法制教育8篇(全文)(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第一、中学生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中学生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gf2hznj.html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7篇作为学生,大家都要树立守法形象,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必要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篇1 一、 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8768.html
5.2020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心得体会(精选7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未成年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未成年人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认真的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感触颇深: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vnk15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