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平台

《护士条例》已经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00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三条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

第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保障护士待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护士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在护理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护士,应当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或者颁发白求恩奖章,受到表彰、奖励的护士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对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当颁发荣誉证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做出突出贡献的护士,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执业注册

第七条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三)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四)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逾期提出申请的,除应当具备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部门制定。

第八条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应当向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请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注册,并发给护士执业证书;对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第九条护士在其执业注册有效期内变更执业地点的,应当向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为其办理变更手续。护士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执业地点的,收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还应当向其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通报。

第十条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执业地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延续注册。收到申请的卫生主管部门对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延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对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予延续,并书面说明理由。

护士有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应当予以注销执业注册情形的,原注册部门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注销其执业注册。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护士执业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并将该记录记入护士执业信息系统。

护士执业良好记录包括护士受到的表彰、奖励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情况等内容。护士执业不良记录包括护士因违反本条例以及其他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处分的情况等内容。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护士执业,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克扣护士工资,降低或者取消护士福利等待遇。

第十三条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四条护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有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的权利。

第十六条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十七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第十八条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十九条护士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第四章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第二十条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护士的数量不得低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

第二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允许下列人员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

(一)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

(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的护士;

(三)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执业注册的护士。

在教学、综合医院进行护理临床实习的人员应当在护士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第二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二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在本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

第二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并保证护士接受培训。护士培训应当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

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护理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并进行监督检查。

护士因不履行职责或者违反职业道德受到投诉的,其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进行调查。经查证属实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护士做出处理,并将调查处理情况告知投诉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在护士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和在医疗卫生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数量核减其诊疗科目,或者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国家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护士的配备数量低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的;

(二)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或者允许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期的护士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的。

第二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国家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的;

(二)对在本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

(三)未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或者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医疗保健措施的;

(四)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的。

第三十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一)未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或者未保

证护士接受培训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护士管理职责的。

第三十一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

(一)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

(二)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提出或者报告的;

(三)泄露患者隐私的;

(四)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的。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护士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自执业证书被吊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执业注册。

第三十三条扰乱医疗秩序,阻碍护士依法开展执业活动,侮辱、威胁、殴打护士,或者有其他侵犯护士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条例施行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或者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从事护理活动的人员,经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合格,换领护士执业证书。

本条例施行前,尚未达到护士配备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实施步骤,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达到护士配备标准。

第三十五条本条例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附则:《护士条例》

第一条、护士应当奉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专业职责;

第二条、护士应当对患者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

第三条、护士应当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完成诊疗计划,开展健康指导,提供心理支持;

第四条、护士应当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严谨、慎独,对个人护理判断及执业行为负责;

第五条、护士应当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六条、护士发现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第七条、护士应当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活动,参与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

第八条、护士应当加强学习,提高执业能力,适应医学科学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第九条、护士应当积极加入护理专业团体,参与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活动;

第十条、护士应当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关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THE END
1.以宪法为基,筑医疗法规之堤12月4日,为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蒲阳医院对宪法进行宣讲及医疗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旨在通过法律培训,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蒲阳医院主要负责人强调了宪法和法规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执业的能力。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408265.html
2.与社会保障的双重构建预约报名法令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与保障。作为社会行为的规范,法令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在法治社会中,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法令的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得以保障。法令的存在对于法治社会至关重要。 https://app.hujyw.com/post/1202.html
3.哪些法律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在生活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下是一些常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86818/answer/47231530762
4.医院见习工作总结(12篇)认真学习《护士法》及其法律法规,让我意识到,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https://www.9136.com/shiyongwendang/gongzuozongjie/281094.html
5.酵交锋——健贤思齐行正致远交锋四:进入法律层面,医院和医生该如何保护自己? 健客交锋 2.7万 阅读 1年前 第八期 原创 《健客交锋》第八期:艾芬事件没有赢家? 折射民营医疗几重尴尬 健客交锋 6.8万 阅读 1年前 第七期 原创 《健客交锋》第七期:杨文医生离开我们的这一年 健客交锋 5.3万 阅读 1年前 第六期 原创 《健客交锋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201109/content-545661.html
6.护士法律范文8篇(全文)9.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时限为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C)A 1年内 B 2年内 C 3年内 D 4年内 10.这部法律中,首次把(C)作为独立的权利加以保护,这也是侵权责任法的一大亮点。 A生命权 B健康权 C隐私权 D用益物权 11.关于申请护士执业注册,错误的是(D)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uyo93nz.html
7.护理行为中的法律责任(精选十篇)护理行为中的法律责任 篇1 随着医学知识与法律观念的普及, 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 因医疗护理行为引起的纠纷层出不穷。护士在医疗行为中与患者接触密切, 如何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履行自己的责任, 减少护患纠纷, 是当前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护理工作面临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69nap4.html
8.2023年护理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7篇)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实施了新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完整、客观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http://cooco.net.cn/zuowen/1579760.html
9.护士长在管理中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医院管理医管攻略护士长要组织护士学习各类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并把它落实到每个护士、每项工作、每个班次中。护士长要每周进行全面检查一次, 具体抓环节质量, 控制终末质量, 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 3、加强护士的法制知识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以法服务患者,以法保护自己 http://zl.hxyjw.com/arc_40987
10.的恐吓和人身攻击。我可以通过什么法律渠道保护自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42715.html
11.给予公务员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公务员保护自己不申诉权是法律给予公务员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公务员保护自己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法律法行申诉权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eec2b1732442443f88f6ec4bf61a65d1.html?fm=bdbds74d74f3e0800a9bc086e595e04573bd8
12.护理铺床法心得体会范本5篇护士工作心得工作心得体会1.强化学法、用法意识 我国护理教育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护士缺乏有关的法律知识。身为护士长在管理检查护理质量服务中要善于将法律条例融入相关的工作中,并要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有关的法制及医疗纠纷条例,增强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的认识,学会自我保护及处理好护患矛盾,避免纠纷发生。 https://www.027art.com/fanwen/gongzuotihui/17946344.html
13.如何增强护士法律意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书写护理文件是很重要的。 (4)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新《刑法》中有关护理部分的内容。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以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 医学教育网提供护士资格、初级护师及主管护师辅导课程,十数年辅导经验,老师辅导团队,欢迎了解~https://www.med66.com/huliguanli/li20022075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