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法律法规新增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修订的5条

第三条: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七条: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七十七条: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指使盗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入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于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1.首先规则中介绍了制定规则的依据和目的。

第一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称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适用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第三条:学校、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依法履行职责,通过积极管教和教育惩戒的实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支持、指导、监督学校及其教师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

第四条: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2.其次,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的改正,规定了具体的情节和具体的方法。

第七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

(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

(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

(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

(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

(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八条: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以下教育惩戒:

(一)点名批评;

(二)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三)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

(五)课后教导;

(六)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教师对学生实施前款措施后,可以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家长。

第九条: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及时告知家长:

(一)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

(二)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

(三)安排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

(四)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游览、校外集体活动以及其他外出集体活动;

(五)学校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第十条: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

(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

(二)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

(三)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干预。

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子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THE END
1.法律法规全书从不让你无所适从的权威指南《法律法规全書》不是只是条条框框,它有其独特的人文色彩。在其中,你可以找到真实发生过的事例,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人性探究和道德考量,让读者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情感共鸣。 5. 解答疑惑 生活中的小事情有时候也容易引起大争议,比如公共交通中的座位分配或是在餐厅是否应该给宠物留座?这样的日常小事看似微不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60877.html
2.全球法规网(2)在本款中,减税期意为按照1968年投资鼓励法第5条规定,一个公司已得到先行行业证明,或按照12A或12B条规定已被批准的减税期;或者指当公司按照该法规26条规定,发生的资本费用可以得到投资税收抵免时的期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8.在本章中,“批准项目”意为: 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38190
3.我国现行国防法规有多少个中央军委制定的军事法规,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等;国务院单独制定或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的国防行政法规,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等。 5.国防规章 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军事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单独制定或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https://www.56df.com/news/149257.html
4.宋功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9)》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专题报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素有党内“立法法”之称,对党内法规的制定原则、制定主体、制定事项、制定权限、制定程序、制定工作保障等作出全面规定,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提供基本遵循。该《条例》自2012年5月印发实施以来,对于提高党内法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法规https://iplr.whu.edu.cn/info/1031/6186.htm
5.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公司法》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首次在法律中出现公司社会责任的用语或概念。 但是,法律的规定未必就形成法律义务,《公司法》第5条实际上是以法律条文发出了一个道德号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除了https://china.findlaw.cn/gongsifalv/falvzeren/20545_10.html
6.党内法规形堂丨《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为推进党内法规学习走深走实,德江县委组织部特开设“党内法规小课堂”专栏,持续推送党内法规应知应会知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好党内法规,让党内法规切实融入工作生活中,坚定不移做党内法规的忠实信仰者、积极拥护者、模范践行者。今天,我们编发《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大家一起学习,“温故而知新”! http://www.btzx.com.cn/web/2023/11/21/ARTI170055672916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