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理论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在理论和实务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指出,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表明无论是将党内法规定位成“软法”,还是国家法治体系中的一部分,都面临着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处理问题。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主要呈现以下五种关系。

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可以看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国家法治体系中呈现出一种价值同向性关系。两者共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在根本价值指向上一致。党内法规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制度依据和保障,目的是让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国家法律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依据和保障,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统一于人民利益福祉这一最高目标之下。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规范对象的相融性

功能发挥的互补性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发挥着具体而不同的功能。其实,早在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就曾对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进行了区别,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不能把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职能混为一谈。1921年3月,在俄共(布)十大会议上,尽管列宁明确指出党的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议对于整个共和国都是必须遵守的,但他更提醒人们注意:“我们不能立刻颁布一项法律。我们决议的缺点就在于它不完全是法律——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是不能制定法律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规范党内事务往往涉及政务。因而,很多党内法规采取党、政联合发文的形式,旨在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为了建立健全党的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内法规在制定主体和规范对象上要严格符合《条例》的规定,实现党内法规规范党内事务,国家法律规范国家事务,明确二者在所规范的事务上的分野性。

文化倡导的层级性

制度建设的衔接性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条例》指出,制定党内法规应当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可以看到,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规范,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为党内法规进行了制度意义上的托底。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对此,《纲要》提出了“宪法为上、党章为本”的基本要求。以宪法为遵循,就是要保证党内法规体现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和要求,保证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在统一;以党章为根本,就是要按照党章确定的基本原则、要求和任务,推进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这不仅关系党内法规与宪法法律是否相衔接,而且关系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是否相统一。

总之,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有利于政治生态的净化,有利于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统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坚持“宪法为上、党章为本”“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法学理论命题,而且也是已经开启的政治实践道路。因此,首先在法治体系的视野里探析党内法规问题,丰富其学理支撑,对于法学界尤其是法社会学研究领域,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认真研究党内法规的话语源流、制度定位、体系架构及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将其制度逻辑徐徐展开,无疑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THE END
1.法规和法律的区别法律分析 法规与法律有着显着区分。法律乃全国人大及常委所立,具备极高权威性与稳定性,是国家治理之基石,如《民法典》《刑法》等。法规则包含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两类。行政法规系国务院依法律或宪法授权制定,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则由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旨在执行法律、行政https://m.66law.cn/v/wenda/3569974.aspx
2.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什么区别?于都县信息公开(1)法律一般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规,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https://www.yudu.gov.cn/ydxxxgk/c100257mgru/202103/12949faf5a844510bfa470ebd6dbfd6f.shtml
3.如何理解基金会运营成本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10%?从法律法规到实际从法律法规到实际困境。 起因是我在宣传儿童希望基金会的时候,有人说“管理成本高达38.4%的基金会不值得被信任”。此前已经进行了多次解读,那么我在咨询了专业的法律人士之后,在这里给系统性地给大家分析一下,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欢迎各种讨论,前提是把我发的内容认真看完哈。本文内容包括:一、相关法律法规 二、https://www.douban.com/note/819533326/
4.条例属于法律还是行政法规条例属于法律还是行政法规 周哲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条例既不属于法律也不属于行政法规。条例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按照相关政策和法令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27436.html
5.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6.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经济法律法规调整概况中国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为主的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与世贸组织规则关系极为密切,在人世之际,我们依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政府的承诺,在完善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使之与世贸组织规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