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法律法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法规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国家组织,城市建设,管理,工程建设以及公用事业建筑活动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建筑设计离不开建筑法规,建筑法规及规范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十分严格。建筑设计要满足功能、技术、环境、造型等要求,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即建筑设计应当从建规范出发,处处要符合规范要求。由此看来,建筑法规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建筑规范,提高规范意识,不是对使用者的安全保障,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二.对建筑法规的理解与认识

1建筑法规的概念

建筑法规表现形式与效力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技术规范、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建筑法律关系是由建筑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在管理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利的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建法关系的构成为主体、客体及法律关系。建筑关系的内容是主体对他方享有的权利和负有的义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发布的属于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业务范围的各项法律。建设法律在建设法规体系框架中位于顶层,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最高,是建设法规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国务院依法制定并颁布的属于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业务范围的各项法规。建设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建设法律。

三.建筑法规基本制度

1.建筑许可制度

建筑许可制度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审查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对符合条件者准许开工并颁发施工许可证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1)施工许可证的申领。(2)施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3)中止施工和恢复施工。(4)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能按期开工或中止施工的处理。

2.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制度

工程施工发承包中,违法乱象层出不穷:违法发包、非法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建立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制度无论对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还是维护建筑工程主要参与方合法权益而言,都更为高效。工程发包管理和工程承包管理

3.建筑工程监理制度

建设工程监理即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其特性主要表现为监理的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建设工程监理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活动的全过程监理,也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某一实施阶段的监理,如设计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等。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施工阶段监理。

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一系列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条文。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可以依据风险制定。

5.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保护建设工程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制定本办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包括(1)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2)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4)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5)材料构配件设备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6)返修和损害赔偿等。

四.建筑法规的作用

我国的建筑法自颁布实施起,至今已经十四年,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建筑法规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建筑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还应对一切符合法规的建筑行为给予确认和保护。这种确认和保护一般是通过建筑法规的原则规定反映的。当然,建筑法规要实现对建筑行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必须对违法建筑行为给予应有的处罚。否则,建筑法规所确定的法律制度由于得不到实施过程中强制手段的法律保障,就会变成无实际意义的规范。因此,建筑法规都有对违法建筑行为的处罚规定。

建筑法规在市场中的具体作用包括:

1.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大力推行建筑项目公开招标,工程招标水平和招标率都有明显提高,全国的地级以上城市逐步建立和规范了有形建筑市场。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依法对建筑企业资质及从业人员资格进行审查河南省实施了施工企业资质初审,复审,会审的“三审制”和当事人回避制度。提高了建筑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企业结构得到改善,减少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筑法规提出要求规定,规范有关建筑工程等各方面活动。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不仅影响建筑物正常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损害用户的利益,而且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方面已有不少血的教训值得吸取。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使用安全的要求,是从事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活动必须始终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

3.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维护消费者权利

建筑法律法规促进了建筑质量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每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而这些质量的出现与补救毫无疑问的会让我们联想到建筑法规。比如在我们的父母在买了一套住宅之时,而紧接着我们在搬入之后发现了房屋的质量存在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将建筑法搬出,然后在国家的法律部门通过一些途径而将我们的权利发挥到最大的效应。

4.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建筑法规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要满足功能、技术、环境、造型等要求,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即建筑设计应当从建筑规范出发,处处要符合规范要求。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就要进行修改适用于中国所有的民用建筑设计,是中国建筑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否则设计做得再好看也是华而不实,是无效的。建筑法规对要设计的建筑进行限定,适用于中国所有的民用建筑设计,是中国建筑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1.总体设计

2.单体设计

层高和净高、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单体设计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深入、细化,这一步应当是从平面设计入手,根据功能分区和人流路线合理进行布局,这正是建筑设计的一个特点。做具体的设计工作之前还需做一些必要的工作:首先要收集资料,包括各类建筑法律法规规范。如房间的大小、层高,家具尺寸,走道、疏散门的尺寸和数量,走廊的宽度,楼梯的宽度和数量,厕所大便器的数量和小便槽的长度要求等等,只有摸清这些基本的规范性的要求,才能行之有效地做设计。只有在建筑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太能借鉴以下成功的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设计,满足坚固,美观,实用的要求。

3.其他工种设计

4.小结

五.我国建筑法规的缺陷和不足

1.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2.制度缺失

在我国的建筑法规中,某些制度缺位的现象十分明显,无论在建筑

工程的具体实施中,还是建筑业活动的日常监管中,这种规定性机构的体质缺位现象时常出现,也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同时,我国建筑业法律保障制度的缺乏也一直存在,这就使建筑业的底层从业人员。往往难以保障自身的基本权益,对建筑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3.执行力不足

我国的建筑法规并没有达到真正彻底的革新和完善,执行力有待提高。

五.对我国建筑法规的建议

六.结语

建筑法规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大到法律法规,建设体系,基本原则,小到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内容。作为建筑学学生的我们应学好建筑法规,为未来从业做好积累,打好基础。健全完善的建筑法规将规范建筑业市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THE END
1.法规和法律的区别法律分析 法规与法律有着显着区分。法律乃全国人大及常委所立,具备极高权威性与稳定性,是国家治理之基石,如《民法典》《刑法》等。法规则包含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两类。行政法规系国务院依法律或宪法授权制定,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则由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旨在执行法律、行政https://m.66law.cn/v/wenda/3569974.aspx
2.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什么区别?于都县信息公开(1)法律一般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规,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https://www.yudu.gov.cn/ydxxxgk/c100257mgru/202103/12949faf5a844510bfa470ebd6dbfd6f.shtml
3.如何理解基金会运营成本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10%?从法律法规到实际从法律法规到实际困境。 起因是我在宣传儿童希望基金会的时候,有人说“管理成本高达38.4%的基金会不值得被信任”。此前已经进行了多次解读,那么我在咨询了专业的法律人士之后,在这里给系统性地给大家分析一下,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欢迎各种讨论,前提是把我发的内容认真看完哈。本文内容包括:一、相关法律法规 二、https://www.douban.com/note/819533326/
4.条例属于法律还是行政法规条例属于法律还是行政法规 周哲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条例既不属于法律也不属于行政法规。条例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按照相关政策和法令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27436.html
5.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6.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经济法律法规调整概况中国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为主的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与世贸组织规则关系极为密切,在人世之际,我们依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政府的承诺,在完善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使之与世贸组织规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