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详解《慈善法》:让想做善事的人更方便

审议过程中对草案作了110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有38处

记者:如何认识这部法律?

阚珂:这是一次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具体实践,构建了我国慈善领域的基本制度,实现了加强慈善制度顶层设计的要求,为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在大会审议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共有1231人次发言,提出近4000条修改建议。经研究,对草案作了110处修改,其中实质性的修改有38处,凝聚了全体代表的智慧,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

记者:怎样理解慈善法所规定的慈善活动?谁可以开展慈善活动?

阚珂:慈善法没有对慈善下定义。第三条规定了六个方面的公益活动都属于慈善活动。从捐赠财产和提供服务角度来看,内地居民、港澳台同胞、外国人,开展的符合本法第三条规定的活动都是慈善活动。

同时,按照该法第八条的规定,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受益对象是“面向社会”。“面向社会”这四个字是在审议过程中增加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它有特定的含义:将学者的学术用语“不特定大多数人群”转化成了法律语言“面向社会”。

根据第三条、第八条,就可判断某项具体活动是不是慈善活动。

法律规定的10%管理费标准,实际上只针对少数公募基金会

记者:怎样看待第六十条关于慈善组织“年度管理费用比例”的规定?

阚珂:慈善法第六十条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确定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既要有利于促进慈善组织规范运作,又要符合实际。根据调研及测算:募集财产能力强、规模大的基金会,能达到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关于公募基金会每年管理费用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的规定;规模小的基金会要达到10%这个标准,还有一定的困难。

法律规定的10%管理费用标准,实际上只针对很少的公募基金会,对于定向募集款物的基金会没有作出规定。我们在北京调研时了解到,在北京市注册登记的基金会有378家,其中公募基金会41家,占北京市公募私募基金会总和的10%多一点。在天津市注册登记的基金会有64家,其中公募基金会20家。法律规定,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公募基金会占基金会的总数比例是很小的。

阚珂:慈善法第六十条确立了两个原则:一是“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要求慈善组织把社会公共资金及时用到需要的方面和地方去,不能沉淀得太多;二是“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由于慈善组织的财产不是其自己创造的,要根据本慈善组织的章程、宗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同于营利组织,也不同于企业,其人员的工资标准不能太高,现行的规定是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

个人如果为非亲非故的人筹集款物,法律是不允许的

记者:以后个人遇到困难,还能进行求助吗?

阚珂:个人求助法律没有禁止,本人、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遇到困难,向社会求助,本法是不禁止的。

但是,个人募捐,本法规定得很明确,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和个人是不能开展募捐的,募捐活动要由慈善组织来做。

记者:以后个人求助和个人募捐有什么区别?

为自己募,不是慈善,用老百姓的话说,那叫乞讨。比如,遇到困难了,写一张纸放在马路上,让过路的好心人帮帮我。实际上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实质就是为了自己。

记者:不允许个人募捐的话,在对接机制上有保证吗?

阚珂:弱势群体遇到困难,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我们有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病医疗保险等。有了慈善组织,并不等于政府要减轻责任。现在慈善财产太少了,一年在1000亿元左右。

遇到困难,可以找慈善组织。慈善组织按照其章程、宗旨,面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提供帮助,而且不得有关联关系。有学者认为,慈善是第三次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

慈善是人人可为的。个人做好事情,最好是拿自己的钱。简单地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

在朋友圈转发由他人发起的募集款物信息时要慎重

记者:对求助信息进行转发,该如何看待?

记者:在本社区、单位内的互济“抱团取暖”不被允许了吗?

阚珂:慈善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

这和通过慈善组织做的慈善是有区别的,是“抱团取暖”。今天我有困难了大家帮助我,明天你有困难大家再帮助你。彼此帮助时会有得到他人来日帮助的回报预期。慈善有四个特点:自愿的、无偿的、捐出去的款物是不能索回的、非营利性的。慈善组织的募捐和个人募捐、一对一的帮助、本单位或者本社区内的互济互助活动是有区别的。

慈善法第八十条关于捐赠的税收优惠规定,有利于中国出现大慈善家

记者:国外一些富豪,把自己的遗产很大比例或全部捐赠给社会做公益。慈善法出台后,能否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也会出现这样一些慈善家?

阚珂:在立法当中的一个考虑就是,要让想做善事的人更方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慈善法第八十条关于捐赠的税收优惠规定,就是想让捐赠更方便,有利于中国出现大慈善家。

现在一些企业家要捐赠,但有不方便之处。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慈善法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规定:企业捐赠超出12%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不是有利于企业家捐赠得更多吗?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是什么法律咨询顾问 3.7w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一条的具体解释? [律师回复] C您好,你的案子是需要二审嘛 重庆开林律师律师 评分5.0 3.1w浏览 杨帆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合同事务、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5.0分服务:999+人执业:7年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起诉状应https://mip.64365.com/answer/yjimw/
2.民法典第110条规定合同范本下载律师代写民法典第110条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根据这一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417676.aspx
3.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公民以及单位有想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举报犯罪的义务,被害人人身财产权益受损的,可以到相关部门报案、控告,收到案件的部门无管辖权又有紧急情况的,可采取紧急措施后进行移送。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5963.html
4.民法典解读110- 法人名称权是特定团体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及依照法律规定转让自己名称的权利。 8. 解释人格权的专属性和不可转让性。 - 人格权是与生俱来的,不得转让与抛弃,权利主体不能随意支配。 9. 总结人格权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分类。 - 物质性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精神性人格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468878
5.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内容是:公民以及单位有想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举报犯罪的义务,被害人人身财产权益受损的,可以到相关部门报案、控告,收到案件的部门无管辖权又有紧急情况的,可采取紧急措施后进行移送。 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https://www.lawtime.cn/zhishi/a4097952.html
6.权威发布(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2.将第3条修改为: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中作出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一般应当移送执行机构实施。” 3.删除第6条、第10条、第28条至第32条、第38条、第39条、第41条至第43条、第45条至第47条、第55条、第70条至第84条、第86条、第87条、https://www.court.gov.cn/fabu/xiangqing/282661.html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2.将第3条修改为: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中作出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裁定,一般应当移送执行机构实施。” 3.删除第6条、第10条、第28条至第32条、第38条、第39条、第41条至第43条、第45条至第47条、第55条、第70条至第84条、第86条、第87条、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09016
8.专利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了五种不视为专利权侵权的情形专利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了五种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可以用于专利侵权抗辩。 不视为专利侵权的 五种情形 情形(一) 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http://m.110.com/flzs/975079.html
9.《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调整百君合川律师事务所9.叛逃案(第109条) 10.间谍案(第110条) 1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第111条) 12.资敌案(第112条) (二)《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下列案件: 13.宣扬极端主义案(第120条之三) 14.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案(第120条之四) https://baijunhc.com/?m=article&t=detail&id=82
10.英国商标法(中文版)(2)除上下文中另有要求以外,本法所指的商标包括集体商标(见第49条)或证明商标(见第50条)。 2.注册商标 (1)注册商标是依据本法通过商标注册获得的一种财产权,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享有本法所提供的权利和救济。 (2)本法不包含对未注册商标侵权作出制止或赔偿的程序规定,但本法并不妨碍有关假冒的法律。 http://www.chiram.com/View/blog_article?ac=zqi5je7i6b
11.CyberSecurityLearning附渗透测试技术选择题+法律法规C. 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者 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 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 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 五日以https://blog.csdn.net/Waffle666/article/details/115741133
12.*ST百花: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一、本次交易符合《重组办法》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 422 二、本次交易符合《重组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426 三、本次交易符合《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及其适用意见要求的 说明427 四、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428 五、独立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对本次交易符合《重组管理办法》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0200003611_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