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10月自考法理学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56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法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出自于

A.黑格尔B.自然法学派

C.分析法学派D.凯尔苏斯

2、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

A.法的阶级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C.法的本质D.国家意志性

3、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是指

A.法的秩序价值B.法的正义价值

C.法的自山价值D.法的平等价值

4、法所具有的以法律制度形式来规范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功用和性能是指

A.法的社会作用B.法的调整功能

C.法的指引功能D.法的保障功能

5、以英国中世纪普通法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和地区的法被统称为

A.判例法B.衡平法

C.普通法法系D.法典法系

6、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两者的区别,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A.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B.两者适用范围不同

C.两者发生效力的方式不同D.两者调整方式不同

7、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国法的一种分类,下列不属于其分类标准的是

A.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B.各国法的特征

C.历史传统D.源流关系

8、关于法和政治的不同表述有错误的是

A.政治的发展变化与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无关

B.政治的内容比法丰富

C.并非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

D.法和政治的调控功能不同

9、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这里的“特定主体”是指

A.有权立法的主体B.权力机关

C.所有的国家机关D.代表机关

10、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权各由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几个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是

A.单一两级立法体制B.单一的一级立法体制

C.两级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

11、当今各国立法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A.遵循宪法原则B.坚持法治原则

C.遵循民主原则D.坚持合理性原则

12、在我国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大会

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3、下列属于立法准备活动的是

A.立法预测B.提出法案

C.审议法案D.立法解释

14、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被称为

A.单行条例B.自治法规

C.自治条例D.地方性法规

15、“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该说法出自

A.查士丁尼B.乌尔比安

C.帕比尼安D.保罗

A.自然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

C.注释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

17、认为法理学是分析法律规则体系的专门学问的法理学家是

A.庞德B.哈特

C.奥斯丁D.波斯纳

18、中国最早提出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是

A.先秦儒家B.先秦法家

C.先秦兵家D.先秦名家

19、不属于检察机关监督对象的是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部门

C.看守所D.政协

20、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A.立法权B.行政权

C.司法权D.社会舆论

21、提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色诺芬

22、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等,被称为

A.法律观念B.法律传统

C.法律意识D.法律思维

23、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执行、适用和遵守的状况是

A.法律效力B.法律实效

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

24、同一机关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做出判决后,不再受理同一当事人的同一法律请求的原则是

A.—事不再理原则B.—事不二罚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

25、在同一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主体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法律关系被称为

A.平权型法律关系B.调整性法律关系

C.保护性法律关系D.隶属型法律关系

26、主体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的内容、含义和有关术语所作的解释是

A.字面解释B.学理解释

C.目的解释D.任意解释

27、针对未来发生的不特定事项而作出的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是

A.具体法律行为B.积极法律行为

C.抽象法律行为D.中性行为

28、关于法律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成为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以法的存在为前提

C.法律关系就是社会关系

D.所有的权利义务关系都是法律关系

29、对于法律事实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事实是一种合法行为

B.法律事实是一种违法行为

C.法律事实不是行为,只是一种客观现象

D.行为和事件都可以构成法律事实

30、通过法来抑制权力弊病需要着重抑制

A.大众的权力B.政党的权力

C.坏人的权力D.政治权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拉丁语中,权利一词是使用“ius”来表述的,但“ius”也兼指

A.正义B.法

C.规律D.公平

D.刑罚

32、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A.责任法定原则B.不溯及既往原则

C.公正原则D.效益原则

E.合理性原则

33、下列不属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是

A.德治传统B.法治传统

C.权利文化D.礼法文化E.政法合一

34、我国法理学近年来将法的要素归纳为

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D.法律技术E.法律效力

35、立法是一种国家活动,其特征主要有

A.立法是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

B.立法应当依据法定权限进行

C.立法是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D.立法只能是创制新法的活动

E.立法应采取如何使所立之法臻于完善的技术规则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符题纸上,不能荇在试题卷上。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THE END
1.宪法知识200问4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即所有制。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2.宪法学习丨知宪法学宪法懂宪法?宪法在我国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的发展历史与演变 中国的宪法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即“五四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IzMzU1OQ==&mid=2652988482&idx=3&sn=2cd07279d0dbb935dc6f1e9e9b29a74b&chksm=f234983d286e97563aa2cf1c57d373545c47dcbf416c802c3a2e7d5c715e166789fa27c1bc00&scene=27
3.经济法教学大纲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约68学时。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适应“依法治国”需要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材,我们针对教材编写了《经济法教学大纲https://law.sicnu.edu.cn/p/60/?StId=st_app_news_i_x151152147947210366
4.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2.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3.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是关于行政行为从属性的正确理解? ①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有法律依据:②行政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首长指令的范围实施:③行政行为一经作出,相对人必须遵守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5.食品安全调研报告范文8篇但从实际走访访谈的结果来看,我们合肥学院的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较高,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意识,能够辨别基本的食品质量好坏。 五.调研结论 通过这次调研,在走访访谈的过程中,与商点摊点经营主对话,发现我们合院附近的食品安全状况良好,绝大多数经营主能够遵循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使 https://www.liuxue86.com/a/4672204.html
6.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