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教案: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总议题: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

【课标要求】

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教材分析】

本框分两目:第一目“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了解过渡时期及其总路线和总任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做出艰辛探索。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基本史实,对“一化三改”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尚未对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具体的、理性的认知。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有所提升,通过课堂的深度学习和辩证思考,可以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重大意义有较深的体悟,理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抉择,增强政治认同。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三大改造”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中国在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

2.通过回望1956年的中共八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制定我国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3.通过辩证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与意义。

难点: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

【学习方法】

情境议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分析法等。

【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请问是哪两步?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引出节课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新课讲授

议题一新中国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结合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处于优先增长地位。在全国工业(不包括手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57%,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52.8%。在全国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国营商业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60.5%,控制了很大部分社会商品的流通过程。

材料三:个体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不足、资金短缺,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农具,使用及其进行耕作、播种和收获等,小农经济都难以做到。因此,建国初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探索。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中国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密封锁。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一边倒”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字,中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分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哪些历史必然性?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补充,归纳讲解。

点拨:分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哪些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阅读材料,结合历史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视频略(见课件)

(1)说出过渡时期的起止点及标志性事件、总路线和总任务;

(2)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点拨:(1)说出过渡时期的起止点及标志性事件、总路线和总任务。

起止点及标志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56年底)

总路线和总任务:

点拨:(2)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小结:

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议题二新中国如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结合历史知识,思考回答:

“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毛泽东

社会主制度确立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面临怎样的历史课题?我们的做法是什么?

点拨:社会主制度确立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面临怎样的历史课题?我们的做法是什么?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新的历史课题: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我们的做法: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探究活动四:观看视频,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总结:

(1)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什么?

点拨:(1)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点拨:(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什么?

成就:

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国人基本生活需求

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④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⑤国人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变

⑥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我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探究活动五:阅读材料,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思考总结:

(1)如何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得与失?

点拨:(1)如何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得与失?

①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虽然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小结: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

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土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THE END
1.微信公众平台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DQ4MDQ0OA==&mid=2247513171&idx=2&sn=9ad15b6fcca54e41a6047553bba44467&chksm=fd3318e3c0d2b37ba99b4c532145ebdd40a84dffec8a2d0104569cec691987e7c030985bb288&scene=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建园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https://www.bch.com.cn/Html/News/Articles/19755.html
3.党的八大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规定,要建立完善( )事故隐患整改销号制度,实行( )管理,动态清零。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规定,要建立便捷、有效的举报途径,鼓励社会公众和( )人员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fa8540ab43df4d7b9f4d923cc2490f4b.html?fm=bdbdsc4304e70098e3d95b04bb4d69cff117e
4.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A.对B.错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上一篇:延安整风运动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 下一篇: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 分享https://gd.huatu.com/tiku/2636335.html
5.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答一 举报 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92b507ad319812b252df69f99bbea61.html
6.中共八大后,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2.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 ) 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经过三十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7875107
7.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判断题】: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A、对 B、错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相关的问题 https://m.yourbin.com/92D2440D.html
8.从四方面化解我国投融资体制八大问题新华社——经济参考网我国投融资体制存在八大问题。在多年投融资体制改革中,核心思路是从财政主导转向金融主导,但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客观来看,在财政直接投资、市场金融性投资两种模式之外,考虑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型经济体,城镇化尚未完成,还必须要有对中长期政策性金融的投融资模式的系统构建。围绕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需从四方面来推进改革http://jjckb.xinhuanet.com/opinion/2013-04/12/content_439035.htm
9.旅游活动计划范文8篇(全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态势。东部为发达地区,中部为中等发达地区,西部为不发达地区。与此相对应,除个别省份外,东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业的主体,中西部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二)我国八大重点旅游区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纲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0rmh05v.html
10.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问答(含参考答案)4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https://www.nbxueyou.cn/culture/xuexifuli/2021-04-19/1430.html
11.牡丹江总工会6、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https://www.hljgh.org.cn/Webmdj/View.html?id=9383752
12.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坐标边建立、边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本文所论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轨迹,要回溯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大体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956年中共八大及稍后一段时间,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8/30/t20070830_12731466.shtml
13.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八大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八大制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https://www.pthls.cn/knowledge/245266b18d.html
14.八下历史知识体系(通用11篇)5、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75uv.html
15.中国资本市场20年十大传奇故事之股指期货针对股指期货会否发生权证上市初期和中工国际被爆炒的投机行为的隐忧,为规避目前资金驱动的市场特征,将从制度设计上建好套利机制的通道,因此,初期不会产生大的偏离。[详细] ●标的选择 ●合约设计 ●风险管理机制 ●强行减仓制度 八大风控制度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进展、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运行情况和境外金融期https://stock.hexun.com/2010/20year_legend_gzqh/index.html
16.盘点八大鲜为人知的中外会计大师!·杨纪琬:注册会计师制度重建创始人 杨纪琬,上海松江人。其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当然也是著名的会计教育家和理论家。他曾担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以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 https://www.gaodun.com/news/85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