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2021央企八大动向(动向三)国企改革呈现加速度-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实施。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2022年能否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央企负责人会上提出,要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各央企的2021年工作安排,均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行了强调,并围绕重点任务、基层创新和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吹响了全面推进改革的号角。

聚焦重点任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确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这些重点任务,也成为各家央企2021年发力攻坚的方向。

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2020年12月30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在2021年的工作安排中,围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问题,各央企均提出了新的思考和举措。

招商局董事长缪建民表示,全面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始终坚持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完善治理制度体系。缪建民还强调,要健全《集分权手册》,严格落实重大问题决策党委前置程序,依法行权履职。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吉禄表示,深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不断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江毅表示,进一步完善子公司治理,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明晰各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各治理权责事项实现清单化管理。

中国铁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强调,把公司制企业董事会建设作为治理机制改革的重点,加强专兼职董事队伍建设,目标是“形神兼备”,既要应建尽建、配齐配强,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也要认真研究如何把外部董事的独特作用发挥到位,如何把董事会职权落实到位。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重点推进方向。在这方面,各央企也加快了脚步。

中国诚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洪凤提出,全面推进所出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加快制定混改或股权多元化方案,成熟一家、推进一家。对已经实施混改的企业,充分运用好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政策,切实发挥混改在体制机制上的优势。

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要巩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发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对具有普遍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先行先试、深入探索,在差异化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白涛还强调,要适时扩大差异化管理试点范围,使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企业。

中国铁塔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晓敏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能源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以混改为手段,推动能源子公司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其他子公司、创新业务的混改,适时扩大混改范围。

“三因三宜三不”是央企开展混改共同坚持的原则。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要在全面梳理评估基础上,“一企一策”推动国投生物、电子工程院等子公司及投资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资本的同时改机制,以混促改、以改促发展。

哈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章强调,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高质量实施电机公司、重装公司混改工作,通过“混资本”促进“改机制”。

2021年,央企还将在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方面有更大作为,从而更好发挥央企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提出,加快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转,总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还是停留在附加值低的制造环节,这是一条不归路。要加快以产业产品为主体的七大结构调整,下大气力推动转型升级,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运维运营转变。”

新兴际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贾世瑞表示,要稳步推进集团各板块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性。贾世瑞强调,要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业务、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的整合融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集聚产业控制力和影响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放大重组效能,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激发企业活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把激发活力放在了重要位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指出,加快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正向激励上动真碰硬。

从各央企2021年工作安排来看,机制创新的热情都很高,提出了各种市场化举措,以激发企业活力。

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央企市场化的着力点。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全面推行经营层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落实职业经理人、职业技能人制度,三年任期结束全体起立重新竞聘上岗,营销系统要率先实行末等调整。

中国铁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表示,牢牢抓住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这个“牛鼻子”,加快出台有关制度和实施方案,今年确保实现直管公司覆盖面超过70%,年底要“真刀真枪”刚性考核兑现。中国铁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廖家生表示,要完善领导干部退出通道,建立考核末位淘汰制度,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

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吉禄表示,搭建责权利对等机制,按市场规律对经理层进行契约化管理,实现有任命就明确任期、有职务就落实考核、有业绩就兑现奖励,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2021年,央企在用工方面也将进一步市场化。中国安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跃平表示,推进用工市场化,坚持按需设岗、人岗匹配,加大关键岗位和急需人才引进,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用工制度,研究推行竞聘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哈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章表示,推广实施“双合同”契约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

中国铁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表示,要实施更加系统、更加多元的正向激励,统筹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措施,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股权、分红权等激励措施,鼓励基层创效单位按有关政策精神探索更加市场化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中国诚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洪凤提出,优化考核体系,突出高质量发展考核引导,推动“一类一策”考核激励制度实施,根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突出贡献实行年度统一奖励政策。

中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忠榜表示,要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探索使用员工持股、管理层股票计划、超额利润分红等几种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招商局董事长缪建民强调,改革过程中,要坚决防止打着市场化改革的旗号,逆市场化而行,把低水平的“大锅饭”变成高水平的“大锅饭”,把“铁饭碗”变成“金饭碗”。

鼓励基层创新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还包括“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一系列专项工程,旨在充分发挥专项工程的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措施的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

从各央企2021年的工作安排来看,均强调纳入有关试点和专项工程的企业要打造样板,率先示范。

中远海运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付刚峰表示,要推进张家港金港化工、宁波物流冷链及混改等项目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改革举措,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科改示范企业要切实转变机制,促进科创能力提升,科研成效显现。

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新时代集团、中国环保和建筑节能公司三家双百企业要勇立改革潮头、争当先锋表率,大胆探索创新。万润公司和中环装备两家“科改示范行动”企业要突出对卡脖子技术的攻关作用。

中国诚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洪凤提出,持续推动科改试点企业冠豪高新的市场化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推动中储股份、岳阳林纸、中特物流三家“双百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率先突破。

要求试点企业率先突破,是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铁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强调,集团公司要加强工作督导,强化典型引导,针对问题指导,加大成功改革经验总结宣传、复制推广力度,推动各级企业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形成系统上下协同发力、齐抓改革的生动局面。

新兴际华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雅林表示,深入开展“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专项工作,引导、支持列入专项改革的企业、单位率先改、大胆试,争当改革标兵、争创改革经验,使改革政策直达基层,让改革成效惠及基层,在基层形成见贤思齐的比学赶超生动局面。

哈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章也表示,总结“双百行动”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指导更多企业制定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综合改革方案。

建立监督机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强调,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全面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落地上,精心组织、挂图作战,狠抓责任落实,狠抓健全机制,狠抓督促考核,狠抓宣传引导,确保今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

从各央企2021年工作安排来看,充分体现了目标明确、挂图作战的思维。

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表示,集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定期梳理105项具体任务落实情况,对遇到困难的要加强指导,对进展滞后的要及时督导。承担改革任务的总部部门和子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今年完成70%以上任务。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表示,公司上下各个责任单位要对照实施方案8个方面108项工作举措,实行挂图作战、强化进度管理、逐级压实责任,打好“提前量”,不搞“花架子”,在抓落地、见实效上狠下功夫,确保今年按照国资委要求完成全部改革任务的70%以上。

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试点改革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要紧盯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好“国投改革37条”,确保2021年年底前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

在2021年的工作安排中,各央企还按照国资委要求,加强对改革的监督,以确保改革的进度和成效。

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要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将改革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各单位经营业绩考核挂钩。纪委和巡视办要把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列为政治巡视重点任务。

哈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章表示,深入贯彻落实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公司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对账对表,按月督办,切实通过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国资报告》记者原诗萌)

THE END
1.八大建筑央企排行榜八大建筑央企排行榜 八大建筑央企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它指的是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八家央企,你知道八大建筑央企是哪几个?排行榜123网小编整理了八大建筑央企排名,供您参考,一起来看看国8大建筑央企实力排行榜吧。https://www.phb123.com/qiye/vtcxoz26476.html
2.八大建筑央企,都在哪个领域称王?你知道吗央企建筑十大龙头排名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坚力量,八大建筑央企的赫赫威名想必你们都听过,那么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安能,分别都擅长什么?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1、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在房屋建筑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超高层,代表着中国房建领域的最高水平。 https://blog.csdn.net/ctrigger/article/details/142006162
3.建筑业的八大央企一,中建,中国建筑(CSCEC)。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三个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的建筑企业;建筑领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八个基建局,中建一局到八局,一二局属北京。设若干。 二,中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为中国铁道部工程局。先后修https://www.jianshu.com/p/524a78ccbaf0
4.建筑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八家建筑央企纷纷制定了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目标,各家不断超越自追求卓越。 中国建筑2020年计划新签3.1万亿订单,朝着3万亿俱乐部奋进;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分别计划实现2.2万亿及2.1万亿新签合同额;中国交建也是计划新签合同额1万亿。 2020年订单争夺战已拉开帷幕,八大建筑央企一季度新签合同额总计达2万亿。 https://www.zqjgedu.com/h-nd-81.html
5.八大建筑央企(新)中国是基建狂魔,央企中有八大建筑央企。原来的八大建筑央企有中国中冶,2015年中冶被中国五矿集团重组,建筑目前是中国五矿集团“四梁八柱”产业中的“八柱”之一;新晋的中国安能是2018年由武警水电部队转隶组建,主要聚焦应急救援和工程建设两大领域。八家建筑央企在业务上交叉多、差异小,主要领导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http://97224134.b2b.11467.com/news/2372359.asp
6.建筑联盟最新:八大建筑央企45家单位领导班子大调整 近日,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八家建筑央企旗下的超45家下属单位干部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2月 25 日,中国建筑发布晚间公告,根据工作需要,经公司董事长郑学选提名,第三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和建议,同意张兆祥担任https://m.jzlm360.com/news/detail/4691
7.八大建筑央企2019年“成绩单”和2020年经营重点新的一年来了,各大建筑企业也相继召开了本年度的工作会议,公布了2019年的年报,定出了2020年的工作目标,其中八大央企的肯定是最受人瞩目的。从市场经营订单情况看,八大建筑央企2019年市场经营业绩普遍良好,其中有三家建企年度新签合同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因此小编整理出了他们2019年的“成绩单”和2020年的工作目标,http://zgzbh518.com/h-nd-1441.html
8.八大建筑央企ESG评级和得分排名,中冶中铁中交排名行业前10《八大建筑央企等所有中国建筑企业2007年以来入围ENR国际承包商250强排名变化情况》 《中交、中建、中铁等八大建筑央企海外总体实力及国内外营收和毛利率对比分析》 《中建、中铁、中交等八大建筑央企人均薪酬是否与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 ESG现在这么火热,国资委也明确要求央企上市公司实现ESG专项报告披露,今天我们就来http://www.bcda.org.cn/beizhuangxie/vip_doc/27256457.html
9.透过“一利五率”看建筑央企2023年成绩单建筑财税之家对比来看,八大建筑央企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处于这个范围内,其中中国建筑的ROE最高,达到了12.69%,显示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效率。而中国中冶的ROE较低,为5.96%,可能意味着其资本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总体来说,八大建筑央企的净资产收益率与国际知名建筑公司相比,表现较为接近,部分公司如中国建筑和中国中铁建设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9421147.html
10.2024年,海外市场是否仍能一枝独秀?工程机械动态3 八大建筑央企2023年海外新签/中标情况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338.8亿元,同比增长8.8%,新签合同额18639.2亿元,同比增长9.5%。以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和中冶集团八大央企为代表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深https://news.lmjx.net/2024/202402/2024022908414251.shtml
11.超10万亿:8大建筑央企都在哪个领域称“王”?4月 25 日,随着中国建筑 2019 年年度报告的发布,八大建筑央企 2019 年答卷算是交齐了。同时也对 2020 年提出了新的经营目标。 我们常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冠军梦,8 大建筑央企也不例外,虽然每个企业的经营成果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称“王”的领域,来具体看看 2019 年他们耀眼的成绩吧。 http://www.jianzh.com/?p=2593
12.2020年八大工程央企实力大比拼目前,八大工程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和中国化学陆续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小编从资产规模、市场经营、生产能力、盈利水平、员工薪酬、生产效率、现金流等七个方面逐项分析对比,看看八大工程央企2020年的表现谁更亮眼?一、2020年谁资产规模最大 2020年八大工程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6460941592013219&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