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师

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

(2)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

(3)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

(4)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二)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是规范民事、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商法是在适应商事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从民法发展而来的特别法,包括公司、证券、破产、保险、票据、海商等领域的法律规范。

(三)行政法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有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行政法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该种关系是一种纵向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服从性的特点。

(四)经济法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在承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必要的国家干预手段以克服市场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等缺陷。

3、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的说明,税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法律制度、农业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等内容都属于经济法部门。

(五)社会法

1、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包括两个方面:

①有关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如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等;

②有关特殊社会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

(六)刑法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点:

①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领域,只要发生犯罪行为,都受刑法调整。

②强制性最突出。刑法是保证其他法律有效实施的后盾。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分别针对三类诉讼活动进行规范。我国还制定了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作为对民事诉讼法的补充。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犯罪引渡问题,我国制定了引渡法,作为刑事诉讼法的补充。

2、非诉讼程序在纠纷解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1)我国制定了仲裁法,作为有效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2)人民调解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明确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文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上述7个法律部门,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的结果。一方面,部分法律规范的部门划分仍有合理性的争议;另一方面,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某些新的法律部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THE END
1.中国基本法律包括什么?我国基本法律包括有: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632652.html
2.中国法律的基本特性中国法律的基本特性 shoco@ 一、自然性 ?(一)社会经济基础:宗法社会与农耕经济 ?(二)思想观念根源:天人合一与宇宙和谐 ?(三)制度实践表现:顺天则时与司法时令 ?(四)历史意义与影响 ?(五)法自然与自然法:一个中西问题的比 较二、伦理性 ?(一)价值追求 ?(二)制度内容 1、引礼入律,礼法https://www.mayiwenku.com/p-11991295.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http://hrss.yn.gov.cn/html/2023/3/15/55687.html
4.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https://www.shuashuati.com/ti/a8fcc025e4014f37a4085580a1493b56a2.html
5.《中国法律思想史》基本内容概述及其批判(中国法律思想史)书评杨鸿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初版于1936年,是民国时代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进行系统考察的代表作,至今仍是法史专业的必读书。虽然此书写作时间距今颇久,但杨氏广泛吸收了古史辨派的学术成果,对古代文献的性质和年代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研究方法上采用美国式的“问题主义”研究范式,总体来说此书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学术。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68790/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CCTV.com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至此,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国家经济、https://news.cctv.com/china/20080927/105170.shtml
7.中国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律师普法中国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是:1、党的领导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3、人权保护原则,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4、法治原则是根据法律治理https://www.110ask.com/tuwen/17351969018846226940.html
8.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1.法律移植的概念 2.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法律移植的类型 (四)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五)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点 二十一、法治国家 (一)法治与法治国家的含义 (二)法治国家原理 1.法治国家的社会条件 2.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 3.法治国家的标志 4.法治国家的模式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 二十二、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9.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降促进法》施行法律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从事医疗卫生、健康促进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 https://www.hzdsrmyy.com/index.asp?a=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