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名称及内容援引规范指南民法文章条文法条

2.1本指南所称法律规范泛指广义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法律规范由“编、章、节、条、款、项、目”等不同层级内容构成。

2.2本指南所称法条是指特定法律规范下,基于立法技术之需要所发展出的基本建构单元。

法条的基本形式表现为以条次的编号识别其起始,并以下一条之起始识别本条之结束。

2.3本指南所称款是指完整法条中若干个单独的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称为一款。援引者应根据法条的独立自然段识别。

2.4本指南所称项是指具体某一款下的若干个并列规定。项的规定以中文加括号的形式出现。

2.5本指南所称目是指具体某一项下的若干个并列规定,目是法律规范中最小的规范单元。

2.6本节涉及法律规范层级称谓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实证法规定,其他立法例的层级内容从其规定。

3.法律规范名称的援引

3.1法律规范名称应加书名号,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形下,规范名称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省略,无需特别说明,但规范名称中援引的其他文件的名称,不略写。

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略写为“《民法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不略写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为行文简便,可以简写为《担保制度解司法解释》,但在正文首次出现时应列明全称,并进行说明。

3.4待引法律规范如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一般只需提及该法的名称和条文序数。

3.5正文中首次援引的法律规范如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参照本指南第3.4条的规定。必要时,可进一步标明该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与制定年份。

3.6正文中首次援引的法律规范如为规范性文件的,应标明该文件的制定机关和文件号。必要时,可进一步表明发布日期。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应放在书名号之前,除非该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包含制定机关。

3.7正文中首次援引援引国家标准的,应写明发布机关、名称和标准号。必要时,可注明发布机关。

3.8正文中首次援引援引立法说明的,应表明报告人、报告名称和报告场合。必要时,可用括号表明报告人的身份。

3.10正文中首次援引外国法律或者国际公约的中文版本的,视情况列明国别(国际组织)和年份,必要时可括住外文。外国法律或者国际公约应加书名号,约定俗称的除外。

3.11援引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文件的,应当根据情境注明“我国台湾地区”或者“台湾地区”。

援引台湾地区的“宪法”以及其他涉及两岸关系、容易产生“两个中国”或者“一中一台”嫌疑的法律文件,必须打上引号;其他法律文件,使用引号或者做其他适当处理。

[1]台湾地区“民法”第12条规定:“满二十岁为成年。”

[2]驾驶人无过失及情节轻微之肇事逃逸案,“司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字第777号,2019年5月31日公布。

4.法律规范内容的援引

4.1援引条文时以附注式援引为原则,嵌入式为例外。对于请求权基础规范等核心规范可直接嵌入至正文中,对于其他辅助性规范原则上在正文中仅列明规范名称及序号。援引条文时,应注意形成完整的援引链条。

4.2援引法律条文应具体、明确、完整、有针对性。援引某一层次的规定,就应具体写到这一层次。不可不分任何情境笼统的援引某一条,而忽略了具体的款、项、目的内容。

4.3援引某条的某项时,项的序号不加括号,应表述为“第x条第x项”或者“第x条第x款第x项”。如某条没有款,则应直接表述为“第x条第x项”

同时引用两项的,表述为:“第x条第x项、第x项”

同时引用三项以上的,如为连续项,表述为“第x条第x项至第x项”,如为不连续项,表述为“第x条第x项、第x项和第x项”

4.4对于案例研习报告等文体,如需精确援引至某款/某项中的某句或者某句的某种情形,可表述为“第x条第x款第x句”、“第x条第x款第x句”“第x条第x款第x句第1种情形”。

4.5援引法条时需并列援引多条规范性文件的,按照以下顺序排列: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

需要同时援引两部以上法律的,应当先援引基本法律,后援引其他法律。

援引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先援引实体法,后援引程序法。

援引包括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先援引特别法,再援引一般法。

5.其他

本指南仅供“民法书斋”公众号发文时参照使用。如有任何问题、建议可及时与民法书斋联系,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本指南内容。

THE END
1.法律条文表述规范+法律常用词规范《立法技术规范(试行)》摘要: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 制定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 文件号:法工委发[2009]62号 目录一、法律结构规范 1. 目录 2. 定义条款 3. 过渡性条款 4. 法律适用关系条款 二、法律条文表述规范 5. 立法目的与立法依据的表述 6. 引用法律名称的表述 7.https://www.shui5.cn/article/4f/110398.html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11篇(全文)五、对下列法律中引用其他法律名称或者条文不对应的规定作出修改 92.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七条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93.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修改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iuokejb.html
3.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⑥法律、法规、规章 ※-1援引最高立法机关的法律条文,一般只需提及该法的名称和条文序数,不必详细标明哪年哪月哪日由几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几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几号发布、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等信息,更不必标明载于哪个出版社的哪本书上。 https://law.synu.edu.cn/2023/0705/c2515a89765/page.htm
4.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法宝”送千家,情系你我他一、项目名称 “法宝”送千家,情系你我他——送法下乡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法宝’送千家,情系你我他”志愿服务项目于2009年开始在荆州周边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由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发起并负责管理。通过深入农村,以家访的形式向农户一对一进行调查,向村民发放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宣传册,在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0/26/content_7217747.htm
5.执法文书格式(通用6篇)五、定性分析:要求根据案件的事实,结合相关法律对案件分析定性,要引用法律全文 六、处罚依据及意见:要求引用法律条文要全面,要陈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具体理由。 七、结尾:注明承办机构,由案件承办人签名,写明撰写时间 要求: 一、报告各层次的内容要有较强的关联性,叙述的案件内容综合全面,纵的方面要从案件的来源一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j7r569c.html
6.案例销售未标示“过量饮酒有害降”的警示语及净含量的干红葡萄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六十七条第一款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第九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 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https://www.meipian.cn/56otv3ny
7.查询诉讼案件的网站?无诉讼网站查询,不仅包括中国大陆的法律研究,也包括域外司法实践的研究成果。大家可以在「法学」栏目中找到这些内容 2、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查询范围:本系统提供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信息查询服务,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 ①输入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查询市场主体 https://www.51zlaw.com/flzs/9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