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能主宰审判:法律的威严比什么都重要

法国大革命中,最残酷的恐怖暴政始于哪里?

在1792年的8月10日,那一天,法国的道德开始凌驾于法国的法律:

革命领袖雅克·丹东以“爱国道德”的名义,不顾基本的宪政法律框架(此前国民公会不断在天主教问题上以公民道德的名义,挑战曾经与保守派达成的共识),向巴黎暴民们发出进攻王宫的呼吁,“法国的公民们,居住在那个宫殿里的人,没有一颗和我们一样的爱国之心,所以他必须受到人民的惩罚。”从此,法国的法律威信一败涂地,国家进入了动荡不安、以道德审判他人的恐怖政治阶段。

在法国大革命中,恐怖政治的最高潮在哪里?

在1794年3月30日,那一天,法国的道德完全取代了法国的法律,公民道德的最高标榜者罗伯斯庇尔在抓捕并处决战友雅克·丹东的时候,给出这样的理由:“美德一词曾让丹东发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自由的捍卫者?(丹东曾与圣鞠斯特辩论,嘲笑了后者公民美德的论断)”而雅克·丹东也沦为了他自己所开创之道德审判的牺牲品。

很多时候,道德的偏执往往意味着道德的乱政,尤其是道德淹没了法律的情况下。

道德审判之所以乱象重重,并非她的本性不善,而在于她的评判标准是如此的多样化,以致于极易沦为被有心者操控的工具。

评价一个人道德好坏的视角往往是多方面的:家庭的道德、公共的道德、职业的道德、国家的道德,皆有不同的标准和内涵。

某个偷窃的女人很可能是一位为了喂养自己孩子的慈母;某个贪污的官员很可能是一位为了回报父母的孝子;某个突然抢劫的土匪很可能只是一位为了孩子学费而苦恼的好父亲。在实际生活中,上述案例数不胜数,我相信每一个阅读新闻的人,都能看到这样的故事,也在内心之中泛起过同情的涟漪甚至宽恕的冲动。

如果媒体在报道上面提到的偷窃案例时,仅仅谈到了偷窃,那么民众就会顺理成章地认为这个人有罪;如果媒体在报道偷窃时,强调这个女人偷盗是为了孩子,那么民众就会对这个小偷产生同情;如果媒体在报道偷窃时,还陈述了孩子的无助,那么民众很可能会给这个小偷捐款;如果媒体在报道偷窃时,还提到了被窃超市的冷漠无情和为富不仁,那么民众甚至就会认为这个小偷是无辜的(因以前工作的关系,此案件中的舆论转变,本人就亲历过)。其他案件同样类似。

事实上,由于缺乏在灰色边缘社会中的生活经历,大多数知识分子与民众往往对完美的道德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向往,其情感既敏感又脆弱,他们常常因震撼人心的感动瞬间而痛哭流涕,或者为了那些令人愤慨的只言片语而义愤填膺,却极度缺乏对法律规则的基本坚守。

这种单纯又愚昧的政治特性,往往使得那些舆论优势者能够轻易支配他们的情感。就像上述案例中所看到的那样,舆论上取得优势地位者只需要在讲述案件过程的时候,刻意放大或者缩小某些细节(考虑到现实人物和故事的复杂性,并不缺乏这样的素材),就能轻易煽动起民众的道德情怀,并主导案件的审判:事实上,大多数现代专制或者暴民政权的构建,就是从以道德凌驾法律开始的。

2004年9月26日,陕西籍男子姜云春怀揣炸药进入兰州市东岗东路省文联家属院676号西单元503室向房主暴力讨债,由于担心姜引爆炸弹伤害周边居民,当地警方在姜出来以后,将之击毙。事件发生后,国内媒体在报道中普遍强调了姜的农民工身份,不断渲染故事的悲情,最终激起了舆论的巨大愤怒——却完全忽视了当时周边居民的安危,这恰恰是现场警方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现代文明的先贤,为何要以法律而非道德来判断是非罪无?就是因为经过无数前人经验的积淀,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完善了可能被扭曲的细节,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努力维持最大程度的公正。只要法官对法律的尊敬,能够严格防止个人(亲情友情)或者公众道德(平等、博爱、多元文化)的侵蚀,就可以确保不出现最糟糕的结果,并保证国民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因为,真正的法治是最不容易被扭曲的制度。

实际上,那些最糟糕的行政措施、最严重的社会灾难、最恶毒的政治体制,之所以能够超越法治屡屡出现,所依托的恰恰是舆论操纵下的道德力量。

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之所以能够违背基本的法律常识,将大量非法移民堂而皇之的合法化,将是通过媒体不断鼓吹“平等博爱”,以道德的名义最终迫使最高法背叛了自己本应维护的法律,这反过来激发了美国国内的白人民族主义,造成了国家的不稳定;

在2015年,西方政府之所以能够违背基本的难民法律,大开国门,不顾后果地吸纳了数百万难民,靠的就是媒体对一张难民儿童照片的不断渲染,掀起了道德的海浪,淹没了西方社会的法治堤坝,最终导致了极右翼政治的崛起,并使得整个欧盟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窘境;

难民危机始于道德压制了法律

同样,国内东北、山西等地,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屡屡以“为富不仁”、“瓜分国有资产”等道德借口,制造群体事端或者撕毁契约,最终使得投资者将这些地区视为雷区,再也不敢轻易涉足,这些地区的经济也一路破落(俄罗斯、拉丁美洲类似,充满道德狂热的地区,往往不尊重法律和契约,也很难发展起来)

道德破坏法治最糟糕的恶果集中体现在暴民和专制政治上。罗伯斯庇尔恐怖体制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在于1792年雅克·丹东以“爱国道德”号召巴黎的暴民,摧毁了法国的立宪法律体制,为后续血腥至极的道德暴政铺平了道路;列宁在俄罗斯的红色恐怖之所以得以构建,就在于他以平等道德为旗帜,摧毁了该国的宪法会议(1918年1月);而纳粹政权摧毁德国《魏玛宪法》的时候,恰恰是以“拯救德国”道德旗号,在国会通过了《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令(1933年3月)。

“让立宪会议见鬼去吧!没有平等就没有一切!……苏维埃将拿出国家拥有的一切给贫农和战壕里的士兵。资产者有两顶帽子,那就要拿出一顶给战壕里挨冻的士兵。你有暖和的靴子?那就在家呆着吧,工人兄弟需要你的靴子……”

——1917年10月,在涅瓦河右岸人民宫,托洛茨基要求彼得格勒士兵发动革命(随后彼得格勒的经济情况更加糟糕,以致于列宁不得不封锁讯息和人口流通稳固体制)

“就我个人看来,法国、俄罗斯、南美洲相比于英美,之所以在现代化中动荡不安,就在于他们的国民和知识分子,崇尚道德而不是法律,缺乏对宪法的尊重,没有维系共识秩序的宪法权威,这种国民享受动荡和专制乃是其天生特性决定的。”——王陶陶《无可匹敌的力量——群众运动》《论法治》

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痴迷于公共道德名声,缺乏对法律威严的尊重,她的出现恰恰反映出美国法律在左派道德面前的不断溃败,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美国法度败坏的肇因之一。

我从不认为法律能够带来绝对的公正、绝对的完美和绝对的满意,毕竟现实世界就是不完美的,但是我相信真正的依法行事可以带来最均衡、最稳定、最持久的相对公平。中国缺乏法治观念,不仅仅在于手握权力的政府,也在于民众自身的认知,更在于那些标榜法治和文明的知识分子。

就像1792年的布里索、雅克丹东(律师出身)、1917年的普列汉诺夫和马尔托夫、1946年的黄炎培、马寅初、储安平一样,知识分子们往往口头标榜追求法治,内心却充盈着不可遏制的道德冲动,无时无刻不以理想国的标准苛求现实,将民粹鼻祖布里索、丹东式的道德腔调置诸于法律的威严之上,却不知,这只是鼓动暴民政治的蠢举。

据传记作家描述,“他(雅克丹东)的身形高大,他的性格活跃,他的五官鲜明,粗旷,和令人不快,他的声音可震撼大厅的穹顶,他曾是人民心中公认的道德代言人”——前律师丹东最终死于不道德的罪名之下。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真正热爱这片土地,那么不如从尊重法律的权威做起,少谈点道德,多讲点法治,一步步改善当前的现实,使之成为一个尊重契约、权限分明、不做蠢事的国家。这或许不是一个让人完全满意的选择,但却绝不会是一个让人悔恨的错误。

THE END
1.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沉敛一生 精选回答 法律应该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的涵盖面大于法律。法律比较生硬滞后,道德更加贴近现实。道德是对法律的补充。在何为罪,何为非罪,何为公正,何为不义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法律必须借助道德判断。为什么侵害他人权益必须受到惩罚,故意杀人必须判处死刑而不是终身监禁,https://edu.iask.sina.com.cn/jy/gmc9fHqjZXFI.html
2.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辩论赛急用.我方是法律更重要!我代表正(反)方,我方认为法律更为重要.因为道德仅仅是约束了自己,而法律不但约束了自己,更是帮助了一些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的人们.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所以我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d9be00e00238495cb86997b7f5a1bb4.html
3.“维护社会秩序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班级辩论赛举行2019年5月20日下午,在1602班组织了一场关于法律和道德的辩论赛,由王琪和陈蓉同学主持,正方观点:维护社会秩序法律比道德重要,反方观点:维护社会秩序道德比法律重要。 对于这场辩论赛,我作为班主任总评价为八个字:“有模有样,非常成功”。反方四辩奚若言在最后总结发言中就辩题向我提出了质疑,这是她全场最大的闪光https://www.sgsw.edu.cn/2019/0523/c51a8198/page.htm
4.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实例渐渐地一些关于某某某靠不住,某某某靠得住的传言开始兴起,这便是人伦道德关于现代文化的起源。而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我想你根本不可能说出一条希望人无视人伦道德的新闻,新闻的归宿还是人伦道德。一个社会要安定和谐,除了需要法律更加需要道德。你们说新闻价值比人伦道德更加重要,那我便理解成必要时可以损害人伦道德以求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j2p72ds.html
5.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20231103.docx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5篇)时间:2019-05-1505:28:01 \t"/a14/201905155/_blank"收藏本文\t"/a14/201905155/_self"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7019931.html
6.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8b742d508b49dfaaa549f057e82b87.html?fm=bd3fecccdb603d63768f45fce0f7006de0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