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决定》涉及多部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立法

7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记者注意到,在这些重要的改革举措中,提及了多部重要法律的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等工作。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法等重要法律

《决定》明确提出,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提高立法质量。

具体有哪些重要的立法修法任务?

比如,《决定》提到,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反跨境腐败法,修改监督法、监察法,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等。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除了《决定》涉及的这些重要的立法修法任务,《决定》还对民主法治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决定》在第八部分(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和第九部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均涉及了这一方面的改革内容。

其中,重点围绕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法治领域改革任务要求。

如《决定》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又比如,《决定》提出,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

沈春耀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调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沈春耀说。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丨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法治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数量是前10年总和的1.3倍;严打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犯罪,2023年全国盗抢骗案件立案数较2019年下降31.4%……更加平安的中国,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公安机关推出一系列户籍、交管、出入境便民利企改革措施,给群众办事“减负”;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城乡http://nmgcdc.org.cn/bsfw/zyfw/flfg/xzfg/202412/t20241202_434977.html
2.制宪修宪重要文献资料选编系列再推成果业务动态12月3日,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宪修宪重要文献资料选编(三)》。该系列图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宪法室编写,至此已出版3本,不仅全面展现了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而且为准确把握宪法精神和内涵、推动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12/t20241205_876367.html
3.会里会外丨武增:修改立法法,跟百姓有多密切?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增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说,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是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她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来共制定新的法律47部,修改法律111件,通过有关法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873462949594009&wfr=spider&for=pc
4.文化条约属于国际法范畴,对清政府而言,这是一种新的法律形式。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建立,传统单一的法律体制局面被打破,形成复杂的法律关系。列强用暴力将条约强加给中国,赋予它们各种新的权利,改变了清政府原有的国内法规。如领事裁判权使《大清律例》中的“化外人有犯”律条成为一纸空文,其他条约如https://iqh.ruc.edu.cn/qdzwgxyj/zwgx_yjqy/wh/41f94bc978734ae0899893e5d28c43e2.htm
5.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成就:制定法律25件修改法律127件次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改变了我国文化领域立法相对滞后的局面。 全面修订环境保护法 全面修订环境保护法,相继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https://news.cctv.com/2018/03/30/ARTIAcu6C8A4tvCNnkuV9c6L180330.shtml
6.一文看懂欧盟对俄制裁措施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欧盟法律对改变分销渠道行为的评估尚不明确(例如,一家中国公司过去通过欧盟的分销商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提供产品,而在俄乌危机的背景下改为直接向俄罗斯运送产品)。虽然欧盟明令禁止通过欧盟进行运输,但是改变分销渠道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规避,因为中国公司以前在欧盟境内展开业务,现在却为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understanding-the-eus-sanctions-against-russia-and-its-impact-on-chinese-enterprises.html
7.法治中国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https://baike.sogou.com/v67941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