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华东地区翻译研讨会闭幕

2009年11月1日下午,历经两天的第十届华东地区翻译论坛研讨会在烟台鲁东大学落幕。本次研讨会由来自华东各地的资深翻译家和老中青学者参加,主题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代语境下的系统优化”,会议上宣讲的论文涉及面广,质量很高。

主要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翻译基础理论研究

诗歌翻译中的格物、感物和体物

刘华文

摘要:诗歌翻译同诗歌创作一样,也会发生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施为行为,这些施为行为体现在格物、感物和体物的审美方式上。它们都潜在地规定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即物的内容特征以及成诗之后诗歌的审美品质。这三种成诗方式实现的诗歌文本在翻译中如果采取的是同样的成诗方式,译诗就会继承原诗的审美品质。不然的话,就会相应地改变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得格物之诗作感物或体物之言,感物之诗作体物或格物之言,体物之诗作感物或格物之言,从而造成译诗中物象等内容在美学价值上的嬗变。

翻译过程中作者意图与译者目的的博弈

周兴华

人性的了解对翻译的意义

陶瑛

摘要:翻译是一个既有共性和个性的工作:共性在于作为生物人有一些共同的需求,感觉;作为文化人又有不同文化的熏陶和价值取向,每个语言团体认识世界的角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现实世界,创造出适应自己生活环境的概念,构建自己的价值观;而作为具体的人有个人的语言水平和认知水平以及不尽相同的经验;译者如何通过对原语语篇、语境的认知来体会原作者的意图,并通过语词选择来达到适应译文读者的交际过程?由心理规律的一般性对翻译心理过程的特殊规律进行演绎推理,认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活动规律,有助于译者个性倾向性与翻译文本实现双向适合。

论语篇翻译中语境的重要性

谈磊

摘要:语境及语境分析对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语境有很多种划分方法。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原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以及功能上的对等。本文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方面对语境进行分析,阐述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器成而神散――诗性消退的汉语

张建惠

摘要:受到翻译异化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汉语日趋重形合、轻意合,向形态语言不断靠近。在追求表达严谨精确的过程中,不断舍弃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美学资源,远离传统的民族美学特征――诗性。这无疑是汉语文化的重大损失。

汉英颜色词“白”与“WHITE”的语义韵比较

宋伟华

摘要: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近年兴起的课题。本文以语料库证据为基础,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白”和现代英语“white”的语义韵情况。结果表明“白”与“white”多用于表达中性涵义(其概率分别为54%和40%);“白”用于积极涵义的比率明显低于积极涵义(12:34),而“white”在用于积极涵义和消极涵义的几率方面几乎没有差异(均为30%);就汉、英两种语言相比而言,“白”用于积极语义倾向的概率明显低于“white”(前者仅12%,而后者达30%)。

Retronym/溯定新词英汉对比研究

苏勇郑文婧

摘要:Retronym/溯定新词这一概念与汉语界所谓的“别义词”相当,但不完全相同。文中说明了retronym的对译及释义,溯定新词和原独立词的语义关系,分析了其产生的语言机制和心理基础,在英语和汉语中使用异同的四种情况。

《离骚》两译本情态翻译对比分析

赵晓瑞

摘要:借助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初步对比分析了《离骚》原文与两个英译本情态上的差异。在相对一致性方面,孙译在P、0b和U情态上高于杨译;在P、In、Ob情态对译中,两译文情态分化不明显,但在U情态上偏离最大;在情态量值方面,两译文总体都呈升高的趋势。总体来看,孙译要比杨译更忠实于原文情态。研究表明:对文本语境的准确解读和情态表达式之间差异的区分是决定情态翻译忠实与否的关键。

《春晓》英译汉的经验功能分析

陈莹

摘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孟浩然的《春晓》一诗的五种英译文进行经验功能分析,验证了经验功能理论在诗歌翻译及评价中的作用,以期为诗歌翻译及评价提供借鉴依据。

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看《三国演义》的翻译策略

张琳瑜吴熹

摘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美国汉学家罗慕士将其译为英语,使更多的英语读者领略其魅力。笔者以罗氏《三国演义》的英译本为蓝本,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详细例证了补充、省略、转换、加注等几种间接翻译策略。

无意识心理学与修辞:《红楼梦》诗歌翻译研究

张爱惠

摘要:修辞文本的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信息转换,更受到源语言的目的语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背后的集体心理的影响。《红楼梦》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文本,在英译过程中,这些修辞文本的翻译不可避免的受到译者所在的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本文从集体无意识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文本及杨、霍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集体无意识在修辞心理机制建构与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对翻译的操控――《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马丽

摘要:翻译的过程就是操纵的过程。《红楼梦》的两个全英译本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没有真实地反映原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操纵。从意识形态与赞助人的角度出发,对于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和赞助人是如何对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对象以及翻译策略进行操纵进行研究,有利于客观地评价译作提供依据。

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中的双性同体视角

刘蕊贾正传

摘要:本文以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特别是译者双性同体理论及女性主义文体学为基础,采用理论演绎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中的性别视角予以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霍克斯受其时代语境、原文作者和原文的影响以及译文读者的制约,在《红楼梦》翻译中有时自觉地运用了双性同体视角;其双性同体视角体现在其《红楼梦》英译本的词、句、篇等各个层面。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英译《围城》

吴桐陈婷

摘要:本文以英译《围城》为例,结合互文性理论对书中的互文性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处理互文现象所采取的策略,探讨翻译中文本的解构和重构的具体过程,表明了对互文性的深入研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

李振华

摘要:本文以许渊冲和巴恩斯通的毛泽东诗词译文为素材,建立了两个平行语料库,进而从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视角,对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进行研究。研究主要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展开,三个层面分别包含了类型/标记、词频、类型标记比;句子长度、被动语态以及协同、从属等参数,在两个平行语料库中,通过ParaConc269和WordSmith4。0两个软件对以上参数进行检索,以期发现两个英译本中是否具有翻译的普遍性,即显化、简化和范化,并尝试探索哪个译本更忠实于源语,哪个译本更忠实于目标语。最终的研究结果与假设相符,两个英文译本都具有翻译普遍性,许渊冲的译文更接近原作,巴恩斯通的翻译则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论东方故事的西方角色代入及其回译过程中翻译改写的作用

邹卫宁戈宁

摘要:迪斯尼电影《木兰》是典型的西方化的东方故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忠孝两全的花木兰在西方制作者的改写之下,成为了女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杰出代表。而中方制作者巧妙的译制又对木兰的台词进行了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改写,使洋化的木兰回归原本的形象。

电影《功夫之王》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进行了大胆的改写和演绎,主人公杰森等四人历险和成长的故事成为电影的主线。译者细致的回译又将故事变得古香古色,深具传统和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影片在中国的上映取得了成功。

在研究东方故事被西方化地改写和洋化东方故事的回译这两个翻译过程时,大部分研究者更倾向于认为西方电影制作方(译者)对中国传统故事进行的改写程度过高,以及批判西方意识形态背景下地以英语为载体的语言霸权主义。然而在诟病东方故事“洋化”的弊端之外,我们也应看到,这些意识形态操控下的翻译改写活动,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东方文化被更大程度地接受,在推介东方文化的过程中,东方故事往往被改写成洋化版本以符合西方意识形态的审美准则;东方故事被代入到西方角色身上,这一翻译过程蕴含着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而为使中国观众更容易接受这种“异化”的作品,回译活动的译者也做出了努力和让步,使其与东方审美观相符。

梁实秋与朱生豪莎剧译文特点之比较

严晓江

摘要:梁实秋和朱生豪的汉译莎剧风格迥异,主要体现在“音美效果”、“语体风格”以及“雅俗倾向”等方面。梁实秋的译文在节奏、韵律方面欠佳,对原文基本亦步亦趋,书面语味道浓重,但是他如实翻译了原文中的粗言俗语;朱生豪和译文诗意感较强,音调悦耳,口语化的表达通俗流畅,他对原文中的不雅语言进行了“净化”处理。译文的差异性与译者对戏剧的认识以及翻译目的有关,梁实秋译莎旨在“存真”,他注重戏剧的文学功能和艺术性,译文具有“学院派”特色和学者风格,比较适合学者阅读和研究;而朱生豪译莎更加注重戏剧的表演功能,追求“神韵”,译文通晓流畅,在大陆更为流行。

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句级对应率与译者风格比较研究郭淑婉

摘要:本文基于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定量分析五部莎士比亚戏剧的梁实秋译本与朱生豪译本与英文原文的句级对应率,并探讨句级对应率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朱译本的一对一句级对应率远低于梁译本,且朱译本的句子变化类型明显多于梁译本。本文认为上述两个译本与英文原文句级对应率的差异反映了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及翻译策略,并结合译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了形成不同翻译风格的深层原因。

从译者的角度解读海明威《大二心河》水下冰山的深意

吴远庆韩淑红

摘要: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二心河》的翻译为例,简要论述和例示了译者在对原文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以译者加注的方式,做到翻译与原文研究的有效结合,挖掘作品表面文字之下蕴藏的深刻含义。译者加注的方式既有利于译文读者理解译文,又有利于增长译文读者的见识,加深读者对原作的理解。

从严复翻译策略看翻译规范

韩江洪

摘要:通过对严复译本和相应源语文本的细读与对比研究,构建出严复翻译策略背后所遵循的除了“信达雅”之外的主要翻译规范,一是译本不宜有冒犯性观点或文字,二是译文应尽可能地忠实于读者。对前一条规范的遵从使严复翻译话语得以避开士大夫们的忌讳,保证了译本的顺利流通。对后一条规范的遵循使严氏译本赢得了读者的高度信任,从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

――一个被译界忽略的话题

周红民

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

――翻译辩证系统观和目的论角度的探讨

苗莉莉

摘要:本文以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目的论为基础,采用理论思辨、文献考察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予以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严复的西学翻译实践受其内外各种要素特别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以目的性原则为最高原则,即追求整个翻译过程达到译介西学和宣传救国思想的目的,并在坚持目的性原则的前提下遵循连贯性原则,即追求其译文风格雅洁以符合士大夫阶层的口味,然后在坚持前述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遵守忠实性原则,即追求译文在必要时忠实于原文以译介西学。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体现在其对拟译文本的选择、雅洁风格的采用和“非正法”手段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关于“译意不译词”的几点思考

――以梁启超的翻译实践为中心

蒋林

摘要:“译意不译词”是由梁启超首先提出来的。国内学术界对此虽时有论及,但一直缺乏深入阐发。事实上,作为一种翻译方法,“译意不译词”不仅是梁启超翻译主张的具体投射,而且自始自终贯穿于他整个译事活动之中。本文拟对“译意不译词”的基本内涵展开初步挖掘,并结合梁译拜伦诗歌《哀希腊》加以例证。

勒菲弗尔诗学理论关照下的鲁迅翻译观

阴艳芬

基于自建对比语料库的旅游文本分析

侯晋荣

由交传笔记窥“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现象-----成熟译员个案研究段燕

摘要:本文拟借助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成果,通过实证研究,以丰富例证证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现象的存在,并归纳出其中的一些规律。研究发现,笔记中体现的脱离原原语言外壳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完全脱离和不完全脱离。前者具体包括:原语或译语抽象或具体的符号系列(如:各种朝向和长短不一的箭头、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等)、带有某种意象或情感的符号(如:闪电、叉号、货币符号等)、提取逻辑结构的符号或缩略语(如:横线、斜线、拐弯的线条、逻辑连词缩写或简写等);后者具体包括:译语浓缩化的内部言语(如:一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一个字母、一个汉字等)、原语重点信息(如:数字、术语缩写、计量单位等)。本研究突破性的用实证性研究证明了抽象的理论,并对口译实践和教学有一定启发。

从葛浩文翻译的《米》看小说翻译中叙事视角的传译

郑贞

摘要:叙事视角在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叙事技巧。视角的目的就是要表明作者/叙述者的价值观或是对事件、人物的态度与评价。对叙事视角的选择,可表明作者/叙述者对叙事的介入程度及对人物和事件主观和客观的态度与评价。小说叙述者在主要使用一种视角时,往往会对视角进行多样化的调节,其中包括暂时使用人物视角、运用摄像式的旁观视角等以配合小说主题的叙述效果。小说翻译中译者应注意并准确传达原文视角的转换调节,避免呈现给读者“假象等值”的译文。本文从叙述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葛浩文翻译的《米》的部分片段的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及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运用叙述学中叙述视角的感知性视角和认知性视角概念和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人际功能中的评价资源相结合,从人物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三个角度来探讨葛浩文的《米》中叙事视角的传译问题及其对实现小说叙事功能的作用。

第二部分翻译实践方法研究

当代语境下的翻译方法系统观

惠燕贾正传

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

余高峰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映像。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则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原语言和目的语中的文化差异,要尽力克服这种差异,要对原语和目的语所属的两种文化进行透彻的理解,力求在传递信息时获得最大的等值率,从而实现更大限度的翻译等值和文化交流。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

纪蓉琴

摘要:本文论述了再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译者应如何在语篇翻译中构建元语篇意识问题。通过对主体间性理论和元语篇概念的阐释,指出由于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处于不同的交流层面上,在语篇中,译者应建立元语篇意识要能够通过原文中的元语篇手段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评价、鉴赏原文作者试图表达的思想和命题内容,并借助这些元语篇手段和方式,与译者读者对话,增强与读者亲和力,达到主体间的视域融合。

解释理论关照下翻译理解的条件和方法

丛滋杭

摘要:戴维森(DonaldDavidson,1917-2003)的解释理论衣钵克里普克的真理论,但有其自己的创新,其影响力扩展到他所在的传统之外更广阔的思想领域。戴维森的语言哲学理论将整个人的交往、人的理性活动、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相互作用及相互关联的方式都纳入他的视野,这就是他提出的我-他人-世界三者相互理解的条件、方法,力图在文学翻译标准的维度方面做些探讨。

译者主体性关照下的有意误译策略

王倩

再论标点的语用功能翻译

孙建强

摘要: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修辞、分隔、指明、衔接等多种功能,对传达作品意思和方便作者阅读有重要作用。结合现代语境理论和符号学的理论,可以发现标点、文字和文本(语境)三者是有机不可分割,标点和文字一并记录语言,在一定的文本中才有意义,因此标点具有语用功能,而基于此来研究标点的翻译,就是标点的语用功能翻译。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英译鲁迅作品中的标点翻译为实例,在回顾译界对标点翻译和语文界对标点功能的研究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对标点的语用功能翻译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论述中,本文还批判了标点是辅助文学记录语言的符号一说,并提出了“隔离”也是一种标点的看法。

浅析译文质量评价的参数

何三宁

摘要:翻译是哟文本参照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始终贯穿着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趋同。翻译的本质为译文质量评价构成了语言、实体、思维等参数。准确界定影响译文质量的参数至关重要,这会给译文质量评估提供科学、理性的数据,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参数,为译文质量评估模式的重新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创建翻译人才库为海西崛起服务

赵珠元

摘要:本文对“福建省翻译人才库”的出台背景、定位原则、基本架构、入库条件及其运作方式进行了阐述。还就布网设点选翻译,强化培训塑翻译,门当户对用翻译,兼职上岗聘翻译,实行选、培、用结合,政府企业翻译工作者三赢的翻译服务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诗词翻译中的心理认知与建构

蒋平

摘要:文学翻译,特别是其中诗词的翻译,往往不仅是追求意思的传达或词语的对等,而是对寓意、意境、情境等的感悟与再现。需要译者不仅具备很高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阅历和认知程度。在诗词的翻译中,除了对音韵和文本意义的正确解读等基本要求之外,对原文诗词中的寓意、意境、情境等的感悟与把握及在此情境下求得目的语语词的准确再现是获得好译作的关键。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看,意境的再现是诗词翻译的灵魂,意境是否得到成功的建构,是检验诗词翻译的重要标准。意境的再现与否及准确性,可以通过对原语和目的语所建构的心理空间的比较进行判断。

心里空间是指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人们关于世界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框架。语言中的每一个简单的话语都可以反映出某一种心理表征,诗词是表达整体语义的语篇,对于心理空间的塑造和刻画是其艺术创作的追求。翻译的主体在译语处理中也受到同样的要求。但由于译者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认知差异,致使译语诗词所建构的意境显然不同。本文通过对诗词翻译中关于诗词所具有的气势、所含有的心境、所传达的背景气息、情境、意境和建构的想象空间的认知及在翻译中的重构的讨论,说明诗歌的成功翻译在寻求意义和音韵的对等之外,还有更多重要的方面需要进行深度考虑,以便为真正的传达诗歌的内在精神作出有益的贡献。

传统与现代:钱锺书多义性\隐喻性的诗意语言观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于德英

摘要:钱锺书的文学语言观包蕴着丰富的现代译学思想。本论文探讨了钱锺书多义性、隐喻性的诗意语言观对文学翻译的启示。钱锺书的文学语言观表明,文学语言具有多义性、隐喻性的特质,因而文学文本在源头上就不可能有确定的、静态的意义,文本意义具有开放性、动态生成性的特点。由于文本没有本源上的确定意义,传统翻译观所宣扬的原文权威和作者心中便演化为虚幻的梦想。同时,文学语言多义性、隐喻性的特质表明意义永远处于动态的生成过程之中,译文不可能亦步亦趋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原文与译文既相互关联,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这便打破了译文对于原文的附属关系。其次,钱锺书的文学语言观表明,形式具有审美本体的地位,因此文学翻译不是一种以传递原文信息为主的复制行为,而是一种审美创作活动;译文不是对原文的模仿,其自身具有审美的独立性

电影语料库对翻译策略的启示浅析

黄剑

摘要:电影作品的瞬时性、通俗性、无注性决定了其区别其他领域的翻译。本文以<丑女贝蒂>为例,分析了影视翻译的特点是以意译和归化为主,以期促进影视翻译的繁荣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跨文化翻译中称谓语的假设照应

曹灵美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作为人们日常交际的手段和策略,是语义、语用和文化信息的载体,其翻译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称谓语的翻译也必须立足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环境,从语义、语用和文化等角度来充分把握其意义内涵。因此,本文引入了语境假设的概念,分析了英汉称谓系统的差异,根据信息本位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语义照应、语用照应和文化照应的翻译处理方法,探讨在称谓语翻译中减少语义、语用甚至文化信息缺失的方法和对策,尽量避免这些诸多称谓失误现象,减少对目的语读者造成的不解、曲解和误解,以达到和实现交际有效性的最大化,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顺应论指导下新闻标题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王燕妮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新闻翻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青睐。新闻标题则因其在新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而成为新闻翻译的重中之重。然而,译界的翻译理论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Jef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我们探讨新闻标题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性理论认为,使用语言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本文正是通过几则新闻标题翻译的实例,在顺应论框架内对新闻标题翻译的语用技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新闻标题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顺应的动态过程,期间还贯穿着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互动机制。可以说,顺应论为当代学者探讨新闻标题翻译这个课题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法律翻译的特殊标准

熊德米

摘要:法律翻译是特殊目的翻译重要范畴,其翻译标准的厘定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翻译。根据本人多年的翻译经验,认为法律翻译应该遵循以下标准:准确性、权威性、适格性和模糊性。

对企业宣传资料英译的思考

邹建玲

摘要:企业宣传资料作为对外宣传的一种,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吁功能。笔者认为交际翻译法适合企业宣传资料翻译。本文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和交际翻译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实例,分别从词语和句子的层面上探讨企业宣传资料的翻译,目的是对企业宣传资料翻译中的一些典型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呼吁翻译界重视企业宣传资料的翻译。

汉英商品说明书的翻译策略: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系统探讨

石翠翠

朱丽莎

王晓农

摘要:“元语用意识”即语言使用者择用语言时的语言反身意识。翻译实践要求译者具有恰当的元语用意识。在汉英语篇翻译句法层面,译者的元语用意识支配其英语句法结构的选择。句法结构虽不改变语篇的命题意义,但有助于引导和制约目标读者理解译文。对汉英翻译中英语复杂简单句应用的分析表明,元语用意识对于实现目标读者宏观认知世界与英语译文语篇下的微观认知世界的统一,并解构连贯的译文语篇微观认知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主体意识下汉英时政翻译的异化策略

韩尚颖

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文化输出已是大势所趋,在汉英时政翻译的文化输出中坚持文化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在全球多元化背景下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从文化学派的翻译观尤其是韦努狄策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诸多时政汉英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提出并论证了异化策略是文化自主意识下汉英时政翻译所采用的优化策略。

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失误种种

范勇

摘要:中国各大高校的英文网页是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但笔者通过对我国7所一流高校的英文网页的实证调查,并参考英语国家的大学网页,发现我国高校英文网页在信息内容、篇章结构、文化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多种失误,严重影响了英文网页对外宣传效果,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THE END
1.汉译英的理解与表达问题翻译技巧在翻译构成中,不能正确理解原文词义是无法进行翻译的。关于词语的理解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 注意词义在上下文中的一致性一个法律词在不同的场合,译成英文有不同的含义,要正确理解法律原文的词义,必须注意词义在上下文中的一致,切不能拘泥于字面上的一致,如果保持字面上的一致,译文往往不能准确达意。请看下面http://www.lawyertranslation.com/legaltranslation/175.html
2.法律英语怎么说翻译结果:法律的英语是 'law'。 应用场景: 'Law' 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在讨论法律制度、规则、条例或法庭判决等场景时经常使用。 造句例句: (1) 中文:他学习法律专业已经有三年了。英文:He has been studying law for three years. (2) 中文: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英文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1144270&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2&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8%8B%B1%E8%AF%AD&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3.法律用英语怎么说法律的英文翻译在线翻译查字典(chazidian.com.cn)在线英汉词典为您提供:法律用英语怎么说,法律用英语怎写,法律的英文翻译,法律的英文,关于法律的例句,关于法律的谚语,关于法律的名言,法律的同义词,法律的反义词等信息。http://www.hanyucidian.cn/w/%E6%B3%95%E5%BE%8B/
4.法律英语翻译,legalEnglishtranslation,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以英汉翻译的两个基本技巧——增词和减词为依据,认为作为翻译学科的一个分支,法律英语翻译同样需要适时增词和减词;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法律制度的巨大差异,加之法律语言表述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的特征,所以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现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更多http://www.dictall.com/indu/252/25108102B44.htm
5.法律法规规定的翻译是:Lawsandregulations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结果1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Laws and regulations 翻译结果2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正在翻译,请等待 翻译结果3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Laws and regulations 翻译结果4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t forth 翻译结果5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238230
6.苹果版的ChatGPT官方Siri助手来了,立马体验苹果用gpt4练英语3、英语翻译 - 将你说的内容翻译成英文或中文 助手名称:英语翻译 安装地址:https://www.icloud.com/shortcuts/f192037265f34e09883b687594521751 助手提示:请担任中英文翻译官,请检查信息是否准确,请翻译得自然、流畅和地道,使用优美和高雅的表达方式。无论对方回复什么,你只需将内容翻译为中文或英文。您应该只https://blog.csdn.net/siyu471384214/article/details/130960300
7.北京翻译盖章翻译专用章人工英文翻译法律翻译同声传译北京博鼎国际翻译公司专业提供口笔译翻译,字幕翻译,线上电话翻译,视频翻译,同声传译,法律翻译,石油翻译,合同翻译;翻译专用章;盖翻译章,翻译盖章,护照翻译,证件翻译,日语翻译,英语翻译,韩语翻译,俄语翻译,翻译服务,法语翻译,德语翻译,毕业证书盖翻译章,https://www.bodingpro.com/
8.翻译法律的英文翻译法律翻译翻译法律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翻译法律的英文,翻译法律翻译,翻译法律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m.dict.cn/msearch.php?q=%E7%BF%BB%E8%AF%91%E6%B3%95%E5%BE%8B
9.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官方网站LEC考试的题型和考查内容与美国律师资格考试(BAR考试)相近,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内容涵盖了美国各部门法、案例阅读和法律写作,同时又根据法律英语的专业性特点以及国内涉外语言服务的需求,设置了法律英语术语、英美法律文化、法律逻辑推理、法律翻译和WTO法测试。 https://www.lectest.com/ksdg
10.法律翻译技巧集锦学习法律翻译,入门时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熟悉法律的基本词汇及其确切的法律概念。这几篇文章从一系列常用的法律专业词汇及其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法律运作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从数以万计的英文法律词汇中筛选出最常用、最重要的数百个。对这几百个法律词汇的意义,从普通法、各法系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角度上https://legaltranz.com/
11.日语翻译英译日日译英021迪朗上海翻译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上海日语翻译公司。我们提供日译中、中译日、日译英、英译日及日语和130种语言互译的语言组合,并可按要求为您定制语言组合。 我们以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服务。你的营销、法律、商业、学术、技术等文件都被翻译成日文或从日文翻译到指定的语种如英文、中文等,并保证满足中国翻译协http://riyu.landeservice.cn/
12.法律英语翻译简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司法职业中对法律英语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语言文化差异以及法律英语本身的特征使得翻译过程较一般的英文翻译更显困难。本文将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征来研究影响法律文体翻译的因素。 关键词: 法律英语翻译特征影响因素 分类号: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pNaW5lclBlcmlvZGljYWxDSEkyMDIyMDkwORISa2pka2R6LXh4MjAxNjAyMDc4Ggh6cHV2YWF0eA%3D%3D
13.哪吒翻译成英语怎么说?急急如律令怎么翻译?生活常识行业资讯比如太乙真人的一口川普,也是整部电影中的最大笑点,每次出场都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除此之外,还有申公公的结巴,在剧中也是非常搞笑。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台词貌似只有在国内才会展现他的魅力,如果在北美上映的话,翻译成英文会是什么样子呢? 要知道,英文和汉语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能换一个调,https://news.d17.cc/show-28609.html
14.中国法律英文怎么写中国法律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沪江词库精选中国法律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英语单词怎么写、例句等信息 【法】 Chinese law 相似短语 in chinese 用汉语 Chinese copy n. 与原物一模一样的复制品 Chinese alangium 八角枫 Chinese angelica 当归 Chinese ash 枫杨,白蜡树 Chinese cymbidium 墨兰 Chinese francolin 鹧鸪 Chinese https://www.hujiang.com/ciku/766728_-90087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