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律系77级: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中)大家风云

当然,征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纯洁、执著的感情。当时,在我们班级中,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已经有了家室,有的已经有了小孩。我们当时的班长刘和海和他的山东老乡冯殿美,都已经育有了3个儿子。而象我们这批年龄段的同学,则大部分都还没有结婚,仍处在恋爱或者单身阶段。但是,不管是有家室的同学,还是正在谈恋爱或者单身的同学,一个学期给家里,或女(男)朋友写信,也就几封而已。而丘征元,给他的女朋友则是定期地、每周一封情书。这常常使我们大家既羡慕又感动。因为这在当时,坚持此事并且能够公开坦然地告诉我们每一个同学,应当是非常前沿的事情。

每当收到女朋友的来信,丘征元就会一脸幸福地津津有味地仔细读起来,然后就摊开信纸开始回信。那种专注、那种神往,就象在从事一项世界上最为神圣的事情。可以想像得到,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沉浸在甜蜜幸福之中。有时,我们也会开玩笑地请求丘征元,能否让我们看看他女朋友的来信。碰到这种场合,他总是会脸胀得绯红,一面连连摆手拒绝,一面就急急地逃离大家的视线。一副憨厚腼腆的可爱的神态尽现众人面前。

苦行僧姜明安

左起姜明安、何勤华、武树臣

姜明安,比我年长几岁。所以我从一入学相识就叫他“老姜”。大概是复员军人出身的缘故吧,从入学第一天开始,老姜就一直穿着一身旧军服。与我们班级其他一些复员军人到了大三、大四不再穿军服不同,老姜几乎到毕业,始终没有脱下那一身旧军服,而印象更为深刻的则是脚上的那双洗得有点泛白的军用胶鞋。

姜明安是个老实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无华;老姜也是一个勤奋苦学之人,四年大学,他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兴趣,也没有什么大的谈情说爱活动(在我们的印象中),其生活非常规律: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再从食堂回到宿舍,背着一个军用书包,这么三点一线地重复走着。

由于姜明安的上述两个特点,在我的印象中,就自然而然地将他视为我们班的“苦行僧”。

大概从大二时起吧,我们就发现老姜对宪法和行政法抱有浓厚的兴趣,开始系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他也是当时给我们上比较宪法课的龚祥瑞教授的得意门徒之一,龚教授很喜欢他,这些在2007年《南方周末》刊登的《黄浦一期那班人———北大法律系七七级》的长篇记叙文中已经作了很多报道。由于这些原因,1982年初我们毕业时,老姜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北大法律系,任宪法行政法教研室的老师。过后不久,他选编、主编和撰写的行政法方面的作品就开始源源不断地面世,为新中国的行政法制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行政法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老姜的勤奋苦学,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他在俄语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学会了英语。这对他的学习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掌握了英语,他经常被邀请赴英国和美国去参加学术会议和从事学术研究。当我第一次听到老姜去英国访问学习时,我真的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更加令我吃惊的是,从英国回来后,老姜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理了一个大背头的发型,穿上了笔挺的西装,系上了鲜艳的领带,脚下的皮鞋也是擦得铮亮的,整个人都换了一个,一下子从“苦行僧”变成了一名“海归学者”,显得特别精神,特别有学问。

老姜和我不在一个组,在大学读书期间我们交往不是太密切。他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榜样的力量、一种刻苦学习的动力。毕业后,由于我们都在法学教育战线上工作,我们之间的交往开始增多,除了到北京出差,我会回北大看看,有时也和老姜见一面说说话之外,在各种学术会议上,我们见面的机会也比较多。虽然,随着老姜学术地位的上升、知名度的迅速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老姜的外形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理了一个漂亮的发型,穿起了质量很好的西服,开起了高档的小汽车,脚上也看不到泛白的军用胶鞋了,但老姜的“苦行僧”的精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执著追求的学术理念,独立自主的法律人品格仍然没有变。

一边走路一边背英语的李克强

李克强是从安徽考上来的,与我同年。比我高半个头,一米七六的样子,身材非常匀称,肤色较黑,浓眉大眼,鼻直口宽,头发有点卷,耳朵也很有福相,给人感觉是英气逼人。话不多,但讲起来很有分析力,非常精辟。

克强当时分在一组,和王志勇、王建平、丛培国等在一起。因此,我们之间平时接触不是很多,说话也不是很多。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学习异常用功。没有课的时候,一早就离开宿舍,吃好早饭就去图书馆,除了出来吃中午饭和晚饭之外,一直要待到晚上闭馆才离开。

在我与克强同学的交往中,有两件事印象比较深刻,至今依然非常清晰。一件是我们两人认识的过程。那是入学之后的事,在一次全班大会上,听取系里领导的讲话。我一边听,一边翻看手里的同学花名册。我当时的学号是36号,跟在我后面的37号同学叫李克强。在这次大会之前我已经知道了他是从安徽考上来的,1955年出生,去农村插队落户,是个知识青年,入学之前是大队党支部书记,还获得了全省学习《毛选》的先进个人的称号。我想这个同学的经历与我非常相似,我应该认识他,交流交流。此时,我看到坐在身边的一位同学也在翻看同学名册,于是,我就问他:你是哪个小组?他说是一组的。我又问他:哪个是李克强?他说我就是。同时,他马上反问:你是何勤华吧?我说是啊(大概是我们的学号连在一起,故他对我也比较注意)。就这样,我们认识了。之后,有过几次我们坐在一起听学术报告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听一个外国专家的讲座,专家讲到一个名词:canonlaw,讲座中多次出现。我没有听出来,就问克强:什么是canonlaw?他就告诉我:canonlaw就是教会法呀,我才反应过来。同时也对他的专业外语水平感到钦佩。

回忆上述小事,并将其写出来,主要目的是要说明,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很容易的。就拿写东西而言,我虽然也写了并且公开发表了不少论著,但开始时完成的成果,许多都是很幼稚、很粗糙、很肤浅的,后来之所以一点点有进步,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执著,从不放弃,不断琢磨,并且得到了像李志敏、由嵘、徐轶民、陈鹏生、余先予等老师以及武树臣、李克强、陈兴良等同学的指点、帮助乃至批评。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埋怨自己的处境,只要你能够多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吸取身边每一个人的长处,来弥补和充实自己,就一定可以有所进步,慢慢前进。

北大法律系77级: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之十二)

给大家带来欢乐的丛培国

郎才女貌的丛培国夫妇

丛培国来自东北农场,与我同年,也是1955年出生的,比我小几个月,故我叫他“小丛”。我和小丛,虽然不在一个小组,但我们接触比较多。当时的接触,除了一起听课、进行体育活动、参加一些学术讲座之外,更多的是在他的宿舍里,我,刘凤鸣,陶景洲,李启家,张永明,王志勇,有时还有陈兴良等,听小丛聊天,或叫侃大山。小丛聊天的水平非常高,极富吸引力,常常将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逗得大家笑不过气来,所以他的宿舍里经常是一片笑声。

在听小丛讲述的他的故事里面,有一个故事听得我当时就目瞪口呆,至今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且一直没有搞明白他讲得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在当时的东北黑龙江农场里,由于物质的匮乏,大家生活都很艰苦。尤其是小孩,因为没有什么糖果啊、饼干啊等零食吃,所以一等农场里收割上来红薯、大豆、花生等,就拼命地吃,而且也不等烧熟、炒熟,就拼命吃。有一次,他吃生的花生吃得实在太多,肚子不舒服,就上厕所大便。结果非常有趣,他蹲在那里老半天,拉出来的不是大便,而是一滴一滴的油!拉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油!我当时就问他:那你人不就成了一架榨油机了吗?他笑着说是啊是啊。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近30年,至今回忆起来我仍然禁不住要乐,暗地里笑出声来。同时,至今也没有闹明白:人怎么可能成为一架榨油机!

小丛毕业时也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后来就留在法律系经济法专业当了教师。没过几年,他又离开北大,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可以想像得到,凭小丛的北大法律专业的良好基础,以及他的雄辩口才,他的律师业务做得非常红火,现在已经是京城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掌门人,也是我们班级每次同学聚会、开展活动时作出贡献最大的人之一。

谢思敏与《塔里的女人》

意气风发的谢思敏

谢思敏,和我并不是一个组,但由于年龄相仿(他出生于1957年,比我小两岁),因此经常在一起看书闲聊,有时也会一起去听一些其它系如中文系、哲学系、经济系的讲座。小谢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他特别的聪明。因为他在考入北大之前是公安民警,进大学之后还是在职的,一边拿单位的工资,一边读书,所以前一两年基本上天天穿着公安民警的制服,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谢思敏大学毕业时考上了出国研究生,去了日本。读了博士学位后回到国内从事律师工作,现在是北京信利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京城著名律师之一。

在和谢思敏交往的四年中,有一件事对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我们传阅小说《塔里的女人》。该书印刷质量不好,字很小,总量也不过十来万字吧,在当时,还被列为“黄色小说”的范围,因此我们只能在私下里偷偷地看。其实,该书没有一点诲淫诲盗的内容,而是讲述了一个悲惨凄凉爱情故事,其包含的人生哲理,即使在现在回忆起来也是异常深刻,弥足珍贵的。

应该说,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但当时的我们都被这部小说所深深吸引,在谴责主人公太懦弱的同时,从中体会到的一个最深刻的生活哲理,就是“爱情是不可以转让的”。

我记得,当时这本小说小谢也借给我们宿舍的刘凤鸣、陶景洲看过,但这次入学30周年搞纪念活动时,我问小刘和小陶,他们对这本书都说没有任何的印象了。真格是“往事如烟”啊!鉴于此,我特地写下如上这些文字,以留住我们当时的大学生活,也留住我们当时的情感。

江南才子陈兴良

2008年5月和兴良(左)在北大会议中心

1984年夏天和兴良(左)在人民大学门口

兴良是浙江人,祖籍义乌,上北大之前在建德县公安局工作。因为兴良年龄与我相仿,我1955年出生,他1957年,所以从一入学就开始接触,交流也比较多。但因为我们不在一个组,他是二组,我是四组,所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主要是在图书馆出来的路上、课堂之间以及在宿舍里的聊天和讨论问题的时候。兴良人比较瘦弱,又戴着眼镜,故给人的感觉就是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的气质。我虽然也和他一样瘦小,但我没有戴眼镜,且手脚比较大,背有点驼,加上手上还有老茧,故不太像知识分子。

大学毕业时,兴良考上了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的硕士生,与赵秉志、张智辉同一届,一起师从高铭暄老师,我则考回了上海,跟随徐轶民老师读外国法制史的研究生。虽然地区南北,但我们联系还是比较多的。1984年夏天,我为写硕士论文而外出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北京,兴良将他的宿舍床铺让出来给我住,他自己则在别处找了一个地方住下,还给了我一些人民大学食堂的饭票。我那几天都是在食堂里吃的饭,人民大学的食堂办得不错,比北大的要好,我吃得还是比较舒服的。

由于睡兴良的床铺,故与和兴良同一宿舍的王利明也认识了。我记得当时的利明已经开始在埋头写论著了,手稿以及复印的资料从地上一直堆到有一人左右的高度。那是我第一次领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研究生的生活,而且非常幸运的是我第一次接触的就是当时的佼佼者,现在的法学大师。所以,兴良让床位给我,不仅解决了我的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也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看到了前进的目标(顺便说一句,当时研究生外出调研,一般都是借住同学的床铺,或者是同学的同学的床铺。如我离开北京到西南政法大学调研时,就睡在了夏勇的床铺上,而夏勇并不是我的同学,是通过北大法律系79级同学何力联系上他并认识成为朋友的)。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翻译是:People'sRepublicofChinalawa中国城 Chinatown[translate] a加强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要从始至终才能对预防犯罪率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Strengthens young people's government by law propaganda education, must be able to prevent the role from beginning to end which the crime rate plays gets quick results;[translate] 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612315
2.写译EssayTranslation涵盖中国特色艺术和工艺品,如京剧(Peking opera)、中国画(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等。 介绍了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的词汇,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四大发明(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等。 政治类词汇: 包含中国政策和理念,如中国梦(Chinese Dream)、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等。 https://blog.csdn.net/2301_80171004/article/details/144251677
3.中国法律体系英文怎么写中国法律体系用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沪江英语词库精选中国法律体系英文怎么写、中国法律体系用英语怎么说及怎么读、中国法律体系用英语怎么说及英语单词、中国法律体系的英语读音及例句。http://m.hujiang.com/ciku/w_766729_422826895/
4.中国法律的英文翻译中国法律英文怎么说?中国法律中国法律 中文中国法律 英文【法】 Chinese lawhttps://hanyingcidian.bmcx.com/zhongguofalv__hanyingshow/
5.“中国法律会”英文翻译“中国法律会”英语怎么说写“中国法律会”翻译为英文怎么说怎么写?“中国法律会”英语翻译 China Law Societyhttps://tran.httpcn.com/Html/ChinesetoEnglish/82/MEAZAZAZPWKOXVCQMECQME.html
6.中国大陆的法律的英文翻译中国大陆的法律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中国大陆的法律的英文,中国大陆的法律翻译,中国大陆的法律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www.dict.cn/%E4%B8%AD%E5%9B%BD%E5%A4%A7%E9%99%86%E7%9A%84%E6%B3%95%E5%BE%8B
7.尊重中国法律英语怎么说水滴英语作文网尊重中国法律英语怎么说 "Respecting Chinese law" 或者 "Adhering to Chinese law" 都可以用来表示尊重中国法律。 这个表达式的来源源于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法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用来管理公民行为和解决纠纷的规则和准则。尊重法律意味着遵守法律,不违反法律,并尊重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https://www.adreep.cn/gz/ask-492268.html
8.英语新闻词汇:“法律”用英文怎么说?英语新闻词汇:“法律”用英文怎么说? (单词翻译:单击)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之后,设立巡回法庭、清理执法考核指标、推行司法公开等跟法治有关的新闻不断,而“法治”自然成为近两年的一个热词。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各路媒体预测的两会看点中,有关“法治”的议题也占了相当的比重。不http://skill.qsbdc.com/mobile/index.php?mid=3&aid=11289
9.法律法规的英文怎么说合同要求;竞争对手的分析;水平对比;法律法规要求的过程。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and the country where the transaction is effected or requested. 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实现或要求交易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The employees must obey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https://www.hjenglish.com/new/p650688/
10.外籍留学生吸毒被捕,装作不懂中文?民警飙英语瞬间燃爆!Obeythe胡辛(外事民警):你学了几年? 1年?再说一次。4年吧,刚才怎么说1年啊?说实话听见没有?在中国首先要遵守中国法律,obey the law in China! 一些外籍犯罪嫌疑人经常以听不懂中文进行狡辩。 但这次听了胡辛流利的英文后,大卫沉默了。 经尿检,大卫可卡因呈阳性,按照法规大卫将被行政拘留,拘留期满后,大卫将被遣送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8EKGDS90530SFP3.html
11.中国法律文件(中英文版)清单.docx中国法律文件(中英文版)清单.docx 20页VIP内容提供方:191***9594 大小:37.73 KB 字数:约1.74万字 发布时间:2021-01-26发布于新疆 浏览人气:14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法律文件(中英文版)清单.docx关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26/8061040113003042.shtm
12.标题格式范文范文12篇(全文)中英文律师函与法律意见书在标题、格式及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文的法律文书, 只要是律师函, 都可以以律师函作为标题, 而英文则要根据律师函收件人与目的的不同, 相应的其名称也不同;中文的法律意见书, 标题大多数冠以法律意见书, 而英文法律意见书则有不同名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hagxgof.html
13.专利申请英文怎么说,发明专利英语词汇介绍领先的一站式专利申请英文怎么说,专利英中翻译经验谈法律术语:publish和issue Disclose/disclosure译成“公开”。 Publish/publication译成“公布”,指专利申请日后(例如中国是十八个月),实质审查之前的那次向公众的公布。 Issue/issuance是“授权公告”。 《专利法》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http://www.lzpat.com/zlsq/17872.htm
14.法律论文:“法治中国”英文翻译问题探析况且,学术界对“法”和“法律”的概念存在不同意见,在翻译时应强调背后的话语实践和在整个话语体系中的含义[15,16]。也就是说,“法治中国”的“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还是成文法,笔者还没有检索到学界给出的较为明确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法治”是否只有the rule of law一种理解,可能就会产生较大的https://www.tingclass.net/show-7844-511707-1.html
15.《中国法律(英文版)China'sLaws》(潘国平)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法律(英文版) China's Laws》,作者:潘国平,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最新《中国法律(英文版) China's Laws》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法律(英文版) China's Laws》,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0896945.html